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专用缓释肥对紫色土稻田油菜苗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专用缓释肥对紫色土稻田油菜苗期农艺性状、成熟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四川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大田试验,以川油36为供试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设置习惯施肥、施用专用缓释肥450、600、750、900kg/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当专用缓释肥施用600和750kg/hm~2时,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总养分投入分别降低21.37%和1.71%,氮磷钾总养分投入量分别降低23.81%和4.76%,但油菜苗期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显著,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5.02%和6.81%,成熟期油菜籽产量分别增产5.56%和13.83%;专用缓释肥贡献率较习惯施肥分别显著增加20.45%和47.86%,氮、磷、钾综合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66.67%和76.47%。综上所述,在四川紫色土稻田油菜主产区,专用缓释肥的适宜施用量为600~750kg/hm~2,可在化肥减量施用情况下实现油菜增产。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讨四川盆地油菜-夏玉米两熟条件下夏玉米适宜播期,以‘仲玉3号’、‘蠡玉16’和‘成单30’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夏播播期,对玉米的倒伏状况、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籽粒品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播期、品种与播期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玉米根倒率、总倒折率、收获指数、产量和有效穗数,且播期对实际倒伏、收获指数、产量和有效穗数影响大于品种。品种显著影响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品种和播期均显著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淀粉和蛋白质的影响大于播期。四川盆地油菜-夏玉米模式中,油菜收获后夏玉米贴茬早播,有利于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兼顾高产和优质目标,5月1日至5月15日播种宜选用‘成单30’,晚播品种宜选用‘仲玉3号’或者‘蠡玉16’。  相似文献   
94.
项目对镇薯1号进行了5种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区普格县五道箐乡类似生态区域,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逐步增加,当施肥量达到1 05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商品薯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但是不显著;经济效益最高的是施肥量为1 050 kg/hm~2的处理。综合分析,试验区域及相似生态区域进行马铃薯生产,复合肥施用量控制在1 050 kg/hm~2左右,能获得较好收益。  相似文献   
95.
为筛选出适宜凉山州大春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药剂,在凉山州会理县内东乡崩崩山村通过对5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的防效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区域及相似生态区域防效较好、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3种药剂80%代森锰锌+10%氟噻唑吡乙酮、42%肟菌·戊唑醇、30%烯酰·密菌脂,为薯农在马铃薯生产中防治晚疫病选择药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97.
为分析旱地甘薯种植新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设置了蚕豆-有机甘薯旱地两熟新模式和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CK)大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较传统的小麦-玉米-甘薯模式原粮产量降低了78.47%~84.08%,但总产值提高了36.61%~49.46%,净产值提高了65.67%~87.38%,纯收益提高了3.64~4.64倍,劳动净产率提高了1.01~1.27倍。蚕豆-有机甘薯新模式在西充县及类似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全市共有52个乡镇。春马铃薯年播种面积达1.6万hm2,鲜薯总产量达52万t。2014年,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等项目支持下,万源市开展春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通过万亩示范片的引领和示范带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与测土配方施肥、阳光培训等项目有机结合,综合配套春马铃薯系列增产技术措施,取得了马铃薯666.67 hm2示范片平均鲜薯产量53.02 t/hm2,最高鲜薯产量60.99 t/hm2的好成绩。现将万源市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
川芋20是2002年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实生种杍C92.140XC93.154,2003年秋进行实生苗培育,品系编号为3-11-3,并经多年选育而成。中早熟,生育期71d,薯块卵圆形,皮色黄皮,浅黄肉。薯块干物质含量28.12%,淀粉含量20.79%,蛋白质含量1.83g/100g,还原糖含量0.65g/100g,抗坏血酸含量14.2mg/100g。平均产量1564kg/hm~(2)。适宜在四川省生态区的中山区及平丘排透水性好的壤土秋冬季节种植。  相似文献   
100.
施硫对不同筋力型品种小麦碳氮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植株C-N积累与转运规律和籽粒产量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硫处理提高了两品种成熟期单茎籽粒重和籽粒氮素的积累量和开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以及转运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重和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与不施硫对照(S0)相比,每1 hm2施20 kg纯S(S1)处理能明显提高两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两品种分别增产10.69%和9.78%,同时极显著地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大量施用硫肥(100 kg/hm2)处理的效果小于适量施用(20 kg/h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硫肥可以明显调节小麦植株C-N积累与运转,进而促进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淀粉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