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芦笋又名龙须菜,多年生宿根植物,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名贵蔬菜,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定陶县蔬菜办大力推广出口芦笋无公害栽培种植,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当地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生命周期理论是评价产业环境影响的重要理论方法,也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文中结合国内“低碳旅游”的兴起和碳足迹概念的提出,应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旅游活动的周期性特征,构建旅游者碳足迹生命周期分析模型(TCF-LCA),并以河北野三坡风景区旅游者为例,对旅游者碳足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旅游者碳足迹生命周期(TCF-LCA)分析模型可以较好的测度和比较分析旅游者在特定旅游活动“周期”的碳足迹水平.这种理论框架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指导旅游者低碳旅游方式的选择.同时它对于指导低碳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建设和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等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3.
5种主要农作物DNA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小麦、大豆、高梁,水稻的种子和幼苗的4种处理组织为材料,利用碱煮法对DNA提取程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DNA提取程序。该程序提取的DNA可用SSR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质量良好,并且能满足这5种常见作物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人和动物患病。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验,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明确实时荧光PCR法在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中的最低检出限以及在不同食品类型中的检出效率,对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最低检出浓度进行了摸索与验证,对人工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豆粉、饼干、生菜、猪肉4种食品,在不同培养时间点取样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同时与国标法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可在快速检测中应用,但因其死菌可以产生假阳性问题,而国标法检测可以分离得到污染菌株用于后续研究,因此,建议对于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阳性的样品用国标方法复检确认。  相似文献   
105.
在特定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霉菌易产生霉菌毒素。玉米在生长、收获、储藏、运输等环节均易感染霉菌,污染的玉米常常含有超过一种生物毒素。霉菌毒素是引起玉米霉变的主要风险因子,我国玉米饲料存在多种霉菌毒素污染隐患。介绍了玉米生物毒素污染产生原因和类型,并提出了预防玉米生物毒素产生的措施,以降低玉米和玉米饲料霉菌感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6.
张瑞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69-2671
随着京津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快速上升,许多人在经历了长线游的辛苦之后,开始喜欢上了短线的农家游。对常州村乡村旅游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详细分析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旅游的深度开发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参考,并实现常州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一、不出苗丝瓜播种后,种子不出苗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种子质量差和育苗环境条件差。如果种子失去发芽力或带菌,均可影响正常出苗;同时若苗床温度、湿度条件恶劣,超出种子发芽所能承受的范围,也将影响种子的发芽出苗。对策:生产中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购种要到正规种子销售部门,选择质量有保障的种子,并在播种前做发芽试验,选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好的种子,带菌的种子一定不要用。二是尽可能优化  相似文献   
108.
介绍柘城县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小麦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为挖掘优质粳稻品种资源,探求优质粳稻米品质指标最佳值,采集750批次国内外优质粳稻米进行品质分析,并对其外观品质、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粳稻米品质总体较好,各指标中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食味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食味值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得出,优质粳稻米品质指标适宜值为:垩白度0~2%,蛋白质含量6%~8%,直链淀粉含量16%~18%,胶稠度80~86 mm,水分13%~15%。  相似文献   
110.
1989~1993年利用当地主要致病菌──禾生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新鲜菌剂,采用伤根法对436份自交系和53份杂交种进行了人工接菌试验及其杂交种与自交系间抗性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亲缘的姊妹系对玉米茎腐病的抗性表现基本相同,利用含有一个高抗亲本的二环材料不一定能选出高抗新品系来,而应用含有两个抗病亲本的二环材料却易育成高抗系;玉米自交系对茎腐病的抗性与对其它病害的抗性无“拮抗”作用,杂交种F1代对茎腐病的抗病指数一般表现出优于其双亲平均抗病值;杂交种F1代对茎腐病的抗感病性多趋向于母本的抗感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