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草莓的丛芽诱导及生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S培养基基础上,以不同激素配比对草莓优良品种美国童子一号进行了丛芽诱导及生根壮苗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S BA1.6mg/L NAA0.2mg/L丛芽诱导效果显著,诱导增殖率较高;培养基1/2MS IBA0.0mg/L适宜草莓的生根壮苗。  相似文献   
42.
安徽省番茄灰霉菌抗药性测定和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安徽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的抗性。结果表明,田间有BSDSNS、BSDSNLR、BSDSNHR、BHRDSNS、BMRDLRNS、BHRDLRNS、BHRDLRNLR7种抗性类型,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具有抗性的菌株分别占试验总菌株数的28.3%、20%和73.3%。  相似文献   
43.
为蓰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分别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取高质量的矮牵牛RNA,采用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方法和CTAB法、SDS法分别提取矮牵牛组培苗RNA。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TAB和SDS方法相比,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的总RNA电泳条带完整、纯度较高,是较为理想的提取矮牵牛总R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秋水仙素对蝴蝶兰试管苗叶切片胚状体发生期的化学诱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蝴蝶兰试管苗叶片为材料诱导多倍体。【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蝴蝶兰试管苗离体叶片进行诱变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时间类原球茎形成及苗再生的效应,比较二倍体和多倍体试管苗的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结构特征,并对多倍体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进行鉴定。【结论】秋水仙素对蝴蝶兰离体叶片类原球茎的形成及其再生苗产生较大影响,较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较长,形成类原球茎的叶片比率及再生苗数减少明显,但多倍体形成的比率相对较高。多倍体苗叶片表面粗糙、叶片厚实、植株较矮,生根数少而粗短。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气孔结构与二倍体差异大,细胞核明显较大,染色体加倍。  相似文献   
46.
外源激素、芽苗数及大小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进行了外源激素、芽苗数和芽苗大小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类细胞分裂素6-BA(6-苄基腺嘌呤)和Ad(腺嘌呤硫酸盐)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作用差异较大.与0.2 mg/L的生长素a-NAA(a-萘乙酸)配合使用,6-BA质量浓度在2.0~4.0 mg/L的培养基较适合文心兰试管苗的增殖,晟大增殖系数可达7.27,苗生长健壮,叶色鲜绿,适合进一步生根移栽;Ad在1.0~6.0 mg/L的范围内增殖系数较小,苗生长缓慢、矮小,但有形成丛生苗的倾向;以2.0mg/L的6-BA和1.0mg/L的Ad组合使用,易形成丛生芽苗且苗体相对较小,增殖系数也较高;接种单株小苗较大苗易形成丛生芽苗;接种2株连体小芽苗,全部能形成丛生芽苗,增殖系数可达10.07,适合于进一步增殖使用.MS培养基添加2.0 mg/L 6-BA,1.0 mg/L Ad及0.2 mg/L a-NAA,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接种2~4株长1.5~2.5cm连体芽苗,可建立高效的文心兰试管苗丛生芽增殖体系.  相似文献   
47.
以彩色辣椒子叶为外植体,在6-BA与IBA、NAA的不同激素组合的MS无机物 B5有机物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结果表明:在子叶不定芽分化上,6-BA IBA组合要明显优于6-BA NAA组合;在诱导20d后,有7种不同组合的不定芽分化频率能够达到100%,其中以6-BA4.0 IBA2.0的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48.
甜叶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菌繁殖体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芽分化和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的移栽等方面综述了甜叶菊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甜叶菊组织培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文心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文心兰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芽诱导、增殖、生根壮苗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处于原芽期的花蕾是诱导丛芽的较好材料;适合花原芽诱导丛芽的培养基是MS+6-BA 4.0 mg/L+NAA 0.5 mg/L+3%蔗糖,适合丛芽增殖成苗的培养基是Ms+6一BA 2.0~4.0 mg/L+NAA 0.5 mg/L+3%蔗糖,适合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2%蔗糖。  相似文献   
50.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技能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介绍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加大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实验教学全过程多层面考核标准与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