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1篇
  19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山体滑坡是卧龙自然保护区常见自然灾害,多由山区大雨或地震灾害引起。利用样方法对11个卧龙自然保护区滑坡山体自然恢复5 a后的植被进行调查,并选取一个人工恢复样地为对照,研究滑坡区域次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先锋物种。调查区域内分布有植物44科103属119种,其中灌木29种,草本90种,包括卧龙植物普查未发现的新记录植物18种。被子植物在科、属、种数均占绝对优势。区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自然恢复早期的39科种子植物分属5种地理成分,以世界广布的科数量最多;同时对作为区系地理分类依据“属”的分析显示,98属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1种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数的90.91%,说明调查区域植被具有温带性质。自然恢复样地的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优于人工恢复样地,通过重要值计算确定不同自然恢复边坡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先锋物种,为卧龙未来滑坡山体人工植被恢复的本地物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2.
猕猴桃果实采后成熟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鲜食率极高的高档水果。近年来,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为此,总结和归纳了近几年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及其果实采后的主要保鲜技术,发现猕猴桃果实的成熟生理指标主要包含果实硬度变化、果实风味及颜色变化、乙烯代谢、成熟过程中的酶活性变化以及内含物含量变化等,果实的采后保鲜技术主要为激素保鲜、化学保鲜以及物理保鲜,这项研究将有利于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83.
施钾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施钾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在一定施钾范围内,春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90 kg/hm2后产量不再增加,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钾量(x)拟合,得出最佳施钾量为82.9~86.6 kg/hm2。施钾肥可提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积累总量、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施钾可提高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向子粒的转运量及转运率,施钾量30~90 kg/hm2范围内抽雄期养分积累量与子粒转运量和转运率呈正比,当施钾量超过9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转运出现负效应。钾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当季回收率以施钾量90 kg/hm2处理最高。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适宜施钾量为82.9~86.6 kg/hm2。  相似文献   
284.
10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山东省鸭群中新城疫病毒(NDV)的流行情况,对2007—2009年山东不同地区发病鸭群进行了NDV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10株鸭源NDV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0株鸭源NDV的致病指数MDT和ICPI测定结果分别为50.4~60.0和1.66~1.78,表明10株分离株均属强毒株。致病性试验显示,3株代表毒株对不同日龄雏鸭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70%~100%和20%~70%。对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相对于基因Ⅰ~Ⅵ型NDV,10株鸭源NDVF蛋白存在较大变异,这些变异主要集中在1—30、101—124、479—494和509—516 aa处,且在52、71、176、272、314、402和489位出现了与近几年流行毒株一致的氨基酸替代。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0株鸭源NDV之间同源性在95.8%~99.9%,与2000年以来国内外分离的基因Ⅶ型NDV同源性较高,在95.7%~99.8%,与传统LaSota、F48E9同源性较低,为83.8%~90.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均属于基因Ⅶd型。此外,10株鸭源NDV还具有大多数鹅源NDV所特有的973位和1 249位RsaⅠ位点。上述结果表明基因Ⅶd型NDV是造成我国鸭群近年来发生新城疫的主要病原,鸭源NDV很可能源于早期的鹅源NDV。  相似文献   
285.
曹彬  杨建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67-169
渭南市"一村一品"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初具规模优势的各种类型产业基地。通过对"一村一品"发展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86.
根据2006年7月对岷江上游部分水电站弃渣场的调查,统计分析各渣场现有堆渣量与设计堆渣量的差值,从而得出各渣场流失量与堆渣量的比值,即为流弃比;分析流弃比产生的原因和组成,提出岷江上游地区以石料为主的临河型渣场流弃比取值范围,为以后该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的同类型渣场的水土流失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7.
产地符合一定条件、生产符合一定规范、产品符合一定标准、认证符合一定程序,取得合法环境及品质优良特征标志的农产品叫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既要有优质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又要有健康安全的环境品质,这种特殊性也就是无公害农产品的商品特殊性。果蔗口味清甜甘美,其蔗汁具清热、解毒、醒酒、提神、利尿等诸多功效,不仅含有人体需要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20多种氨基酸及大量的酶、矿物质等营养,为此极受人们喜爱。但果蔗生产的无公害化落后于其它果品,这大大限制了果蔗生产的发展。要稳定和扩大果蔗消费市场,必须保证商品果蔗既营养又安全,有了市场,才能提高蔗农的植蔗积极性,有效地扩大面积,使农民增收,最终实现果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8.
刘向娜  杨建 《河北农机》2019,(6):114-114,120
如何进行论文写作是每一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功课。好的论文不仅要有好的架构,还要有深邃的思想,深邃的思想需要多读书、多思考来锻炼;好的架构需要通过思考提出值得研究并且具有意义的问题,并进行富有逻辑的论证,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只有这样的论文才具有阅读价值,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289.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新时期消费的潮流和市场走向.产地符合一定条件、生产符合一定规范、产品符合一定标准、认证符合一定程序,取得合法环境及品质优良特征标志的农产品叫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290.
<正>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及日渐成熟,新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工具的一种重要选择,为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需投入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满足供需关系,这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网格化规划原理规划布局充电桩,既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布问题,还可以同时起到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