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6篇
  4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孝顺竹组培苗增殖培养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孝顺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以及接种方式等对孝顺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孝顺竹增殖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活性炭1 g/L;对孝顺竹组培苗进行埋节处理可以提高增殖系数;同时孝顺竹组培苗去除顶梢后伤口下部竹节增大,有利于出现不定根,也可以提高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142.
本试验以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天红2号/冀砧1号/八棱海棠、天红2号/冀砧2号/八棱海棠为材料,研究SH40、冀砧1号、冀砧2号中间砧4个入土深度(0、10、20 cm和30 cm)对树体生长及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H40、冀砧1号、冀砧2号中间砧随入土深度增加,树高、干径、枝展、主枝数、外围新梢长度、总枝量基本呈增加趋势。SH40入土10、20 cm处理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入土20 cm处理苹果酸含量显著低于入土30 cm处理;冀砧1号、冀砧2号入土20 cm处理单果重、果实纵径、固酸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分析认为,三种中间砧适宜入土深度,SH40为10~20 cm,冀砧1号和冀砧2号为20 cm。  相似文献   
143.
以‘金童6号’和‘金童8号’黄肉桃为试材,于花后60 d时套袋对果实进行遮光处理,研究遮光对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伴随果实成熟,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且3个采样时期套袋果实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不套袋的对照;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但未成熟期套袋果实低于对照,成熟期则显著高于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果肉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分析表明:在黄肉桃果实未成熟期,类胡萝卜素以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积累为主,表现出叶绿体合成途径特征;进入成熟期,有色体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占据优势,形成更为稳定的酯化类隐黄质和紫黄质,并且套袋果实中酯化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果实。此外,分子证据表明伴随果实成熟,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HDR(羟甲基丁烯基–4–二磷酸还原酶)、PSY1(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1)、PSY2(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2)、PD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和HYB(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在套袋和不套袋果实中均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值得注意的是,DXS(1–脱氧– 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PSY2和PDS基因在成熟期套袋果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而HYB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4.
‘保佳俊’是河北农业大学选育的桃新品系,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大久保’。为探讨不同品种(系)桃果实间糖分积累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酶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保佳俊‘和‘大久保’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后期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分积累与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桃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山梨醇含量最低;‘保佳俊’果实的4种可溶性糖含量在成熟期均极显著高于‘大久保’。在果实成熟期,‘保佳俊’的SS、SPS、AI、NI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久保’。相关性分析表明,‘保佳俊’果实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AI、NI酶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大久保’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间酶活性差异可能是‘保佳俊’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大久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5.
水分胁迫对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芬芬  张学英  孙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74-12576
[目的]研究轻度、中度及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对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抗旱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添加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水培方式,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5种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均呈下降的趋势。不同砧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同。[结论]在添加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水培条件下,苹果矮化砧木叶片的光合参数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6.
以1年生苹果矮化砧木‘9-3’为试材,研究了绞缢处理对压条新梢生根和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生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绞缢处理的新梢生根时间早于对照,且其生根率显著高于对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绞缢处理的新梢内IAA、ABA、ZR含量和IAA/ABA、IAA/GA_3、IAA/ZR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ARRO-1、ARF7和ARF19基因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在不定根发生始期,绞缢处理的新梢内IAA和GA_3含量及ARRO-1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不定根发生盛期,绞缢处理的新梢内IAA含量和IAA/ABA、IAA/GA_3、IAA/ZR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而ZR含量和ARRO-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7.
148.
苹果早熟品种果实易软化是影响其在生产中推广的重要原因,阐明其果实软化机理对于延长果实贮藏期,保持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藤木1号、XU2-5为试材,分析了果实软化过程中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速率、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果实硬度下降,乙烯释放速率升高,藤木1号的乙烯释放速率显著高于XU2-5;两品种(系)的MdACS6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基本一致,前期基因相对表达量较低,之后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随着果实成熟藤木1号果实的MdPG1基因相对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在盛花后100 d达最高,而XU2-5则表现为盛花后80~90 d基因相对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在盛花后90 d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酶活性则在盛花后100 d达最高。盛花后80~85 d两品种(系)的PE活性与MdPE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高趋势,此时酶活性达一高峰,盛花后90~100 d,两品种(系)的MdPE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而PE活性逐渐升高;两品种(系)的LOX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盛花后85 d,XU2-5的MdLOX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峰出现在花后85 d,而藤木1号的MdLOX基因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最高值出现在花后100 d。综上所述,采取措施调控基因的表达可能可以有效调控果实软化。  相似文献   
149.
为探索和解决上海地区柑橘原主栽品种"宫川"采收上市过于集中、品质不稳定、综合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在上海市崇明区进行了"春见"等16个柑橘新品种的试栽,并对新品种的物候期、经济性状、果实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美人""春见"、美国糖橘和"沃柑"等新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与"宫川"相比,"红美人"囊衣极薄,化渣性极好,风味鲜甜浓郁,"春见"风味浓郁,美国糖橘、"沃柑"酸味明显,肉质细腻,这些新品种可视实际需要与"宫川"搭配种植,以丰富上海地区柑橘类鲜果品种和延长柑橘供应期。  相似文献   
150.
以抗轮纹病苹果砧木J35-8的茎尖为试材,通过筛选合适的培养基,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苗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35g/L、琼脂6.2g/L,适宜启动培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 1.00mg/L+NAA 0.05mg/L;适宜增殖培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 1.0mg/L+NAA 0.050mg/L,增殖系数可达到每4周8.50倍;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15g/L、琼脂6g/L,适宜组培苗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IAA 1.0mg/L+IBA 0.3mg/L,生根率达92.68%以上,每株苗平均生根9.35条,移栽成活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