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林业   538篇
农学   390篇
基础科学   546篇
  506篇
综合类   3049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405篇
畜牧兽医   1636篇
园艺   591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探究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内外环境差异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观测OTC内外的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小麦的净光合速率、生物量、产量,评价了OTC对小麦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实验通气时间段(9:00-17:00),OTC内部温度比外部高4.8 ℃(P<0.05),相对湿度低0.6个百分点(P<0.05),光合有效辐射低 32.3%(P<0.05)。OTC内小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 OTC外(P<0.05),且最大影响出现在小麦灌浆阶段。OTC内的小麦单株生物量增加了 13.3%,其中穗生物量增加最多(35.2%);小麦单株产量增加了 49.2%,其中籽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了 34.5%。实验结果不仅表明 OTC增温能够促进农作物生产并提高产量,而且也提示,若采用 OTC开展空气 CO2和 O3等浓度增加对植物影响模拟实验时,应该尽量减少OTC内外的微气候差异,并考虑OTC增温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的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不同处理方式对其扦插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插穗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是影响硬枝扦插的主要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山桐子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极显著,切口方向、插穗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显著,其余各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在全封闭条件下,采用200 mg/kg萘乙酸(NAA)处理山桐子嫩枝,扦插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3.
山桐子林下套种黄秋葵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个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 Moench]品种,分别在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林下开展套种试验,分析比较其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黄秋葵品种,其生育期、形态特征表现不同,单位面积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绿箭和五福产量最高,最适合在山桐子林下套种。  相似文献   
994.
对大杯蕈新菌株T212在栽培过程中的培养基配方、温控范围、栽培模式、覆土厚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8%、木屑38%、麸皮18%、石灰3%、轻质碳酸钙3%,含水量65%;子实体发育最佳温度范围为25~30℃;覆土厚度为3.0 cm效果最佳;袋栽出菇,生物学效率最高,达71.0%。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林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福建省龙岩市白砂国有林场7、10、23、29和42年生杉木人工林60 cm土层内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杉木细根总生物量在10、23、29和42年生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7年生;(2)当不区分林龄时,0~1 mm的平均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而1~2 mm的平均细根生物量在各土层间无显著差异;(3)当区分林龄时,杉木细根生物量在7年生时在各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垂直分布较为均匀;而在42年生时,10~20 cm土层内的细根生物量最大,但并未显著高于0~10 cm土层内的细根生物量;(4)吸收根/运输根生物量比值在7和23年生时在各土层间无显著差异,而在20、29和42年生时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5)0~10 cm土层内吸收根/运输根生物量比值在29年生最大,在42年生反而略有降低。综上所述,在林分发育后期,杉木细根的养分获取可能更偏保守,但是需要维持较大的生物量,这将可能是导致杉木在发育后期生产力下降的一个因素,这为揭示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常山胡柚(Citrus aurantium Linn.cv.Changshan-huyou),为酸橙与柚自然杂交的地方柑橘品种,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1]。常山胡柚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在浙江衢州、金华及湖北等红壤丘陵地区得到了大力发展,也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名品柚类[2]。  相似文献   
997.
宁阳县吕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8月,由颜翠英等8人发起成立,现有社员共116人,社员出资1000万元.主要经营蔬菜种植和制种,粮食、花生、大豆、中药材种植,组织采购蔬菜种子、化肥供社员使用,提供与种植技术有关的信息咨询、服务等.基地种植面积2.7万亩(0.18万hm2),其中社员入社 1600 亩(106.67 hm2),流转土地 2300 亩(153.33 hm2),托管土地2.31万亩(0.154万hm2).  相似文献   
998.
999.
温室种植是当前国内获得铁皮石斛原料的重要途径。温室种植铁皮石斛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从有机肥、内生真菌、光照、湿度等方面,论述了这些因子在温室种植条件下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确立适合本地区的温室铁皮石斛栽培条件,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00.
孢子虫病是西方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包括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