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果农对施肥次数比较困惑的现状,开展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采用农民传统施氮量N 400 kg/hm2作为固定水平,根据菠萝生长阶段,设计缓慢生长期1次性全部施入, 缓慢生长期和加速生长期2次均施, 缓慢生长期、 加速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3次分别施N 80、 200和120 kg/hm2, 缓慢生长期、 加速生长期、 快速生长期和催花前4次分别施N 80、 70、 150和100 kg/hm2 4个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研究了大田种植条件下分次施氮对果重、 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2次以上可显著提高菠萝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片和植株重量,提高菠萝单果重和产量,且随着分施次数的增加,菠萝的单果重和产量均有升高的趋势。施肥2次以上,单果增重达10%以上,分4次施肥比1次性施肥显著提高单果重和菠萝产量。但对果实的品质而言,随施肥次数增加,可滴定酸、 含糖量和Vc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Vc含量下降最为明显,降幅可达14%~26%。因此,如果要提高菠萝产量,氮肥最少需要分2次施用,而要保持较好的品质,施肥次数不要超过2次。  相似文献   
42.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中国菠萝主产区冬季菠萝生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各调查点菠萝光头果的比例有所上升,广西那马镇光头果比例最高,为32%;其次为广东湛江,比例为28%;光头果比例最小的为海南万宁龙滚镇,为15%。分析发现形成菠萝光头果的主要原因为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此提出科学施肥、控制激素的滥用、防寒保果以及调整生产周期等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43.
对皇家嘎拉穗进行了田间简易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贮藏的接穗到次年7月份每枝条上除梢部3、4个芽萌发外,其余芽子均未萌发。用于嫁接,成活率可达98%,成苗率可达85%,嫁接效果明显优于用当年新枝做接穗的嫁接。该方法对果园简易贮藏接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菠萝育苗、生产管理等方面技术.  相似文献   
45.
菠萝无刺卡因和巴厘杂交F1的苗期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刺卡因类菠萝品种无刺卡因和皇后类菠萝品种巴厘的杂交F1群体120个单株幼苗为材料,进行叶缘类型、茎粗和最长叶的叶长、叶宽、刺长、刺间距等表型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无刺卡因×巴厘杂交后代群体幼苗叶缘有刺和无刺表现出符合孟德尔规律的1∶1分离,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而幼苗茎粗和最长叶的叶长、叶宽、刺长、刺间距等性状呈连续性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其中最长叶的叶长、叶宽及茎粗3个性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刺间距与刺长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菠萝寒冻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菠萝是世界四大热带水果之一,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早在1558年前就已引入。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四大菠萝主产国之一,仅次于泰国、菲律宾、巴西。我国菠萝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但以广东、海南为主,尤其是广东省湛江市最多,栽培面积约50万亩,占全国菠萝种植面积的50%左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4例患羊球虫病的患羊进行临床检查、粪便检查、虫体检查,4例患羊均确诊为羊球虫病,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给药等方式治疗,4例患羊均康复。此次患羊的诊断及治疗为养殖户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广泛分布在植物的基因组中,具有丰富的DNA变异形式。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开发的标记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分子标记。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ARMS)是一种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型基因分型技术,具有通量高、准确性高、成本低和耗时短等优点。因此,建立高效、简便可行的PARMS分型技术对菠萝种质资源的鉴定、基因定位的开展以及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3份表型差异显著的菠萝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130份菠萝种质资源的重测序数据分析结果,设计特异引物SNP31。结果显示,SNP31可将菠萝种质资源进行较好地分型,可用于后续反应体系的优化。为了建立适用于菠萝的PARMS-SNP分型体系,对PARMS的反应体积、引物浓度、DNA的提取方法和DNA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体积、引物浓度以及DNA的浓度均能影响基因型信号点的荧光信号值。在较大或较小的反应体积下基因型信号点的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