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5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91.
通过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在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野外取样调查,研究寄生于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鳃部的奇异双身虫(Diplozoon paradoxum)的种群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东方欧鳊感染奇异双身虫的总感染率为24.16%,平均感染强度为4.19,在宿主体长L≤30 cm时,感染率随体长增大有升高的趋势;在体长25 cmL≤30 cm时,感染率达到最大,为42.11%;而体长L30 cm的宿主,没有感染奇异双身虫。奇异双身虫在东方欧鳊各体长段均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92.
额尔齐斯河河鲈复口吸虫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至2014年8月,对额尔齐斯河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进行采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河鲈眼睛寄生复口吸虫(Diplostomum)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检查的253尾河鲈中,复口吸虫总感染率为51.38%,左右眼晶状体的感染率分别为11.86%和9.09%,左右房室液的感染率分别为40.32%和30.04%;方均比均大于1,表明复口吸虫种群呈聚集分布,且L房和R房聚集强度为50.63和34.97,高于L晶和R晶3.18和5.58;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体长组复口吸虫感染数量,发现不同体长段在L晶和R晶差异不显著(P0.05),在L房和R房差异显著(0.01≤P0.05,P0.01)。复口吸虫在晶状体和房室液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晶状体和房室液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3.
当水体环境适合时,小三毛金藻可成为优势种,其发育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毒素,造成大批鱼类中毒死亡.该藻广泛流行于北方地区,新疆也是常发地区之一.近几年给池塘养殖,特别是给养殖条件较好的高密度养殖的池塘,造成较大的损失.报道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等.  相似文献   
94.
揭阳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岳城 《土壤与环境》2000,9(2):171-172
揭阳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空气污染物偏高,环境噪声严重超标,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对策是积极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保审批和“三同时”制度,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加强对污染的合理工作搞好农业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昌吉州养殖相对较发达的五县一市30个水体中捕得355尾养殖鱼类和非养殖鱼类的剖检看,共检获鱼类寄生虫18种,分属7纲、12目、13科、13属。其中原生动物9种,蠕虫6种,甲壳动物3种。在检获的18种虫体中,除舌状绦虫外,其余均为新疆首次报道。另对其流行现状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通过贝尼尔、咪唑苯脲、阿卡普林对吐鲁番地区诊断为焦虫感染的牛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恢复情况和分析药物疗效。结果表明:贝尼尔治愈率效果最好,阿卡普林疗效最差,说明贝尼尔在本地区防治牛焦虫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中东方田鼠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噬茵体展示cDNA文库获得的10个阳性克隆中的8个噬茵体克隆单独或联合免疫BALB/c小鼠,观察对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预防效果,以筛选其中具有发展成疫苗的候选抗原编码基因.研究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展示血吸虫锌指蛋白的1号噬茵体克隆免疫组在两次实验中分别获得了32.10%和31.25%的减虫率、61.14%和47.31%的肝脏减卵率,虫体合抱率分别由92.59%、57.39%下降到69.09%、41.03%;其它噬茵体克隆单独免疫组或联合免疫组在第一次实验中均获得了8.02%~32.72%的减虫率和40.19%~69.53%的减卵率,但在第二次实验中未能得到验证.研究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环状锌指蛋白(1号克隆)编码基因在疫苗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8.
绵羊丝状网尾线虫是绵羊肺线虫病 的主要病原,常呈地方性流行,尤其是对羔羊 的危害比较严重,不仅造成发育障碍,并能使 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饲料报酬下降、人工投 入浪费等损失,严重时可引起患畜大批死亡, 给畜牧业经济带来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目 前对这种虫体的了解却不是很多,研究也比 较少,但是这种虫体有着很广阔的研究领域, 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为了能综合地认 识丝状网尾线虫及其疾病,文章主要从形态 学、生活史、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 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 分析。  相似文献   
99.
<正> 昌吉州渔业生产始于1960年,进入80年代发展迅速,目前养殖面积和鱼产量均居全疆先进行列,为新疆“菜篮子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放养面积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单位产量提高以及频繁的苗种调运等原因,昌吉州发生鱼病的情况日益增多,已经给有些养殖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为该州今后渔业的继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此外,昌吉州乃致整个新疆在鱼病研究及防治方面基本上是空白,这与新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极不相称。鉴于上述原因,1990年1月至1991年10月我们进行了昌吉州鱼病调查,以期摸清该州鱼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全面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编码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子孢子表面抗原CP15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田间分离的鼠、兔、猪源微小隐孢子虫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CP15基因,克隆到pMD 18-T载体中,鉴定正确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上下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克隆的CP15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核苷酸序列比较,鼠源微小隐孢子虫同源性为99.23%,兔源微小隐孢子虫为97.96%,猪源微小隐孢子虫为98.7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97.7%和98.4%。结论获得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15基因,不同宿主来源的CP15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为利用该基因进行免疫预防和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