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1篇
  2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新梢嫩叶和残存花萼表面的糖组分与设施桃灰霉病诱发的关系,研发喷水冲洗的方法对桃灰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新梢嫩叶和残存花萼表面的可溶性糖是导致桃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喷水冲洗方法抑制了桃灰霉病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残留的设施桃灰霉病绿色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2.
简述了甜樱桃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病毒病对甜樱桃栽培的影响,介绍了4种在甜樱桃生产中为害比较严重的病毒病害,描述了其在田间的表现症状、传播途径,并提出了樱桃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3.
松黄叶蜂在陕西主要为害油松,1年1代,以卵在油松针叶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幼虫孵化,5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以预蛹在地面枯枝落叶层中越夏,有滞育现象。在郁闭度较小的中、幼林中发生危害严重。新发现5种茧期寄生蜂,即尖胸青蜂、翠金小蜂、邻凹姬蜂、恩姬蜂和田猫姬蜂,茧期寄主率高达40%,且以前两种为优势种。加上捕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对松黄叶蜂茧的致死率为48.7%-64.0%。用1.5%甲敌粉粉剂,3.75kg/hm^2防治叶蜂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4.
为草木樨在养猪业中的利用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选猪30头分4组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浸泡组试猪,免受中毒性侵害;不处理组试猪,受到慢性中毒性侵害:1%石灰水组试猪,饲喂效果不佳,营养状况较差.故得出结论:水浸泡草木樨的脱毒效果良好,方法简便易行,是目前预防“草木樨中毒病”的有效方法,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淮北地区中大穗型玉米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密度试验 ,采取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了淮北地区中大穗型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空秆率、穗粒数、千粒重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密度在 5 .2 5万~ 6 .0 0万株 /hm2 均可获 90 0 0 .0kg/hm2 的产量 ;在密度≤ 6 .0 0万株 /hm2 的情况下 ,空秆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幅度小 ;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增高 (r=0 .8773 ) ,抗倒伏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6.
鸡输卵管组织特异性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为了实现外源基因在鸡(Gallus gallus )输卵管上皮细胞内的特异性分泌表达,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了鸡溶菌酶基因的450 bp的cDNA片段,该片段保留了5ˊ端信号肽编码序列。将该片段插入到含有1.2 kb卵清蛋白5ˊ调控序列的特异性表达载体pOVA-GFP中,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形成融合基因,使融合蛋白具有分泌功能。新构建的分泌表达载体pOVALG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和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系SHZ-88后,成功地检测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采用石英砂培养方法并去除或保留分蘖,研究了旗叶期缺磷对大穗型小麦CA9325和多穗型晋麦2号(JM2)生长后期旗叶光合和蒸腾速率、干物质和磷在体内分配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⑴旗叶期缺磷一段时间后降低小麦旗叶的光合和蒸腾速率。不同供磷水平下,去蘖使小麦旗叶光合和蒸腾速率大都高于同期未去蘖的;⑵旗叶期缺磷几乎导致两品种所有器官和整株干物质和磷的积累降低,去蘖的小麦籽粒干物质和磷总量占整株的比例均高于未去蘖的,说明缺磷促进小麦各营养器官的磷向籽粒转移;⑶主茎干物质和磷的积累以CA9325高于JM2,而JM2则以分蘖占优势,这与JM2分蘖数较多有关;⑷ 不论供磷还是缺磷,未去蘖的CA9325籽粒产量低于JM2,而去蘖后则相反。不同库容量的CA9325千粒重和籽粒磷含量均高于JM2。全生育期供磷条件下的磷吸收效率,以未去蘖的CA9325显著高于JM2,去蘖后两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8.
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连续两个生长季进行了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渍水冬小麦不同小穗位、粒位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影响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显著影响穗部结实特性,主茎穗结实特性优于分蘖穗。全部基施的氮肥运筹方式较基肥50%+拔节肥50%和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的运筹方式显著增加了不孕小穗数,降低结实小穗数和结实粒数,2008—2010两年度全部基肥运筹方式较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氮肥运筹方式处理不孕小穗数分别增加25.5%和29.8%,结实小穗数均降低5.7%。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分蘖穗结实特性影响大于主茎穗,渍水逆境显著增加不孕小穗数,较对照处理,2008—2010两年度,不孕小穗数分别增加10.6%和4.6%;结实小穗数分别降低2.8%和1.4%。孕穗期渍水降低主茎穗结实4粒的小穗数比例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数的比例及第3、第4粒位籽粒粒重和第3、第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提高孕穗期受渍小麦主茎、分蘖穗结实小穗数和粒重,增加主茎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的比例和结实小穗第3、4粒位的粒重,提高第3、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减少不孕小穗数,进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经济产量。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有利于减轻孕穗期渍害对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红丰11是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为进一步扩大该品种的推广范围,2001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2005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  相似文献   
90.
氯化铵中氯的硝化抑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盆栽试验 ,在种与不种作物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氮肥品种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 ,氯化铵中氯离子的硝化抑制效应及其对玉米营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氮肥品种在土壤中硝化作用大小为 :尿素 硫酸铵 氯化铵 ;氯化铵与尿素或硫酸铵配合施用能明显降低其氮素的硝化作用。氮素的硝化率与土壤含氯量呈显著负相关 ,氯化铵中氯能抑制氮素硝化作用 ,其硝化抑制效应强弱与氮肥品种和作物生长有关 ,氯对尿素的硝化抑制作用大于对硫酸铵的作用。不种作物时 ,氯化铵中氯的硝化抑制效应稳定且与双氰胺相当 ;种玉米促进了氮素的硝化作用。随着玉米生长及其对氯的吸收 ,氯的硝化抑制效应逐渐降低。硝化作用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玉米苗期生长 ,玉米吸收NH4+-N与NO3--N需要一定比例。本试验条件下 ,玉米吸收土壤NH4+-N与NO3--N的最适比例为 1∶0.7~ 1∶1。合理配施氯化铵能调节土壤中NH4+-N与NO3--N的供给比例 ,提高玉米苗期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