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21.
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最新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半冬性、矮秆小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国审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核心品种. 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进行优质品种评比,郑麦366综合品质评价居我国新选育强筋小麦品种首位.2007年12月,在由农业部主办的"2007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上,郑麦366综合品质指标在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进入现场鉴评阶段,获得优质强筋面包类品种第2名,面条类品种第5名.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2.
董雪  刘梦  赵献林  冯玉梅  杨燕 《作物学报》2017,43(6):829-838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约占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三分之一,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普通小麦近缘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Glu-A3位点特异性引物对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硬粒小麦及野生一粒小麦共计9份材料进行Glu A3-1、Glu A3-2、Glu A3-3基因扩增和鉴定,各发现5个等位变异,共计15个单元型;其中,有2个等位变异含有9个半胱氨酸残基,可能属于优良品质亚基。对小麦近缘种中这些Glu-A3位点等位变异的鉴别,进一步完善了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构成,并为小麦品质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提供了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23.
21世纪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符合国家利益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 3 0 0 0万 hm2 左右 ,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 1 /4。近年来 ,我国小麦生产连年丰收 ,然而优质专用小麦尤其是强筋优质小麦严重短缺 ,大量依赖进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相似文献   
24.
矮秆大穗多粒小麦亲本百泉3380和郑州86115与6个小麦品种(系)组成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表明,百泉3380和郑州86115的矮秆性和多粒性的一般配合力高,宜作为小麦高产、超高产杂交育种的矮秆大穗多粒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25.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以8个小麦杂交F1代为供试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噻重氮苯基脲(thidiazuron,TDZ)探讨其对小麦花药培养的作用。结果表明,TDZ的作用与添加剂量及小麦基因型密切相关。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TDZ对基因型中麦875/郑豫麦043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但对兰考198/黄明118、郑麦7698/西农979以及天禾7号/0836H-3则具有正向促进作用。TDZ的最佳添加剂量为0.05mg·L-1,可显著提高3个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产率,其中兰考198/黄明1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产率最高,分别达到25.1%和8.7%。同样,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剂量的TDZ,对4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分化均表现正向促进作用,TDZ的适宜浓度范围为0.5~1.0mg·L-1,以添加0.5mg·L-1的处理表现最优,能够显著提高绿苗分化率和绿苗/白苗比率;基因型兰考198/黄明118的绿苗分化率和绿苗/白苗比率最高,分别达50%和1.87。研究还表明,在诱导培养基或分化培养基中添加TDZ还能够促进绿苗增殖,提高单倍体自然加倍效率。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小麦花药培养技术的优化,进而提高花培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6.
从郑麦8998的选育思路谈小麦常规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郑麦 8998的育种思路育种目标的制订 产量 75 0 0kg/hm2 左右 ,有足够的抗寒能力 ,半矮秆 ,抗倒伏 ,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白粒 ,千粒重 4 0g以上 ,成熟落黄好 ,子粒饱满。亲本材料选配 根据杂交组合亲本组配互补的原则 ,选用产量潜力大 ,但后期落黄不好、稳产性差的豫麦16号 (原名郑州 792 0 1)作为高产骨架 ,与成熟落黄好但熟期偏晚的山农 2 15 95 3进行初次杂交 ,然后再与丰产稳产、适应性广且条锈病免疫的豫麦 13进行复合杂交。扩大后代的种植规模 由于郑麦 8998是一个重点复交组合 ,F1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因此 ,在后代处理…  相似文献   
27.
四个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抗性标记有效性的验证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熟期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灾害, 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本试验利用已报道的4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 即STS标记MST101、STMS标记wmc104、QTL位点Xgwm155与Vp1B3, 结合穗发芽率分析,对95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和历史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进行筛选, 旨在从中筛选出抗穗发芽品种, 并对这4个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进行比较, 筛选出可用于种质资源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高效分子标记。结果表明, Vp1B3和Xgwm155与穗发芽抗性相关, 而MST101和wmc104与穗发芽抗性无关。比较而言, Vp1B3更能有效地用于筛选穗发芽抗性品种, 但将Vp1B3和Xgwm155结合起来筛选抗穗发芽小麦品种, 会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28.
本文简述了匈牙利的小麦生产及育种情况,重点介绍了匈牙利农业研究所的小麦育种体制、小麦育种方法以及在小麦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我国的小麦育种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优质小麦育种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献林 《作物杂志》2002,18(2):45-47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90万hm2 以上,总产160多亿kg,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各省市之首。近年,随着小麦逐年增产,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一方面全省小麦大量积压、调销不畅且价格偏低,国家财政补贴数额加重;另一方面国内和省内生产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的小麦则主要依靠进口。鉴此,国家及河南省于1999年相继出台了以优质麦为主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小麦优质优价政策,真正拉开了优质小麦生产的序幕。1 国内优质小麦育种的发展简况我国对强筋小麦的品质育种始于70年代,80年代初已有面包用小麦大面积种植。自此,一些育种单位开始了以品质改良为目标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30.
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生产发展对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栽培管理不到位,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使小麦抗逆性和抗病性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育种研究方向、育种目标及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