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红 《农技服务》2014,(11):68-68
通过对农用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田间肥效对比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作物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存在的对数函数关系,且相关方程显著,相关系数较高,证明小区域建立指标体系增加了方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
以图们江中游湿地生态安全为出发点,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能充分反映图们江中游湿地的生态安全的10项指标,构建了图们江中游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3s技术为分析工具,对TM/MSS影像进行解译并获取1976、1990、2000和2010年4个年份的指标数据,并运用AHP确定指标权重;使用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模型对各个指标进行单指标评价,用综合评价法对图们江中游4个年份的湿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得到1976年生态安全值为0.665,湿地生态系统较安全,而1990、2000、2010年生态安全值依次为0.570、0.432、0.333,系统处于预警状态,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该区湿地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建立了湿地生态安全预测模型。经验证,模型精度较高,可对图们江中游湿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研究。最终预测了图们江中游未来40年的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趋势,预测值分别为0.3011、0.2856、0.2136、0.1865,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中度预警及严重预警状态,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急需对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63.
玉米耐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玉米生产中耐密的重要性,并以郑单958为例,分析了耐密新品种选育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密植增产的机理.提出选系基础群体起点要高,群体要大;自交系选育过程中,要高密度种植,增加选择压力,选择合理的耐密株型;根据杂种优势模式组配杂交种,实现定向组配;多地点、多年份、高密度地进行品种鉴定试验.同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64.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地形图、Corona影像、TM影像和Alos影像数据,通过提取图们江下游1960,1986和2009年的湿地信息,对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的分布状况、景观格局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湿地面积的变化,包括水田、水库等在内的人工湿地面积显著增加,而包括沼泽、湖泊、河流在内的天然湿地面积不断降低;2)湿地类型的转化,大量的天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和非湿地,而大面积非湿地转化为水田;3)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图们江下游湿地景观斑块个数、景观破碎化指数及景观均匀性指数增加,而平均斑块面积、景观多样性指数在减少;4)人文因素是该地区天然湿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以农业活动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5.
opaque2突变体材料是最常用的高赖氨酸玉米供体。对已获得的郑58/o2近等基因系研究表明,胚乳发育不同时期22-kDα-醇溶蛋白的积累均明显低于郑58。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α-醇溶蛋白家族基因Z1A、Z1B、Z1C和Z1D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郑58。郑58/o2胚乳发育不同时期Opaque2基因均正常表达。测序分析发现,郑58/o2中o2基因ATG后713 bp处缺失10个碱基,ORF预测Opaque2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针对突变缺失位点开发基因内分子标记o2-indel-1,利用该标记进行回交转育,结果表明,o2-indel-1与o2突变表型完全连锁,错选率为0。opaque2基因突变位点的解析有助于高效分子标记的开发,有效降低错选率,提高优质蛋白鲜食玉米多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66.
2001—2012年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生长季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近年来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其与生长季(6—9月)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的关系,统计了2001—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夏玉米总产、单产和种植面积,同时利用河南省不同纬度18个台站2001—2013年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分析了夏玉米生长季6—9月不同气象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年来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干旱、渍涝和风灾;玉米总产的增加主要在于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单产水平一直处于5550 kg/hm2;玉米生长期,特别是灌浆期(8月)遭受阴雨寡照(低温)、高温干旱是造成玉米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倒伏导致减产主要是在玉米灌浆中后期(8—9月)遇到大风灾害性天气。加强在玉米抵御自然灾害性天气能力方面的研究,是提高玉米单产和全面提升玉米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光合增效剂的最佳喷施浓度。以‘郑单958’为材料,连续2年试验,比较不同浓度光合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675 g/hm2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增产最高,达10.85%。喷施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能够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高幅度达9.5%;能提高灌浆后期叶片SAPD值,增强叶片保绿性和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由此得出,光合增效剂在夏玉米上的最适喷施浓度为675 g/hm2。  相似文献   
68.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提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认为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并就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9.
不同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化学组成、抑菌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枝为原料,采用干馏法分3个温度段收集苹果枝木醋液.用GC-MS法分析各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有机成分,并对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温度段苹果枝木醋液的化学组成不同,含量差别较大,低温度段(100~200 ℃,AP_1)中检出45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1.26%,其中酚类含量为51.33%,有机酸酸含量为18.50%,酮类含量为8.98%,呋喃类含量为7.23%;中间温度段(200~310 ℃,AP_2)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5.35%,其中酚类含量为24.69%,有机酸酸含量为40.05%,酮类含量为7.52%,呋喃类含量为12.81%;高温度段(310~500 ℃,AP_3)检出47种物质,占整个出峰面积的93.00%,其上述物质含量依次为34.66%,28.37%,12.49%和6.93%.有机酸在中间温度段木醋液中含量最多,酚类在低温度段含量最多.3个温度段的苹果枝木醋液均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其抑菌活性顺序为AP_2>AP_3>AP_1,AP_2的抑菌活性最强,且与AP_1和AP_3的差异显著,其中对植物病原菌的EC_(50)为2.43~5.27 Mg·mL~(-1);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AP_1>AP_3>AP_2,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AP_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均高于抗坏血酸和BHT.初步分析AP_2较强的抑菌活性和AP_1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与其中高含量的有机酸和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0.
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组样品同时采用染料结合法(DBL法)、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LS)和氨基酸分析仪法对赖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一步对其中一组样品用赖氨酸添加法对染料结合法和茚三酮显色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在两组样品的赖氨酸含量测定大小之间趋势相同,即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染料结合法>氨基酸分析仪法。在赖氨酸添加实验中,茚三酮显色法测得添加工业赖氨酸的混合样品赖氨酸含量的增加值基本与赖氨酸的添加量相当,染料结合法对3个处理测试结果赖氨酸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