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9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月白"枇杷是从"早钟6号"和"新白2号"杂交子代中,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单果重53.5~63.4 g,最大90.0 g以上;果实大小均匀,近圆形或倒卵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至淡橙红色,条斑明显;萼片姿态外凸。  相似文献   
62.
枇杷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的199份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种质资源,应用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并对86个性状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Q型聚类分析将199份种质资源在L = 87.31水平分为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两大类,在L = 34.92水平分为5个组群,组群内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资源多聚为小组,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分析结果将86个性状明显聚为3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或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表明,86个性状可简化为28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74.7%,根据28个因子载荷量,选出影响力比较大的性状58个。  相似文献   
63.
以国家果树种质资源枇杷圃中12份枇杷种质为试材,开展了枇杷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种质体外保存研究。结果表明,将春季采集的枇杷茎尖不经水冲洗,直接接种于MS+6-BA 1.0 mg.L-1+NAA 1.0mg.L-1培养基上培养,较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同基因型的枇杷茎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存在较大差异,诱导率最高的是野生92号,为96.2%;诱导率最低的是黄岩5号,没有诱导出愈伤组织。采用MS+NAA3.0 mg.L-1+6-BA1.0 mg.L-1+蔗糖6%(2~3代)→MS培养基(1~2代,其中有一次使用液体培养)→MS+NAA3.0 mg.L-1+6-BA1.0 mg.L-1+蔗糖6%(2~3代)循环继代路线,在弱光(光照度150 lx)下培养,能较好地保存枇杷茎尖愈伤组织,胚性没有减弱,生长势较好且仍为黄白色颗粒状。试验结果为枇杷种质体外保存、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及离体诱变等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4.
福建枇杷多在春季定植 ,由于此季雨水多 ,枇杷定植后 ,如方法不当 ,常会造成积水死苗。笔者经过几年实践 ,在夏季进行枇杷小苗定植 ,成活率可达80 %~ 95 % ,且具有易于长根和恢复生长快、长势旺等特点。目前已在枇杷生产中推广应用 ,效果较好。1 定植时期 于“立夏”至“夏至”(5月上旬至 6月中旬 )进行 ,且越早定植越好。2 定植前的准备 要提早数月开挖定植穴 ,穴深0 7~ 0 8m ,上宽 1 2m ,底宽 0 8~ 1m。每穴在深 0 6~ 0 7m处 ,分 3~ 4层压埋秸秆、芦苇和杂草等约15kg ,钙镁磷肥 2kg ,石灰 1 5~ 2kg ,禽畜粪肥 7 …  相似文献   
65.
龙眼传统的栽培方式以稀植为主,树体高大,对土地空间的前期利用率低,管理不方便,前期效益低。采用矮化密植,可以提高早期土地的利用率,提早回收成本。  相似文献   
66.
焦核龙眼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及其育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核龙眼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及其育性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许秀淡,黄金松,郑少泉,林嵩一、引言五十年代中期开始,Bathurst、FukasawaVirtanen、Belertz等先后报道了花粉(药)内含有丰富的游离脯氨酸,有些植物中高达其花粉干重的1.65...  相似文献   
67.
68.
童期是果树从种子播种发芽到实生苗第一次开花结果的年限。以童期的长短作为衡量早实性强弱的标准,早实性强的其童期短,反之则童期长。果树杂种实生苗的童期一般较长,如何使杂种实生苗缩短童期,提早结果,是加速育种进程的重要方面。关于果树早实性问题前人已有过一些报道。有关枇杷的早实性遗传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至今尚未见到报道。从枇杷的遗传性上来探索早实性的遗传规律,是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枇杷的品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69.
白肉枇杷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筛选培育出的白肉枇杷新品种‘三月白’,是‘早钟6号’ב新白2号’的杂交后代,具有极早熟,优质、果实大、易剥皮,肉质细嫩、味鲜、清甜、风味佳,早结、丰产、稳产等优点,适宜在福建、四川、重庆等枇杷产区种植。2018年3月,‘三月白’枇杷通过福建省科技项目成果评审,评审报告认为,‘三月白’枇杷新品种综合性状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行列。  相似文献   
7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贵妃枇杷花水蒸气蒸馏不同阶段提取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按料液质量比1∶1依次收集的第一、二、三阶段提取精油中,分别检测出56、61和48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含量的96.27%、94.73%和96.08%,其中相同成分25种;第一和第二阶段主要成分是醛类物质(分别占70.19%、60.03%),苯甲醛含量最高,分别占56.01%和50.22%;第三阶段以酯类(45.14%)和醇类物质(22.28%)为主,其中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含量最高,占20.4%。可见不同提取阶段的挥发性成分与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为枇杷花精油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