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升级到ProQuest检索平台上的PQDT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检索技巧及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32.
非豆科作物和固氮微生物在协助菌影响下形成类根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果胶细菌处理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植物幼苗根系,根毛随着果胶细菌处理的时间而逐渐损伤,消除,然后,分别接种田菁根瘤菌,花生根瘤菌,扁豆根瘤菌,自生固氮菌和固氮螺菌;幼苗移栽20-25d左右,根素即被感染而结瘤。白菜结瘤率可达95%;黄瓜率为50%左右。根瘤的石蜡包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明显地见到从根瘤的外皮层细胞至靠近中柱细胞,均有细菌分布。菌株ORS571和147-3在白菜上形成的根瘤用  相似文献   
33.
生物燃料的生产和利用可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秸秆富含木质纤维素,是生产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其结构致密、复杂,生物降解难度大,需要预处理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本研究利用复合菌系MC1预处理高粱秸秆,分析了不同处理时间秸秆的降解特性,比较了秸秆单产甲烷发酵与乙醇-甲烷联产发酵的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C1能有效降解高粱秸秆,预处理5 d秸秆的质量损失率达到39.64%,其水解液中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及挥发性有机酸(VFAs)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8.10 g·L-1和2.92 g·L-1。预处理后秸秆单产甲烷发酵时,5 d-预处理体系的甲烷产量(以挥发性固体计)最大,达到180.68mL·g-1,比未处理秸秆提高了60.56%。预处理后秸秆乙醇-甲烷联产发酵时,5 d-预处理体系乙醇(以挥发性固体计)和甲烷产量最高,分别为79.18 g·kg-1和239.50 mL·g-1,比未处理秸秆分别提高了173.78%和138.74%,且总产能达到11 947.04 kJ·kg-1,是未处理秸秆总产能的2.45倍。高粱秸秆预处理后进行乙醇-甲烷联产比其单产甲烷总产能高出8.21%~65.06%,表明微生物菌群MC1预处理与乙醇-甲烷联合转化是提高高粱秸秆能源转化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紫云英、苕子、三叶草和苜蓿根瘤菌共53个菌株对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的需要。研究表明: 1、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甘油、山梨醇等是供试菌株合适的碳源,它们对山梨糖、葡萄糖酸钠、苹果酸钠、丙酮酸钠和琥珀酸钠的利用十分有限,而完全不能利用淀粉和糊精。2、硝酸钾、尿素、大多数氨基酸和蛋白胨是良好的氮源,而对铵盐和芳香族氨基酸则利用有限。3、根瘤菌对维生素的需要随根瘤菌的种、甚至菌株不同而异。就必需维生素而言,在9株紫云英根瘤菌中,103不需要任何维生素就能生长良好;7653只需要硫胺素;而其余7个菌株则同时需要硫胺素和烟酰胺。在14株苕子和12株三叶草根瘤菌中,只有7130需要硫胺素和泛酸钙,其余各菌株只需要泛酸钙。在18株苜蓿根瘤菌中,只有M_2需要泛酸钙,其余17个菌株不仅不需要任何维生素,而且生物素还明显地抑制其生长。除上述的必需维生素外,有些维生素对不同菌株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4、针对菌株营养需要,采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大量培养,在成本和工效上都比目前采用的天然培养基优越。  相似文献   
35.
K  MN;曹燕 《饲料广角》1995,(2):28-31
研究烟酸对乳牛产后最初110~120天的生产力(挤奶量在6000公斤以上)和代谢的影响,并具有抗生酮因素成分。  相似文献   
36.
<正>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关键,是喂给反刍动物平衡日粮。配合平衡日粮依赖于组成日粮的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的准确评定。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能量价值的常规方法须用牛或羊进行消化、代谢及呼吸试验。测定一个样品需2~4周时间。用活体外方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测定大量样品,提供较多的有关饲料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信息。二十多年来,用活体外方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有很大进展。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仍需3—5天时间,误差均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随着肉鸡饲养技术的不断发展,肉仔鸡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由于肉仔鸡心肺系统及骨骼系统不能协调发展,进而造成肉鸡猝死症、腹水综合症、慢性呼吸道病以及腿病综合症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困扰肉鸡业健康发展.为此,不少学者试验采用限饲的方法,降低肉仔鸡早期生长速度,从而降低上述四大病症的发生率.多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限制饲养,虽然鸡的发病率有所减少,但其出栏体重明显降低,经济效益不理想,难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据李凯年报道,限制给料时间能明显降低腹水症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对出栏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畜禽养殖行业抗生素、激素等新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新污染物的研究动态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得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态势、热点和知识主题演化历程等,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控制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新污染物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呈现出发文量高速增长的趋势,我国和美国在该研究领域影响力表现突出;以抗生素和激素类为主的新污染物的来源、环境行为归趋和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新污染物的潜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将成为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在污染防控方面,建议强化对养殖业投入品使用和养殖废弃物处置及排放的监管,并对畜禽养殖新污染物减排和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的研究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39.
中俄油气管道运行标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中俄原油管道安全运行,全面梳理了俄罗斯油气管道运行标准。从管道试压及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运行技术4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和俄罗斯管道运行标准的差异。系统阐述了俄罗斯标准的先进性,包括管道投产延迟条件下重新试压、运行管道强制性试压和周期性试压、清管作业、输油站紧急停输准则、混油控制切割和掺混、压缩机异常条件操作程序和辅助设备检验等。建议借鉴俄罗斯标准对我国油气管道运行标准进行修订。(表1,参1)  相似文献   
40.
 选择合适的启动子是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关键性因素,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的获得将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启动子选择。将大麦β-1,3-葡聚糖酶同工酶GⅢ基因启动子的缺失体片段P3与报告基因gus (β-葡聚糖酸醛苷酶基因)偶联,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PCR结果表明,所获得的10株潮霉素抗性水稻植株均呈PCR阳性;DNA印迹法结果显示,9株含P3/gus的融合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DNA中。GUS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法结果显示,P3缺失体驱动的gus在激发子诱导后,获得了高水平表达。T1代种子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也表明,激发子可以诱导高水平的P3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