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1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607篇
林业   1697篇
农学   988篇
基础科学   1068篇
  1033篇
综合类   7063篇
农作物   966篇
水产渔业   779篇
畜牧兽医   3989篇
园艺   1349篇
植物保护   440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919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754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511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对云瑞系列甘蔗亲本及组合的优劣进行评价,为加速云南甘蔗野生资源利用,提高种质创新水平,合理利用云瑞系列亲本选配杂交组合和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用28个云瑞系列亲本与36个国内外引进亲本进行杂交,获得65个杂交组合,采用家系试验评价方法,分析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结果]母本、父本及组合对杂交后代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均达显著以上水平.母本、父本和组合对后代的遗传力贡献表现为组合(66.39%)>母本(59.89%)>父本(51.59%),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有效茎数>茎径>锤度>株高;母本对F1代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等性状的遗传力贡献分别为51.28%、65.63%、68.95%、53.71%,父本的贡献分别为19.72%、66.42% 、78.13%、42.07%.云瑞系列亲本用作父本时产量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高于用作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根据特殊配合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可将28个云瑞系列亲本及衍生的65个组合分为高产高糖类、高产类、高糖类及表现较差不适宜用作品种选育等4种类型.[结论]云瑞系列亲本与其他系列亲本杂交时适合用作父本,而不适合用作母本;筛选出的高产高糖类、高产类、高糖类云瑞系列优良亲本及组合具有一定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选育适合露地爬地栽培和大棚立架栽培的四倍体西瓜新品种,提高广西西瓜产业竞争力。【方法】于2008年利用四倍体西瓜403作母本,四倍体西瓜JL作父本,配组选育四倍体一代杂交种兴桂六号,2009-2010年,连续两年进行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2011-2012年,连续两年进行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结果】兴桂六号全生育期春造90-100 d,秋造65-80 d,果实发育期29-35 d。单果重3.5-4.5 kg,果实圆形,表皮深绿覆盖墨绿条带,有光泽,皮厚1.0-1.2 cm,耐贮运。果肉大红色,剖面光滑,纤维黄筋少,种籽少,汁多,质实、细密、清甜爽口,品质优,中心含糖11.5%。2009-2010年,连续两年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81.3和34602.8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5.6%和13.7%。2011-2012年,连续两年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66577.5和63169.5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8.1%和15.0%。2012年广西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182.0 kg/ha,比对照增产10.8%;2010-2012年,露地爬地生产栽培示范试验平均产量32550.0-36585.0 kg/ha,比对照增产10.6%-15.5%;大棚立架生产栽培试验平均产量60178.5-63168.0 kg/ha,比对照增产12.6%-15.2%。【结论】四倍体杂交西瓜新品种兴桂六号适宜露地栽培和大棚立体栽培,在广西西瓜种植区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3.
地方优质鸡种以其良好的种质特性和发展前景,备受业界关注.本文以北京油鸡为例,通过对北京资源国家保种示范基地、北京百年栗园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和洼里乡居楼生态园的实地调查研究,探讨了北京优质油鸡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推广模式.针对北京油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摸清适合玉米的抗倒剂种类和喷施时期,以玉米品种新科19为材料,研究了5种抗倒剂(矮壮精、50%矮壮素、玉米小胖墩、矮丰·胺鲜乙烯利、玉米四宝)和5个喷施时期(七叶一心、八叶一心、九叶一心、十叶一心、十一叶一心)对新科19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抗倒剂较对照(喷清水)能明显降低新科19的株高、穗位高,缩短第3、5节间平均长度,增加第3、5节间平均茎粗,提高产量。其中喷施玉米四宝产量最高,分别比其余4种抗倒剂增产0.2%~0.9%;抗倒剂在玉米9片叶时喷施产量最高,比对照产量提高18.9%。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水稻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基因OsLEA5c 的抗逆性,利用 RT PCR技术从水稻中克隆到OsLEA5c的 cDNA。序列分析表明,OsLEA5c基因的读码框为456 bp,编码1个由1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蛋白分子量为16.55 kD,等电点为5.07。OsLEA5c蛋白的平均亲水系数(GRAVY)为0.020,为疏水蛋白。OsLEA5c蛋白的44-140位氨基酸残基形成 LEA_2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OsLEA5 c属于第5组LEA蛋白的C亚组。OsLEA5 c与5 C亚组LEA蛋白的氨基酸一致性为45.14%~61.59%。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 Os-LEA5c,转化到E.coli BL21 pLysS菌株中,诱导得到34 kD的融合蛋白。OsLEA5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增加了大肠杆菌对高温、高盐、高渗透压和反复冻融的抗性。OsLEA5c 基因在水稻抗逆和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植物科普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植物科普系统。该系统以植物信息数据库系统、网络技术系统为支撑平台,通过试点挂牌、市民问卷调查等方式完善该科普系统,目前,已初步建成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的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植物科普系统。  相似文献   
997.
以漾濞泡核桃优株为研究对象,研究其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影响因子(模板DNA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漾濞泡核桃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模板DNA最佳浓度为50 ng/(25μL),Taq聚合酶浓度为0.75U/(25μL),引物浓度为0.7mmol/L,dNTPs浓度为0.20mmol/L,Mg2+浓度为2.0mmol/L,利用该最佳体系对试验中所选取的样本进行扩增反应。建立了适宜于漾濞泡核桃的ISSR-PCR扩增的最佳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漾濞泡核桃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报道2013年冬云南滇西7个县(市)人工栽培石斛寒害灾情和灾后恢复情况;调查发现,不同石斛种抗寒性有很大差异,尖刀唇石斛、报春石斛、铁皮石斛寒害率较低,抗寒性强,而晶帽石斛、兜唇石斛、齿瓣石斛寒害率较高,抗寒性明显较弱。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遥感的冬小麦长势等级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数据,以陕西、甘肃两省为例,探讨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不同等级的长势状况及其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将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7个不同的生育期,借助植被指数NDVI,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内作物生长发育动态变化状况;探讨了2011—2012年不同生长发育期内,不同等级的冬小麦长势状况与同生育期、前一生育期及生育期内累计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1—2012年,陕西、甘肃两省冬小麦长势在空间上呈现越冬前较好,越冬期略变差,之后恢复变好的状况,但同时存在时空分布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就平均来说,无论冬小麦长势状况如何,冬小麦长势和累计降水之间的相关性都大于同期和前一生育期的相关性,显示了降水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的重要性;温度对冬小麦的影响根据冬小麦长势等级的不同而不同;日照方面,不论冬小麦长势等级如何,各种不同等级的长势都和累计日照时数相关关系最大。研究同时表明,长势好和长势差的冬小麦对降水较为敏感,而温度在整体上对长势正常的冬小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正>五彩紫薹一号(见第24页图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48天左右,是目前亮紫色类型中最早熟的杂交新品种。菜薹无蜡粉,大小适中,粗约1.8厘米,薹生叶少而小,侧薹发生力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最好,苗龄控制在21天左右。移栽株行距30厘米×4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株。采取深沟窄畦、一畦双行种植,以方便排灌水。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