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9篇
  28篇
综合类   33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31.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除了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卫生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外,其复杂性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至今为止,人们已经从乳房中分离到了130多种微生物,其中包括多种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球菌和链球菌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632.
为探讨单季晚稻“甬优8号”不同播种期下的丰产性、抗逆等性状,特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甬比8号”在宁波地区种植,最适播种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633.
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 4.8对2007-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早期灯下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主要迁入峰进行了轨迹模拟,并运用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迁飞高峰期进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于5月初开始零星迁入,迁入高峰期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最大迁入峰集中在6月中下旬。诱虫量及迁入峰次年度间存在差异。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5月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海南中部、西南部,老挝和泰国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也能提供部分虫源。6月迁入虫源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中部、老挝中部稻区,越南中部稻区也能提供部分虫源。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期925 hPa等压面上气流方向均为较强的西南或偏南气流。降雨和气流的垂直扰动导致稻纵卷叶螟大规模迁入降落。  相似文献   
634.
为了减轻贝母病害的发生,保障商品贝品质,选择4种常用杀菌剂对浙贝母进行播前处理,统计矮化率、腐烂率等发病情况。结果表明,4种单配或复配杀菌剂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对贝母病害的防治效果最好,该药剂可作为处理种贝的首选药剂,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635.
[目的]克隆芒果乙烯受体ETR1和ERS1基因(MiETR1和MiERS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乙烯受体在芒果成熟和衰老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芒果为材料,应用RACE技术扩增MiETR1和MiERS1基因的cDNA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的MiETR1基因cDNA序列全长2570 bp,开放阅读框(ORF)2220 bp,编码739个氨基酸;MiERS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2171 bp,ORF 1890 bp,编码62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Y002681和KY002682.MiETR1和MiERS1蛋白均为含跨膜结构的非分泌型疏水蛋白,属于乙烯受体ETR1家族成员,以Ser为主、Thr为辅的磷酸化修饰调控乙烯信号转导,均含有3个典型的模块,即GAF结构域、HisKA结构域和HATPase_c结构域,MiERS1蛋白较MiETR1缺少REC结构域.不同物种ETR1和ERS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MiETR1和MiERS1均与甜橙(Citrus sinensis)和克莱门柚(Cit-rus clementina)的ETR1和ERS1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但二者分别聚在两个不同的分支上,表明两个蛋白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结论]乙烯受体基因在芒果成熟和衰老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36.
受体模型是常用的污染物源解析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源解析工作,包括特征比值法、特征化合物法、化学质量平衡法、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等。通过列举实例说明几种常用受体模型在土壤PAHs源解析中的应用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总结不同源解析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希望可以为我国不同类型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来源的解析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37.
乌仁  秦小静  孙健 《草地学报》2018,26(6):1313-1321
以藏北高寒草地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伴生种小叶棘豆(Oxytropis microphylla)为研究对象,探讨围封和放牧草地中两种植物在叶、茎、根间生物量分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放牧对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的叶、茎的质量比影响显著,两者叶-茎和叶-根的异速生长指数均升高,根-冠的异速生长指数均降低,植株叶-茎和叶-根的异速生长关系出现趋同化。种间根、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存在显著差异性,小叶棘豆叶-茎、叶-根和茎-根的异速生长指数均大于紫花针茅。放牧改变了植物各器官间的权衡策略,紫花针茅在叶-茎权衡关系中更益于茎的生长,小叶棘豆更益于叶的生长;在叶-根和茎-根权衡关系中,小叶棘豆更倾向于叶,紫花针茅则更倾向于茎;相对于根系,两者均在放牧后分配更多资源到地上部分。放牧环境和种间差异导致的植物各器官间生物量分配的变化对群落组成演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8.
以徐薯28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5%、50%、75%、100%)氢气(H_2)对Na Cl胁迫下的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体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 Na Cl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的H_2后甘薯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比仅用Na Cl处理组的高,其中50%H_2+Na Cl和75%H_2+Na Cl处理组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升高,75%H_2+Na Cl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与仅用Na Cl处理组相比显著升高;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值和MDA含量均比仅用Na Cl处理组的低,其中50%H_2+Na Cl和75%H_2+Na Cl处理组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选取最佳H_2浓度(75%),研究200 mmol/L Na Cl胁迫下徐薯28的MDA含量和POD活性。结果表明,9 d内,200 mmol/L Na Cl胁迫下添加H_2后MDA含量显著低于仅用Na Cl处理组;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显著高于仅用Na Cl处理组的POD活性。这表明外源H_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胁迫对徐薯28的伤害。  相似文献   
639.
[目的]探讨壳聚糖澄清红枣汁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以红枣汁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壳聚糖澄清红枣汁的工艺条件。以红枣汁澄清度为指标,重点探讨了壳聚糖浓度、澄清温度及澄清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红枣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壳聚糖澄清红枣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0.7 g/L,温度35℃,澄清时间1.5 h,澄清后的红枣汁透光率可达89%,与原汁相比,其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 H变化不大,果胶含量去除80%以上。[结论]壳聚糖澄清效果好,经济实用,可用于红枣澄清汁的生产。  相似文献   
640.
【目的】水稻抽穗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跟产量密切相关,且受低温影响较大。在冷水胁迫下检测控制水稻抽穗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QTL,为水稻孕穗期耐冷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优质品种东农422和耐冷品种空育131为亲本构建的190个重组自交系解析表型变异,构建了覆盖12条染色体,155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连续3年在水稻孕穗期进行冷水灌溉处理,考察始穗期、齐穗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5个性状,利用SPSS18.0和GGEbiplot进行表型分析,利用QTLnetwork2.0,采用逐步联合分析法定位和性状相关的QTL,用超几何函数评价QTL间的相关性。【结果】冷水胁迫下,亲本和RIL群体抽穗期推迟,结实率明显降低,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相继降低。始穗期、齐穗期和结实率互为正相关,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粒重也互为正相关。共有71个加性QTL被检测到,37个跟耐冷性有关,其中单环境分析检测到28个,贡献率大于10%以上的QTL有11个,单处理联合分析共检测到10个和耐冷有关的QTL,贡献率大于10%的QTL有6个。这17个贡献率大于10%且和耐冷性有关的QTL对性状具有增效作用。多环境联合分析检测到12个QTL,平均贡献率仅为3.56%,其中5个QTL参与了环境互作。检测到的20对上位性QTL中,有2个主效QTL区间参与了上位性互作,对性状的遗传起到重要作用。QTL相关性分析表明,控制始穗期,齐穗期和结实率的QTL具有相关性,结实率的QTL也同千粒重、单株粒重的QTL相关。经图谱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的部分QTL与前人研究处于相同染色体片段上,其中,q IHD7-2、q FHD7-2、q FHD7-1和q IHD7-1是在多环境下检测到的稳定存在的QTL,同时,q IHD7-1、q IHD7-2、q FHD7-1、q SSR7-1和q SSR7-2和耐冷性有关,这些QTL位点可为水稻抗冷分子育种提供依据。【结论】冷水胁迫下,结实率分别同抽穗期、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存在相似的遗传机制,而抽穗期和千粒重、单株穗重的遗传相互独立。相比而言,冷水胁迫下选择结实率高的品种要比选择其余3个性状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