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1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 1 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 ,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高抗白粉病 ,产量高 ,品质优 ,是优质蒸煮类用小麦新品种。1 选育经过1 985年以扬麦 5号为亲本与抗白粉病材料Yuma/Chancellor8杂交 (以下简称为Y .C) ,以 85 -85为轮回亲本与 (扬麦 5号 /Y .C)F1 进行回交 ,1 990年冬以扬麦 1 5 8为轮回亲本与Y .C/扬麦 5号 / / 85 -85 4 在温室进行杂交 ,并于 1 991年春和 1 991年冬 (温室内 )分别进行两次回交 ,1 992年春在温室和田间同时进行白粉病…  相似文献   
32.
播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面团粉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分期播种的条件下,对10个小麦品系进行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干,湿,弱面筋含量以及面团粉质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适期播种能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但晚播延长了面团的稳定时间,降低其软化度,提高了面团的综合评价值。同时由于不同品系对播期引起的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不同,其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33.
34.
为了探索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的遗传机制,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四亲本RIL群体,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其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麦籽粒脱水速率QTL进行定位。结果共检测到12个与小麦籽粒脱水速率相关的QTL,分布在1AL(2)、2AL、3BS、3BL、4AS、5BL、6DL、7AL、7BS、7BL和7DS,其中 QDR-yaas-6DL、 QDR-yaas-1AL.1和 QDR-yaas-3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扬麦16,可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8.1%、7.6%和2.8%; QDR-yaas-1AL.2, QDR-yaas-2AL, QDR-yaas-4AS和 QDR-yaas-7DS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镇麦168,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6%~4.2%; QDR-yaas-5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扬麦20,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4%; QDR-yaas-3BS和 QDR-yaas-7BS脱水速率增效基因来自扬麦20和扬麦16,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2%和3.8%; QDR-yaas-7AL和 QDR-yaas-7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来自镇麦168和扬麦16,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8%和5.9%。推测扬麦16、镇麦168脱水速率快的特性遗传于扬麦158。本研究结果将为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性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8(原名扬03G1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南农P045(含Pm21)为抗白粉病基因供体亲本,扬88-128为高产亲本,高产、抗赤霉病、具广泛适应性的品种扬麦158为轮回亲本,再以高产、高抗梭条花叶病品种宁麦9号为轮回亲本,运用"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与抗赤霉病鉴定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其系谱来源为4×宁麦9号/3/6×扬麦158//88-128/南农P045.该品种2008和2009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6.
为了发掘新的穗部性状和株高QTL,利用扬麦17与扬麦18杂交后代20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构建了一个由141个SSR标记组成的全长1005.1cM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26个连锁群,覆盖15条染色体,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03cM。结合F2和F2:3群体的表型数据,对穗部性状和株高进行QTL分析,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出15个QTL,分布在2B、2D、4B、5A、5B和7A染色体上,其中4个QTL能够同时在两个世代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93%~20.78%,穗长QTLQSl-YY-2D、QSl-YY-5A和株高QTLQPh-YY-4B的贡献率超过10%。根据6VS特异性标记鉴定和表型调查结果,推测扬麦18的6VS上携带有增加穗长和穗粒数的基因,且为部分显性。2B染色体上总小穗数和5B染色体上穗粒数、穗基部结实粒数的QTL增效等位基因及2D、4B染色体上降低株高的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扬麦18,表明该品种可作为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7.
针对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种业公司的运作实践,探讨了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8.
孕穗期施氮对小麦蛋白质组分积累和蛋白质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氮素对小麦蛋白质品质的调节效应,以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施氮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胚乳细胞蛋白质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球蛋白含量先下降,后期又升高;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基本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2)孕穗期施氮能显著提高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而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影响较小;(3)小麦胚乳细胞中蛋白质体约在花后12 d出现,花后16 d蛋白质体开始大量合成,其数目迅速增多,体积变大.成熟后期,蛋白质体因胚乳细胞中大小淀粉体的充实被挤成片层结构而填充在淀粉体缝隙中.胚乳边缘细胞中蛋白质体大而多,中部细胞蛋白质体小而少;(4)孕穗期施氮可促进蛋白质体的形成,使其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39.
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种业公司的运作实践,分析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0.
扬麦1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高抗条锈病,中抗一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以三圃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为理论依据,采用选种圆、株行圃两级超稀播繁殖技术,迅速提高了良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