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雏鹅体质弱,羽毛还未丰满,抵抗力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必须人为给它创造一特殊环境,并加强饲养管理,这一过程称为“育雏”。育雏时间一般为10-15天,这一阶段在鹅生长发育过程中是最关键的。为了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2.
砖茶中氟的浸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结果表明,砖茶中全氟含量与水浸出氟含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砖茶的氟浸出量与煮熬(或冲泡)时间之间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曲线相关;砖茶的氟浸出量与煮熬(或冲泡)次数呈极显著的指数函数曲线相关;茶水比越小,砖茶氟浸出率越高,茶水比越大,砖茶氟浸出率越小;无论是煮熬法还是冲泡法,第一泡茶汤的氟浸出量占氟总浸出量的50%以上;而在相同的茶水比、相同的时间条件下,煮熬法的氟浸出量高于冲泡法15个百分点以上;建议在饮用砖茶时,适当增大茶水比,缩短煮熬或冲泡时间,甚至第一泡茶汤只作冲洗茶叶不饮,改传统的煮熬法为冲泡法  相似文献   
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名优茶需求量越来越大。据报道,1991年全国名优茶产量约28万t,1994年达到43万t[1],1996年又增至94万t,1997年继续上升,产量产值分别达105万t和41亿元[2]。我省的名优茶产量自1991年以来,每年以不低于44%的速度递增[3]。1998年我省的名优茶产量达24307t,产值达109亿元。名优茶的生产开发,不仅增加了茶农的收入,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从总体上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益,因此,名优茶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怎样建设和管理好…  相似文献   
44.
<正> 秋季是蚕种生产的主要季节之一。从我场来看,一般占全年蚕种生产的38—40%。但是,从1967年以来,10多年间,秋季由于蚕病的发生,每年都完不成任务。近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了秋蚕生产不稳定的特点,狠抓防病和增强蚕儿体质关键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了多糖水解酶粗酶液发酵生产技术及其对红碎茶加工的增质效应。通过稻草培养基加10%~20%副茶粉接种 AS3.3711或副茶粉培养基接种 HNT—1的固体培养,纤维素酶活性达590u/ml,果胶酶活性达580u/ml。所制红碎茶水浸出物增加2.8~6.98%,茶黄素相对增加18.4%~47.3%,品质化学鉴评增加5.55~7.12分,感官评分增加5~6分。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对不同鲜叶萎凋程度、不同发酵时间、不同干燥温度对多糖水解酶(PSH)制茶效应的影响研究,找出了酶法制茶配套工艺及技术指标。证验结果表明,将酶液在揉切前均匀喷雾加入萎叶,萎叶水分控制在68%左右,茶叶在制品发酵时间比常规制茶工艺延长15~45分钟,干燥采用先高温后低温方式能较好地协调外加酶促反应与茶叶自身内源酶酶促作用,发挥酶法制茶的增质效应,提高红碎茶品质。  相似文献   
47.
湖南省茶树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总结湖南省茶树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组0前言茶叶是湖南的大宗传统农产品,也是茶农收入、农业创汇及财税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我省茶园基础建设较差,品种混杂,管理粗放,又多急功近利,早采、重采轻培,茶树衰退严重,普遍呈现“三低”状...  相似文献   
48.
为了给全所茶园获得茶叶高产、稳产、优质的效果制定茶园土壤的改良和培肥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本所茶园土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多糖水解酶(PSH)成品酶和自产粗酶液的制茶小试及大生产试验,研究了红碎茶初制中外源多糖水解酶的增质效果,结果表明:外源多糖水解酶可使红碎茶水浸出物平均增加4.51%以上;茶叶素平均提高0.23%,其它品质成分也有所增加。外形色泽和颗粒明显改善,使感官评分增加5分以上,红碎茶正茶制率提高。  相似文献   
50.
茶叶品质与施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谓施肥,就包括化肥养分的调配、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肥方法、数量、时期等等。目前关于茶园施肥技术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它对土壤的影响,对茶叶产量的效果以及养分流失、茶树营养等方面。对于品质方面影响的研究,也有一些零星报导,但不系统。我们知道,要提高茶叶质量,除了茶树品种这个内在因素外,不外乎有三条途径,即从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和经营管理入手。在这三个方面,栽培上的意义更大,把握鲜叶质量关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但从栽培而言,与品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茶树的土壤营养。目前,补充和调节茶树营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