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45篇
  37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71.
在对机械产品进行"功能-运动-动作"结构化分解的基础上,将影响元动作装配单元装配精度的误差源分为零部件的形状误差、位置误差、装配位置误差和运动误差等四类误差源。引入误差链接模型作为元动作装配单元误差关联关系的基本封装单元,构建结构化误差关联模型——链接网络和链接矩阵,形象描述误差间的耦合嵌套关系。提出基于误差链接模型的装配误差传递路径求解方法,用老鼠迷宫算法搜索所有可能的误差传递路径,以装配精度最高作为判别依据,得到各误差分量的有效传递路径。以蜗杆转动元动作装配单元蜗杆轴线平行度误差有效传递路径为目标,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搜索到所有误差传递路径,并快速获得有效传递路径。该方法的提出为整机装配过程质量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2.
为筛选可用于尾矿植被恢复的高羊茅适栽品种,采用质量浓度为200 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8个高羊茅品种作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千粒重、胚芽长等11个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不同品种种子的抗旱性能。结果表明,8个高羊茅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凤凰、维加斯、易凯、锐步、天霸、新秀、凌志Ⅱ、探索者。凤凰抗旱评级为一级,高抗旱;维加斯和易凯抗旱评级为二级,抗旱;天霸、新秀、凌志Ⅱ和探索者抗旱评级为三级,中抗旱。因此,在贵州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先推荐种植的高羊茅品种为凤凰,其次为维加斯。  相似文献   
873.
为进一步研究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研究通过PCR扩增fiber-2基因,构建p ET32a-DAdV3-fiber2原核质粒,表达并纯化蛋白,以纯化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抗Fiber-2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进行鉴定,并用于DAdV-3 Fiber-2杆状病毒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获得1.77 mg/mL Fiber-2蛋白,筛选获得2株阳性单克隆细胞株2E10E4和4F7F10,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 1型,轻链类型为κ;DAdV-3感染的LMH细胞中存在特异性荧光,免疫印迹试验确认在约59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采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确认了表达Fiber-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研究获得了针对DAdV-3 Fiber-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Fiber-2在DAdV-3感染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为建立DAdV-3抗原免疫测定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玉米研究团队多年来以引入改良创制资源为目标,利用引入的优质自交系,采用系谱法、多代轮回选择,在高密度强压力的育种环境下进行种质筛选,并同时进行杂交组配,在相同积温的地区进行多点、多年鉴定,选育出高产、多抗、适宜机收的优良玉米品种绥玉48,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750℃的区域种植。笔者介绍了绥玉4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75.
以10个基因型印度南瓜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外植体处理方式、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等对印度南瓜离体诱导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南瓜离体培养再生率受外源激素浓度配比和基因型的影响较大,较适宜的激素浓度配比为1.0~2.0 mg·L-1 6-BA+0.5 mg·L-1 ABA。外植体的切取时间、切割方式、接种方式等也是影响再生率的重要因素,播种后24~48 h,切取1/2或1/4子叶节,采用斜插法接种的外植体再生率较高。外源添加100 mg·L-1头孢噻肟钠(Cef)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876.
利用潍坊西部山区的气候特点发展越夏番茄,能有效缓解番茄上市淡季,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致富途径.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越夏番茄适栽品种、播种育苗、定植适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关键栽培技术,对发展潍坊山区越夏番茄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7.
介绍了永州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精心建设一批特色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机制保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型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8.
为了筛选适宜于安徽地区种植的肥饲兼用型绿豆品种,于2012—2013年在安徽科技学院进行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对5个绿豆品种进行评价,记载各品种的根、茎、叶、花、荚果及种子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及产量,测定各品种在盛花期的根瘤量和氮、磷、钾、铁、锌养分含量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根瘤量可达地下部总重的16%~38%;供试品种中,小槐花花叶绿豆的产青量和干物量最大,种子产量、蛋白质产量最高,富集氮、磷、钾、铁、锌养分的能力最强;铜山小绿豆和大花叶子绿豆鲜草水分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饲用适口性好。从产青量、干物量、营养价值、养分富集能力和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小槐花花叶绿豆和大花叶子绿豆适宜在安徽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79.
在国家“十四五”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共同引领下,刨花板产业蓬勃发展。将智能技术融入刨花板产业装备,实现刨花板生产检测智能一体化,提升刨花板智能装备水平,是促进刨花板工业增产和提质的有效手段。文中分析刨花板的质量缺陷和成因以及对应的生产工段,综合阐述在生产上易影响产品质量的施胶工段和热压工段的智能控制方法以及对刨花板密度和外观的先进检测技术,总结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并从刨花板生产控制、产品检测、设备在线监测及智能生产线等方面对刨花板工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刨花板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0.
为明确潍坊地区不同肥料对小麦的施肥效果,为精准施肥提供依据,安排了无氮、无磷、无钾及不同复合肥施肥处理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测定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并计算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无氮处理的成熟期略早,施用住商(24∶15∶6)脲醛肥料的小麦成熟期SPAD、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无氮、无磷、无钾处理及施住商(24∶15∶6)脲醛肥和六国(24∶15∶7)肥处理的小麦每公顷产量依次为5 517.05 kg、5 827.90 kg、6 254.90 kg、7 337.00 kg和7 205.80 kg;施住商肥料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依次为44.42%、13.26%和79.07%,施六国肥料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依次为33.82%、14.85%和59.08%。综上所述,缺氮对该地区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缺磷次之,缺钾最小,且缺素能显著降低小麦的SPAD、茎穗数和穗粒数,虽然住商肥料处理的整体施用效果较好,但其磷肥利用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