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2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1705篇
林业   1079篇
农学   948篇
基础科学   936篇
  1908篇
综合类   8465篇
农作物   1193篇
水产渔业   615篇
畜牧兽医   3319篇
园艺   1380篇
植物保护   94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979篇
  2021年   939篇
  2020年   866篇
  2019年   784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899篇
  2013年   1035篇
  2012年   1485篇
  2011年   1467篇
  2010年   1510篇
  2009年   1387篇
  2008年   1329篇
  2007年   1200篇
  2006年   944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临河地区土壤养分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临河区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测定的目的、任务及质量要求,对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测土化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992.
中棉所29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表明 ,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苗期叶绿素、IAA含量高 ,MDA含量低 ,SOD、CAT酶活性高 ,膜脂过氧化程度低 ,棉苗抗胁迫能力强 ,苗质好 ,生长健壮 ;中后期 MDA、ABA含量和 POD活性升高 ;整个生育期均保持较高的光合强度 ,N素营养充足 ,利于高产优质 ;在华北平原一熟种植最佳播期在 4月下旬 ,中等肥水条件下最佳密度为 5.2 5万株· hm- 2 ;对缩节安化调反应不敏感 ,应看苗化调  相似文献   
993.
带棒青贮饲用玉米饲喂奶牛的增产增收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带棒青贮饲用玉米代替青贮玉米秸秆饲喂泌乳奶牛,30d内头日平均增产奶量6.62kg,资金投入产出比为1:4.5。以玉米作带棒青贮比用作生产玉米子粒亩增收120元,推广玉米带棒青贮是提高粮农和奶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4.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萎锈灵、嘧菌酯、眯鲜胺、啶菌恶唑、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恶霉灵、福美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5%己唑醇微乳剂、12.5%戊唑醇水乳剂及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麦苗上纹枯病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可湿粉、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井冈霉素可溶粉、40%达科宁悬浮剂、25%敌力脱乳油、40%氟硅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甲基立枯磷乳剂、40%卫福悬浮种衣剂和50%福美双可湿粉;福美双与己唑醇混配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增效,1:10为最佳配比,依此配成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粉600—1200倍稀释液喷雾土壤及浸种未抑制小麦生长及推迟小麦出苗。  相似文献   
995.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在蛋白质水平上对T2~T5代小麦转基因株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表达及其分离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外源1Dx5和1Dy10基因在T2代部分株系中表达;在有的株系中出现了原亚基(8亚基)的缺失或沉默和新亚基(暂定8^*)的产生,因而检测出2 5 10 12,2 5 7 8^* 10 12,5 7 10,2 7 10 12的多种类型。对2 5 10 12型株系进行了多代跟踪分析,发现其在T2~T5代陆续发生分离,存在于不同单株、不同单穗的子粒和同一单粒后代之间。经筛选,获得了天然不存在的亚基类型为2 5 10 12,2 10 12,2 5 12等稳定表达的种质创新株系。  相似文献   
996.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ilicon Oil Clutch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红枣多糖,对红枣多糖提取工艺与一般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选择浸提固液比、温度、时间和浸提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条件范围,再通过正交实验L9(33)进一步确定红枣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反复浸提2次.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红枣多糖中含有多肽和AA,为蛋白质复合多糖.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比较了低锌营养下芥菜、白菜、甘蓝型3个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由于基因型不同,在耐低锌营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锌时(10-6mol/L Zn2+),幼苗植株地上部干重以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地上部干重分别较无锌对照处理增加17.8%(芥菜型)、9.9%(白菜型)、3.3%(甘蓝型)。芥菜型叶CAT、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明显高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锌积累量及锌利用率也以芥菜型远远大于其它2个品种,锌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3%(芥菜型),8.0%(白菜型),4.9% (甘蓝型)。苗期油菜叶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锌营养油菜基因型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8.
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11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油菜基因型中有10个基因型可以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达90.9%,表明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油菜基因型范围比较宽,但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花蕾产胚量为0.08~3.53个,TR4和TR9两个基因型每花蕾产胚可达3.23,3.53个。以TR4和TR9两个基因型为试材,进一步改进培养基和培养方法,采用NLN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方法,可大大提高产胚率,产胚量分别达到7.11和10.05个/蕾;接种后,小孢子经33℃高温预处理可显著影响产胚量。子叶形小孢子胚在光下适当培养后转入B5 BA 0.2 mg/L NAA 0.02 mg/L继代培养基上,大多数胚能长成绿芽,B5 6-BA 0.2 mg/L 3%蔗糖 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999.
With incessa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al estate market, the amount and size of real estate corporations are enlarging rapidly and the real estate corporation investment goal is tending to become divertive. So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rightly the investment goal of the real estate corpor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balance phenomena of real estate corporation invest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high profit margin and discusses the serious aftereffect from this unbalance. Finally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right order of investment goals for the real estate corporation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a nicer performance of real estate corporations in establish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相似文献   
1000.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包括7个种,即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茅栗(Castanea seguinii Dode.)、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 Rehd.et Wils.]、日本板栗(Castanea crenata Sieb. & Zucc.)、美洲板栗(Castanea dentate Marsh.)、美洲榛果栗(Castanea pumila Mill.)和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 Mill.).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长江流域是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土耳其是欧洲板栗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