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STR技术在种用东北细毛羊遗传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STR基因座作为遗传标记系统,分析东北细毛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2,平均杂合度为0.7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68,遗传多样水平较丰富。在亲缘关系鉴定和确认中,双亲鉴定时,10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99,平均父权相对机会(RCP)为99.999%;单亲鉴定时,累积非父排除概率为0.9962,平均RCP为99.993%。根据所选的STR基因座,可建立一套适用于种用东北细毛羊遗传资源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的方法体系,为我国东北细毛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经济性状的筛选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可为解决东北细毛羊归属纠纷提供一个科学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线粒体DNA在猫科动物的系统进化关系与分类地位、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以及物种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应对野生猫科物种的mtDNA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对某些与mtDNA基因相关的疾病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发展野生动物产业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产业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制约我国野生动物产业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增强有效管理,具备相当的宏观调控手段和能力;加强频危珍稀野生动物繁育与辅助生殖研究开发;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检验鉴定机制;形成法律法规规范的市场体系;加速精、深产品开发,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速人才培养,加大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工饲养的梅花鹿因种鹿频繁交换,致使各个品种、品系的遗传独特性存在着消失的风险,以mtDNA D-loop部分序列为遗传标记,通过对来自9个群体的56只个体的序列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工饲养梅花鹿4个品种(型)的遗传独特性。结果表明:兴凯湖型和龙潭山型梅花鹿都显示出较高的遗传独特性,二者皆需要作为独立的管理单元;西丰品种虽仍然保持着品种的遗传独特性,但与双阳品种、龙潭山型有着比较相似的遗传背景,故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遗传管理的同时,尤其要注意鉴别和剔除渗入的基因。双阳品种已经引入了大量其他品种的基因,基本失去了其遗传独特性,急需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拯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豹猫6个群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东北林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俗名哈士蟆。为了促进中国传统中药——哈士蟆油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东北林蛙较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笔者应用数值分类法对东北林蛙主产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2个地区的8个种群进行形态学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生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会更利于其数量的恢复,通过野化放归进行遗传拯救是一种关键策略,但实施遗传拯救之前,必须确定圈养个体与现存野生个体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粪便DNA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组装了51只横道河子圈养东北虎和13只完达山、老爷岭等地的野生东北虎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估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圈养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种群,所有遗传变异均为无害。部分圈养个体与野生种群同属一个进化支,且具有野生种群所不包含的遗传变异,可用于实施遗传拯救。此外,圈养种群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一个与当前野生种群关系很远的分支可能代表未知的地理种群,因此,建议对该远缘分支开展野外来源的追溯,确定其谱系地理学地位和保护价值,使其成为恢复野外历史遗传多样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8.
马云龙  徐艳春  王文 《野生动物》2007,28(3):60-63,57
年龄结构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有别于传统形态学方法鉴定动物年龄的3类估计年龄的分子生物学方法;1)氨基酸构型比与年龄正相关分析法;2)端粒平均长度与年龄负相关分析法;3)DNA损伤或与蛋白质交联程度与年龄相关分析法。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对象、应用条件、方法和原理。并对野生动物年龄推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慧一  马跃  徐艳春 《野生动物》2010,31(3):115-120
根据猫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从基因组上成功扩增并克隆了MHCClassⅠ基因片段,命名为TLA-A。该片段全长2 820 bp,包含MHC ClassⅠ分子基因约85%的长度,包括Exon 1部分序列、intron 1、exon 2、intron 2、exon 3、intron 3、exon 4、intron 4、exon 5、intron 5、exon 6、intron 6和exon 7部分序列。与其他物种的ClassⅠ基因相比,虎与家猫、猎豹、豹猫、大熊猫、狗、马、松鼠猴、人、黄猩猩等物种的同源性依次为93.4%、91.8%、87.3%、86.4%、85.1%、85.1%、84.6%、84.3%、83.7%,种间序列差异主要表现在exon 2、exon 3两个肽结合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初步了解中国特有极危物种金头闭壳龟的生存现状。金头闭壳龟仅生存于安徽省泾县和黟县的青弋江源头和少数支流,实际占有面积不足1.5km^2,野外数量估计不足200只。估计国内饲养总数不超过200只,西欧、美国和日本约200~300只,绝大多数为私人所有。根据其受胁因素和保护现状,建议提高保护级别、尽快建立保护区、开展野外和人工繁育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期望相关主管部门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