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42篇
综合类   758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42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农业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在中国近几年也开始走热。这为GPS在农业领域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思路。精准耕种,田地整平,规划,翻地、起垄等等,这些都可以用到GPS。自动导航技术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可保证农田作业时的精准和质量,避免作业过程中产生重漏。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高拖拉机的操作性能,延长作业时间,可以实践夜间作业,大大提高了机车的出勤率与时间利用率。本文就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壁虎GPS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2.
刘强  孟凡玺  刘树堂 《玉米科学》2012,20(1):112-114
基于连续进行3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利用15 N示踪,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氮磷肥配施氮素利用率最高,为55.63%,与对照相比较提高了13.2%;其次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素利用率为55.21%;氮磷钾肥配施处理氮素损失率最低,为8.71%。长期单施氮肥和氮钾肥配施的处理氮素利用率最低,分别为36.21%、34.53%,损失率高达38.63%、38.31%。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海南3种乡土树种肖槿(Thespesia lampas)、海棠果(Calophyllum inophyllum)、莲叶桐(Hernandia sonora)在海岸木麻黄林下的生长状况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对定植肖槿、海棠果、莲叶桐植株的滨海沙土进行了添加木屑、蔗渣及空白对照处理,分析定植1年后3种乡土树种的生长状况。[结果]①1年的生长期后,各树种生长指标表现为存活率肖槿〉莲叶桐〉海棠果、基径净增长量莲叶桐〉肖槿〉海棠果、株高净增长量肖槿〉海棠果〉莲叶桐。肖槿和海棠果存活率差异极显著,海棠果和莲叶桐的存活率差异也达显著水平,而肖槿和莲叶桐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肖槿、海棠果、莲叶桐株高1年净增长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基径净增长量只有肖槿和海棠果的差异显著。②不同土壤处理下,添加木屑、蔗渣处理的肖槿、海棠果、莲叶桐存活率大于对照处理,且添加木屑与添加蔗渣的肖槿存活率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添加木屑和蔗渣这2种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③3种苗木生长指标与环境因子都有一定的相关性(|r|〉0.3),其中肖槿存活率与土壤pH值、土壤水分相关性较高,基径、株高与土壤pH值、土壤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海棠果存活率与土壤pH值、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相关性均较高,基径、株高都与土壤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莲叶桐存活率与土壤盐度、土壤温度相关性均较高,基径、株高都与土壤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肖槿、海棠果、莲叶桐的基径与株高的相关性均较高(r〉0.5),且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在木麻黄林下1年生长期内,肖槿苗木生长状况最好,是与木麻黄混交最有潜力的树种。  相似文献   
994.
水分胁迫对枳壳和枳橙光合作用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生理生化的角度阐明水分胁迫对柑橘光合特性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以枳壳和枳橙为试材,研究水分胁迫下光合作用及叶片和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枳壳和枳橙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及蒸腾速率Tr均下降;水分胁迫使得叶片和根系细胞受损,且受损程度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强而加剧;水分胁迫下光合作用被抑制是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及细胞结构严重受损时,是生产上灌溉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95.
喻夜兰  荣湘民  刘强  谢桂先  曾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39-12741
[目的]研究在豇豆生长过程中施用啤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对豇豆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共设4个处理,以自然堆肥+化肥处理、纯化肥处理作为对照,比较啤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和双效活性精致有机肥2种肥料对豇豆功能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开花结荚期,啤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处理豇豆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啤酒糟型生物有机肥能明显促进豇豆中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含量,但对功能叶气孔导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玉米的基因组中鉴定出两个新的CIPK基因,并对这两个新基因的位置、结构、遗传进化和顺式调控元件进行了分析,为深入挖掘它们的功能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荷斯坦奶牛亚临床酮病对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影响,选择40头产后1~15 d的荷斯坦亚临床酮病奶牛,通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Cu、Fe、Mn、Zn、Se、Co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和比色法测定血清中GSH-Px、T-AOC、T-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显示,阳性组血清中Cu、Zn、Se、Co的含量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Mn的含量在第1、5天的检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0、1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Fe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组血清中GSH-Px、T-SOD、T-AOC的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MD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亚临床酮病直接影响奶牛抗氧化系统GSH-Px、T-AOC、T-SOD的活性,间接地影响血清中微量元素Cu、Mn、Se、Zn的含量。Co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B12在肝脏内的浓度下降,从而导致亚临床酮病血清中Co的含量降低。亚临床酮病奶牛肝脏和氧化酶受损,破坏Fe的结合,机体内贮存的Fe则可以释放出来,维持机体的需要,血清中Fe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刘强 《齐鲁渔业》2014,(3):28-29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无毒、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天然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刺参养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使用情况看,微生态制剂是刺参生态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刺参浮游幼体培育和稚幼参培育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对大围山油料植物白檀种类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围山地区从海拔230~1 607 m之间均有白檀植物分布,包括白檀、湖南白檀和华白檀。3个种均适生于弱酸性土壤,但形态性状差异明显,不同白檀种群的分布与海拔显著相关,华白檀散生于海拔800 m以下,白檀在海拔400~1 200 m均有分布,1 200 m以上零星分布;湖南白檀于海拔1 200 m以下地区偶有分布,1 200 m以上地区形成成片灌丛。3个种的群落中,白檀群落结构最稳定,生境多样性最大,华白檀群落稳定性最差,多样性最小。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水肥协同作用对不同耕作措施下作物产量影响规律,运用在黄土丘陵区率订和验证后的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模型,模拟研究区近35年传统耕作(T)、免耕(NT)和免耕覆盖(NTS)措施下轮作小麦/豌豆产量,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施氮量(X1)、休闲期降水量(X2)和生育期降水量(X3)对小麦/豌豆模拟产量的水肥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自然降水条件下3因素对不同耕作措施小麦和豌豆产量的贡献率均为:X3X2X1。生育期降水量和休闲期降水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均为:NTS>NT>T。T、NT和NTS措施下小麦和豌豆的产量与施氮量均呈开口向下二次抛物线型变化,但小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65.0,65.5和44.5 kg/hm2,豌豆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7.9,18.5和23.8 kg/hm2,并且施氮量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为:NT>T>NTS,而施氮量对豌豆产量的贡献率为:NTS>NT>T。在甘肃省定西黄土丘陵区,决定小麦和豌豆产量的关键因素是降水,降水量对免耕覆盖的增产效应最为显著,且3种耕作措施条件下小麦和豌豆对施氮效应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