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6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南省夏玉米不同品种脱水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2007~2009年河南省审定的8个玉米杂交种生理成熟前后籽粒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脱水干燥的速率,结果以豫单2670最快,达1.09%/d,郑单2201最慢,为0.50%/d。但不同品种黑色层出现前后脱水速率有差异。黑色层出现前,洛玉8号最快,达2.56%/d;郑单988最小,为0.50%/d。黑色层出现后,郑单528最大,为0.68%/d;而新单26最小,只有0.20%/d。黑色层出现前品种间的脱水速率差异比黑色层出现后的大。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郑单1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新品种郑单136不同密度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其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郑单136最佳种植组合的密度为75000株/hm2、施氮量为450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郑单528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确定郑单528玉米品种的适宜密度,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郑单528的生育期、株高、果穗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郑单528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高肥水条件下的最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以郑单309、郑单326、郑单958和中玉303等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7个种植密度(6.00×104、6.75×104、7.50×104、8.25×104、9.00×104、9.75×104和10.50×104株/hm2)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夏玉米生育期内群体物质累积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下株高和穗位高表现出明显优势,中玉303和郑单958的株高和穗位高表现相对较高。随生育期推进,植株群体干物质量显著增加,花前、花后和成熟期干物质量均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成熟期中玉303和郑单958的干物质量较郑单326和郑单309平均提高16.1%,花后干物质量占成熟期的比重以6.00×104株/hm2密度处理下最高,为58.68%,以郑单958最高。随密度增加,成熟期千粒重显著下降,产量明显提高,10.50×104株/hm2密度处理最高,为14.49t/hm2,中玉303产量最高,较郑单309和郑单326平均增加16.3%。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选用中玉303,以10.50×104株/hm2密度种植,可提高玉米植株花后物质生产量,促进花后物质分配,实现夏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适合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简化栽培措施。采用大田试验,把缓释肥处理引入简化栽培。研究表明,不同肥料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不同。该研究所用的缓控施肥处理(A)在株高、叶面积指数、根条数、干物质重、产量都高于分次施(B)和一次施(C)的2个一般肥料处理;分次施处理的上述各项指标都高于一次施处理。缓控施肥处理能有效的简化夏玉米栽培,但由于现在控缓施肥的成本较高,此处理的效益小于分次施处理的效益,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氮肥减施下夏玉米的合理群体构建,以黄淮海区域主栽夏玉米品种郑单1002为材料,在漯河市临颍县和驻马店市遂平县2个地点进行了不同密植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以及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和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转运和吸收均受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密植有利于提高夏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植株氮素积累,提高氮素转运量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但对于氮素转运效率和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不利;增加施氮量提高了夏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但降低了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密植在增产(5.18%~14.15%)的同时使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6.65%~17.33%;较高的施氮量获得高产,但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遂平和临颍试验点夏玉米在67 500株/hm~2密植条件下,氮肥减施20%即施氮18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兼具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而在高密植75 000株/hm~2条件下,根据地力水平适宜采取的施氮量为180~2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玉米重要自交系花粒期高温胁迫下转录组基因的表达差异,发掘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质,明确高温胁迫引起玉米减产的机理,从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提高玉米耐高温胁迫性。首先,利用Ampha~(TM)Z30花粉活性分析仪检测高温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玉米自交系昌7-2、郑58的花粉活性。然后收集花粉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2000~(TM)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昌7-2、郑58花粒期高温胁迫材料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对照材料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序列结果分析后获得差异显著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维恩图(VENN图)重叠区域分析、GO功能分类和富集统计、KEGG pathway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以及转录因子分析,获得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花粉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和正常生长条件下,昌7-2花粉活性分别为24. 37%,42. 89%,郑58花粉活性分别为35. 57%,64. 83%。高温胁迫后在昌7-2花粉转录组中共检测到4 176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郑58花粉转录组中共检测到5 48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郑58的花粉转录组中有2 062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399个相关通路上,昌7-2的花粉转录组中有1 94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352个相关通路上。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55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有45个转录因子包含10个以上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表明,通过对玉米自交系花粒期高温胁迫后花粉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的差异显著表达基因信息,昌7-2、郑58对高温胁迫响应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热激蛋白(Hsps)、热激转录因子(Hsfs)、生长素(IAA)基因和磷脂酰基醇-4,5-二磷酸基因家族(PIP2)在响应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高产高淀粉酿酒型高粱杂交种豫粱7号的选育卢超刘京宝沈玲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刘明久(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豫粱7号(原名郑杂13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高产高淀粉酿酒型高粱杂交种,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粱优异种质配合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高粱种质资源鉴定的基础上,对穗粒重〉90g的国内27份高梁优异种质的配合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特殊配合力水平比对照种增产达显著水平的有19个;一般配合力水平较高的13个,其发现有2个保持系;配合力水平较高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新疆吐鱼番地区,其次为河北省的近北京地区,辽宁、山西、湖北、山东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