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80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41篇
  155篇
综合类   761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特色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共享等几方面的开发、建设,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2.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新区的建设,在沿海防护林和新区绿化过程中极缺优良常绿耐盐碱树种.为此,2003年从美国引进弗吉尼亚栎(简称弗栎)种子播种育苗,2006年进行扦插繁苗试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以求形成苗木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发现,弗栎种子易受象鼻虫危害,新引进种子必须进行杀虫处理;由于弗栎种子发芽和出苗不整齐,最好采取催芽播种和加温育苗,以提高出苗率,防止烂种;弗栎实生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抽梢-停梢生长阶段,春季有3次抽梢,秋季有1次明显抽梢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温度在30℃以下,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大于32℃后,生长速度下降,在夏季高温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梢现象.弗栎可采用扦插繁苗,扦插时间以秋季9月上、中旬为宜,插穗应选择当年生粗度3 mm以上、节间紧的枝条下部为宜,插穗以留3叶为好,插穗处理以15 000~20 000 mg/kg萘乙酸沾根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33.
康宁木霉固态发酵改善茶渣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康宁木霉固态发酵茶渣,提高茶渣营养价值,并筛选出最佳的发酵条件。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茶渣的基质比例(茶渣∶玉米粉=6∶4、7∶3、8∶2、9∶1)、料液比(3∶7、4∶6、5∶5、6∶4、7∶3)、接种量(2%、4%、6%、8%、10%)、发酵温度(25、28、31、34、37 ℃)和发酵时间(0、2、4、6、8、10、14、22 d)。以基质比例、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茶渣最优发酵条件。测定各组发酵产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黄酮、皂苷和咖啡因含量,计算各组合的综合评分。确定最优条件后进行对比试验,比较了发酵前后茶渣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单因素试验中,以下条件的综合评分最高:基质比例为7∶3,料液比为5∶5,接种量为8%,发酵温度为31 ℃,发酵时间为6 d。2)正交试验表明,康宁木霉发酵茶渣(料液比为5∶5)的最佳条件是:基质比例为7.0∶2.5,发酵温度为31 ℃,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6或7 d。3)与未发酵茶渣相比,最优条件下发酵茶渣的粗蛋白质、还原糖、黄酮、咖啡因、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均显著提高(P<0.05),皂苷含量显著降低(P<0.001),粗脂肪含量与未发酵茶渣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6和7 d的茶渣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康宁木霉发酵茶渣能够改善茶渣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4.
荣新民 《沙棘》2006,19(4):23-24
浸出法制油是国内外应用的先进科学的制油工艺技术。只要设备工艺选择正确,操作得当,浸出油中的残留是完全可以控制在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要求的残留量检出值以内,食用是安全的。目前国内生产的沙棘授提油,凡是正规厂生产,经过正规检验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其有机溶剂残留比目前食用的普通植物油要少的多。我国生产的沙棘浸出油合格产品,已为国内外认可。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及其定值方法。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采用高纯度天然龙脑的乙酰化法,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制备得到的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通过了均匀性检验,且至少在24个月内是稳定的。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多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示为: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标准值99.93%;标准不确定度0.08%;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16%。  相似文献   
36.
家禽骨质特性是家禽重要的经济性状指标,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类及动物骨代谢有显著影响。为了揭示影响家禽骨强度的主效基因,研究以体重较轻、体型较小的大围山微型鸡以及大型鸡种武定鸡为研究对象,和艾维因肉鸡作对比,通过检测骨强度以及骨骼中TNF-α基因的表达量,研究TNF-α基因的表达量对大围山微型鸡和武定鸡股骨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4~16周龄大围山微型鸡股骨强度均显著高于武定鸡和肉鸡(P0.05),且武定鸡股骨强度高于肉鸡;每一阶段大围山微型鸡股骨软骨中TNF-α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两个鸡种(P0.05);相关分析显示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股骨强度指标呈负相关。可见,TNF-α基因对家禽的骨强度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家禽骨强度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甘油和乙二醇对牛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测定,探讨冷冻保护剂乙二醇与传统冷冻保护剂甘油的冷冻效果,并通过对葡萄糖和卵黄及Tris等成分的调整进一步分析了主要营养成分和缓冲体系对牛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程度。试验表明:1GL和EG对牛精子均有良好的冷冻保护能力,解冻后6h的活力GL组中以GL1.2和GL1.4的活力最高,均为0.50;EG组中以EG0.7的活力最高,达到0.53,高于0.35以上的国标。2其他营养成分的变化对GL和EG保护精子的效果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卵黄的作用比较明显;3在同等条件下,GL对精子的冷冻保护效果优于EG,EG组的活力衰竭快于GL组。  相似文献   
38.
玉米秃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祈林  荣廷昭 《核农学报》2007,21(4):366-368,400
玉米果穗顶部不能形成种子或部分种子败育而导致秃尖,秃尖受遗传影响较大,并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以20个玉米杂交组合雌穗顶部穗轴为材料,对光合作用的"源"和"库"起调控作用的顶部穗轴内源激素与其秃尖长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灌浆期,玉米雌穗顶部穗轴GA3I、AA、CTK含量较高,而ABA含量很低;ABA含量与玉米秃尖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GA3+IAA+CTK)/ABA含量与玉米秃尖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顶部穗轴ABA含量的高低与玉米秃尖长度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甜菜黄萎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16种杀菌剂的毒力,分析其病原菌特性,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比较16种杀菌剂毒力。【结果】该病原菌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生长温度为5 ~ 35 ℃,最适温度为25 ~ 30 ℃,菌丝致死温度为57 ℃;最适碳氮源为乳糖和硝酸钾;pH值4.0 ~ 11.0均可生长,碱性环境下生长较快,在pH值11.0时生长最快,对偏酸性环境也较为耐受;在24 h全光照下生长最好。16种供试药剂均对病原菌有明显不同的抑制效果;40%多菌灵和450 g/L咪鲜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极强,EC50值分别为0.089 1和0.91 mg/L;30%噁霉灵、30%苯甲丙环唑、1.8%辛菌胺醋酸盐次之(EC50:100 ~ 155 mg/L)。【结论】甜菜黄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 ~ 30 ℃,喜碱耐酸,全光照下生长最好;40%多菌灵、450 g/L咪鲜胺和30%噁霉灵等对病原菌有极强或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作为田间防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40.
采用文献归纳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梳理广西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归纳各阶段的发展经验与启示。依据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历程及广西发展实际,考虑到关键园区的建成开放、政策措施、园区数量和运营机制等因素,将广西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包括初创探索阶段(1994—2000)、规范发展阶段(2001—2009)和成熟提高阶段(2010及以后)。经分析与总结得出政府重视高、资金来源广、人才组织强、科技支撑强、协同共发展等广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