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6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上的垂直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距地面140cm、105cm、175cm、210cm、70cm和35cm高度。其中距地面140cm高度枸杞蓟马活动最强,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对枸杞蓟马进行控制时,应以据地面140cm高度为宜(树龄7~8a)。  相似文献   
72.
农业非点源污染现已成为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生态工程技术是防治水库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污染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73.
构建由水稻花药特异性启动子Osg6B驱动的植物HSP70反义表达载体,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创制植物雄性不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苗带紧行间松(MJ)、苗带松行间紧(MS)、全紧(QJ)和全松(QS)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春玉米子粒重量及各器官钾含量、钾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单株粒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耕作方式,苗带松行间紧、全松和全紧型耕作方式的玉米子粒重量差异不显著。开花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茎秆的钾素积累量最高,钾素含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叶片和子粒的钾素积累量最高,叶片的钾素含量最高,根系和茎秆的钾素含量最低。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的钾素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最高。对单株粒重与钾效率各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钾素子粒生产效率、钾素吸收效率、单株干物重和钾素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钾素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钾素吸收、积累和子粒产量,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为最佳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5.
阐述了中职学校送教下乡教学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从教学点的管理及建设2个方面总结了其建设方法,以促进该教学点建设方法的推广。  相似文献   
76.
<正> 一、专家系统简介(一)专家系统设计思想棉花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直接受天、地、人和作物本身等多种因素制约,且各因素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在棉花生产的长期实践中,劳动者和棉花栽培研究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栽培管理知识,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栽培方式。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棉花株型栽培及其计算机管理系统课题组的科技人员作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取得了丰富的试验资料,摸清了棉  相似文献   
77.
<正> (五)知识库管理子系统 1.知识获取采用的技术棉花株型栽培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主要采取两种方法:①人工获取方法,由负责建造专家系统的知识工程师收集整理棉花栽培领域专家知识,按照系统要求形式输入知识库,其过程如图10(a)所示。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苹果郁闭树体改造的根本原则,阐述改形的技术要点及树体改造后的综合评价,以为苹果郁闭园树体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爱科颗粒有机肥与尿素和硫酸钾混合施用,比当地习惯施肥方法增产幅度在9.2%-16.8%。提出爱科颗粒有机肥施用方法,为爱科颗粒有机肥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水稻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是惠及民生,促进农业发展的工程。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仅供广大读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