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4篇
  47篇
综合类   293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641.
在现代养猪业中,母猪的高繁殖能力是生产者追求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而母猪的体况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的体况是母猪营养供给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外许多规  相似文献   
642.
"辽白21号"为中晚熟大白菜品种,生长期81d左右。亲本‘S7-1’和‘S7-2’为大白菜品种"青帮河头"和"天津青麻叶"分别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不亲和系。该品种生长势强,群体植株整齐度高。外叶深绿,叶柄绿色。叶球为长筒舒心形,株高49.6cm,开展度59.0cm,球高41.2cm,球横径14.6cm,单株叶球重3.5kg,净菜率高达84.6%。经人工接种鉴定抗霜霉病和软腐病,高抗病毒病;每667m2产量8 540.00kg左右。适于辽宁省各地及山东、河北、吉林等省栽培。  相似文献   
643.
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DNA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对三角褐指藻DNA的伤害作用。结果表明,低剂量的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剂量的UV-B辐射则有抑制作用。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增加,三角褐指藻DNA损伤程度加剧。而UV-B辐射处理解除后,DNA的损伤可明显恢复。说明DNA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海洋微藻受UV-B辐射伤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44.
对粮食在6种不同储藏方式下的管理成本进行了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最经济的方式是风干装置金属仓储粮,然后依次为房式库、普通金属仓、通风金属仓、而露天座囤、露天码垛成本最高。风干装置金属仓对高水分粮食储藏风干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45.
几种养殖鲟鱼的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鲟鱼是一群大中型的经济鱼类 ,广泛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中 ,近代世界上尚存的约有 2 6种。古生物学工作者和鱼类学工作者根据古生代的志留纪到二叠纪的古棘鱼类化石及其体形结构的特点 ,推断它是现代硬骨鱼类的共同祖先 ,而鲟鱼类即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 ,可见鲟鱼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生物类群 ,因此有“活化石”之称。在有机体和生活环境相统一的生物演化规律支配下 ,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态适应和自然选择 ,现代鲟鱼具备了与大多数硬骨鱼所不同的性状和特征。鲟鱼类属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软骨硬鳞总目 ,鲟形目。鲟形目有三科 :…  相似文献   
646.
[目的]为了确定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及品质,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54 000、65 550、77 100株/hm23个密度以及0、142.5、285.0、427.5纯Nkg/hm24种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结果]在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氮素累积吸收量均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加施氮量,AE、RE、PFP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适度提高种植密度,RE、AE、PEP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产量与施氮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协同提高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吸收利用率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关键.[结论]适度提高种植密度且增加施氮量有利于膜下滴灌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量、利用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组合以77 100或65 550株/hm2、施氮量28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47.
对诸城市1981~2008年间的5种不同土壤类型(粗骨土、棕壤土、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养分变化及与冬小麦产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养分聚类明显。对小麦趋势产量与土壤养分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因子对趋势产量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与趋势产量关系显著,其次为速效氮;速效磷与其它养分因子的互作影响是趋势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磷肥的施用以及磷肥与其它养分的配比管理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8.
山东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山东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入手,对小麦旱灾、干热风、冷害等的指标及等级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小麦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做准备。  相似文献   
649.
施灌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氮素下渗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灌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氮素下渗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系统研究沼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深度对土壤表面的NH3挥发及土壤垂直剖面上的总氮、NH+4-N、NO-3-N下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施沼肥时,土壤表面的NH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的延续时间均随沼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水率、总氮和NH+4-N均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而NO-3-N可迁移至较深层土壤。底施沼肥时,NH3挥发累积量随着沼肥施用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施用深度为10 cm时便可有效减少沼肥的NH3挥发损失;同时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水率和总氮、NH+4-N、NO-3-N质量比的最高点均与沼肥施用深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0.
通过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性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为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鉴定提供依据。采用在室内用棉花黄萎菌孢子悬浮液对不同抗性的4个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ce)品种和10个陆地棉(Gossypiumhisutum)品种进行接菌,苗期发病后测定叶片s0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并与未接菌的对应品种叶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棉花黄萎病菌的诱导,棉花叶片中SOD活性比未接菌时下降,其中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降低幅度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MDA含量比未接菌上升,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增加远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棉苗叶片中POD、CAT活性在棉花黄萎菌的诱导下产生的差异比未接菌的酶活性差异要明显,对生理生化产物的测定效果比未接菌时测定的效果好。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棉花抗黄萎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