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玉米的科学育种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量只能叫做产量表现。那么它是由什么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呢?一个品种有一定的生产潜力(产量潜力或产量能力),只有满足该品种最适宜的条件时,由群体产量因素构成的产量能力才可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但在实际上,往往处在相对不利的条件下,这时品种又有对这种条件的适应能力。产量能力与适应能力构成一对矛盾,环境条件通过这对矛盾起作用,形成一定的产量表现犤2犦,即:根据这个理论,优良品种应该既有高的产量能力又要有强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提高品种的产量(表现)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产量能力,二是提高适应能力。品种的产量能力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2.
豫麦16(原郑州79201)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以郑州761为母本,以无芒7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高抗条、叶锈,中至高抗白粉病,品质优良,1989年被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定名为豫麦16,现为河南主要当家品种。豫麦16,1984~1985年参加洛阳市农科所新  相似文献   
13.
肥水运筹对不同筋类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连续2年的施肥和灌水试验,研究了肥水对强、弱筋小麦产量扣品质的影响,探讨了以群体调控为核心的节本增效技术。结果表明,强筋小麦的氮肥运筹以“前轻中重后补充”模式的产量、品质俱佳。在一定范围内,强筋小麦随施氮量增加,品质提高,弱筋小麦随施氮量增加品质下降,产量有所提高。强筋小麦的品质指标有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弱筋小麦不同灌水量处理间的品质差异不明显。因此强筋小麦要节本增效,应在底墒克足、一播全苗的基础上,不浇越冬水扣返青水,小麦全生育期灌水由3~4次减少为1~2次,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底氮用量,起身拔节期重施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豫麦70—36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国审小麦品种豫麦70号(内乡188)进行改良后选育的半冬偏春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经营。豫麦70—36多抗、广适,优质高产,一般亩产600kg左右,高产地块突破750kg,将成为我省新一代的当家品种。豫麦70—36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镉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给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品种保障,2003年对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2004年对鹤璧市卫河堤岸内侧土壤重金属检测表明,其土壤Cd含量为10.5mg/kg,严重超过国家标准(0.6mg/kg)。在此土壤环境下测定小麦植株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Cd的积累量因品种、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品种间籽粒Cd含量为0.102~0.168mg/kg,均超过国家标准(0.100mg/kg)。小麦各部位Cd积累大小次序为根〉叶〉茎〉鞘〉籽粒〉颖壳。  相似文献   
16.
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补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两年对温麦6号小麦的小区试验和高产攻关调查研究,提出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的几个群体质量指标,即最高叶面积系数为10.0左右,高效叶面积率70%以上,有效叶面积率95%以上,每公顷成穗在750×10~4左右,分蘖成穗率50%左右,抽穗期无效分蘖残存率在5%以下。同时对上三叶的叶面积和叶质量以及小麦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特点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于麦收前对河南省中产灌区麦田进行调查取样,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表明,播量、氮肥施用、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选用等是目前中产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选用具有高产潜力新品种的同时,控制播期播量,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分期施氮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28豫麦28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普8131系统选育而成,1993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豫麦28为春性,白粒(普8131为红粒),千粒重40克以上,晚播早熟,秆韧抗倒,比较抗病,落黄极佳。经河南省农科院实验中心、郑州...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施用及氮肥和浇水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拔节和开花期追氮结合浇水对产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水氮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子粒品质,开花期追氮对子粒蛋白质作用明显,药隔期追氮稳定时间最长,拔节期大量浇水显著降低稳定时间,开花和药隔期追氮结合浇水对子粒品质作用最大。产量和子粒主要品质(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表现最佳的结合点是拔节和开花期的水氮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2005年春季麦田管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麦播时由于底墒充足 ,天气适宜 ,河南省部分麦田播期偏早、播量偏大 ,加上 12月中旬之前气温偏高 ,全省小麦生长普遍较快 ,导致冬前旺长面积偏大 ,12月下旬以后 ,气温急剧下降 ,低温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历史少有 ,致使早播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针对这种情况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驻马店、周口、新乡、安阳、许昌、郑州等市、县 ,对全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麦田进行了多点考察、研究 ,并与当地技术人员一起认真分析、讨论 ,提出了“春季麦田管理必须分类管理 ,区别对待”等管理措施 ,现综合归纳如下。1 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