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找出差距,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山东花生的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山东花生生产和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山东花生竞争力的对策。主要包括:①搞好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和品种的布局与更新;②建立优质花生生产基地,确保花生产品的优质和安全性;③成立省级花生协会,促进花生产业健康发展;④进一步提高花生深加工水平,提高花生食品的竞争力;⑤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花生产业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212.
种植模式是影响花生冠层内透光率、光照度、温度、湿度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分别在2015年度和2016年度田间试验中设花生单作、玉米/花生宽幅间作2个处理,监测不同种植模式下花生结荚期后冠层透光率、光照度、冠层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荚果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花生单作相比,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显著降低了花生冠层的光照度、冠层顶部和中部的透光率及上午9:00—11:00的平均温度;增加了冠层平均湿度。2)花生冠层光照强度在晴天随时间推延而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且单作显著高于间作;在上午光照强度上升期和下午光照强度下降期,单作和间作光照强度差值较大,而中午太阳直射期二者差值减小。间作降低了花生夜间和中午前后的冠层环境温度,二者温差最高可达4.9℃;增加了白天冠层相对湿度,二者湿度差最高达21.03%。3)本试验条件下,结荚期冠层环境温度、冠层光照度及饱果期冠层环境温度、冠层光照度均与花生荚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冠层环境湿度则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结荚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为结荚期冠层光照度、结荚期冠层相对湿度、饱果期冠层相对湿度。通径分析得出,光照度除了直接影响产量外还有很大部分效应是通过影响冠层环境湿度进而影响花生荚果产量,说明间作条件下协调好光照度和冠层湿度的关系可提高光照度对产量的正面影响效应。本试验条件下,间作花生冠层光照度、透光率下降,冠层相对湿度升高,是限制花生荚果产量提高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建议生产中间作为东西向种植,从而提高间作花生冠层上午9:00—11:00的有效光照度、适当降低冠层相对湿度,以期提高间作花生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213.
植物膜联蛋白(annexin)是一类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参与调控植物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协同调节抗旱、耐盐等多种抗逆反应,其结构在不同植物中具有物种特异性。为系统分析花生膜蛋白基因家族,对30个花生annexin(annexinof Arachis hypogaea, AnnAh)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0个AnnAhs不均匀分布在13条染色体上,其中A、B基因组中各有13个和17个。AnnAhs含有2~8个内含子,但大多数含有5~6个内含子。聚类分析表明,植物annexin聚类关系比较复杂,低等植物、单子叶、双子叶植物annexin间隔分布, AnnAhs穿插其中,分布于各个分支中;但在各个小分支中,AnnAhs基本上都与双子叶植物annexin聚在一起,其中与大豆、苜蓿、向日葵亲缘关系较近,其次是拟南芥;但个别AnnAhs与单子叶植物和低等植物annexin聚在一起。30个AnnAhs均无跨膜结构域,其中有16个AnnAhs定位于细胞质,其余定位不明确。对AnnAhs可变剪切分析显示,仅有11个发生可变剪切事件,占38%;根中发生的最多,其次是叶中,种子中最少。根据表达谱数据分析发现, AnnAhs在seed2和根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seed1,在叶中表达量较低。本文可为花生抗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14.
传统麦茬夏花生生育期短,播种时墒情不足,出苗差。本文介绍了麦茬夏花生"干播湿出"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措施,为实现高质量麦茬夏花生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15.
株型对作物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等区别于其他作物的特性,其株型构 成及其对产量的调控更复杂。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决定了基部开花多且集中的品种具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中直立型、半匍匐型和匍匐型等不同类型品种 都有一定的播种面积,株型不同加上生产条件差异导致各地区花生单产水平差异也很大。本文综述了花生株型相 关研究进展,总结了花生株型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提出了花生理想株型的特征及理想株型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216.
为探明芝麻花生等带宽间作不同行比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于2018年进行了芝麻花生间作试验。以芝麻单作(CK1)、花生单作(CK2)为对照,设芝麻花生2∶2(M1)和芝麻花生4∶4(M2)两种等带宽间作模式,研究不同等带宽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产量、土地当量比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降低了芝麻、花生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两种间作模式下,M2模式下芝麻、花生干物质积累量较M1模式显著增加15.0%和15.1%,在作物收获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时,M2较M1处理显著增加芝麻、花生产量16.1%和8.0%。M2处理的土地当量比为1.15,产投比为4.75,均显著高于CK1、CK2和M1处理,间作优势明显。说明芝麻花生4∶4等带宽间作模式能够通过提高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获得较高产量,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17.
盐碱地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而油葵适应盐碱地环境且自然生长是其他作物无法比拟的,随着花生耐盐碱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的配套,关于盐碱地油葵花生间作研究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热点;同时油葵和花生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具有特殊的适应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盐碱地油葵花生宽幅间作耐盐丰产的研究意义,然后分析了其栽培的技术要点。此盐碱地油葵花生宽幅间作耐盐丰产栽培技术包括盐碱地油葵花生宽幅间作高效生产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晾晒等技术措施要求。本技术主要适用于山东省滨海盐碱地区,旨在为盐碱地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8.
玉米花生宽幅间作被认为是黄淮海平原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实现稳粮增油的种植模式之一。针对目前氮肥过量施用和豆科作物固氮被忽视的实际,2014-2015年在山东济南进行了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作物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分别在360 kg/hm~2。施氮水平上(按玉米带占地面积折算间作玉米田施氮量为141 kg/hm~2)和90 kg/hm~2施氮水平上(按花生带占地面积折算间作花生田施氮量为55 kg/hm~2)时达到较高产量,两年平均分别为7939 kg/hm~2和1845 kg/hm~2;继续增加施氮量,虽然间作花生株高增加14%,但收获指数降低了12%,产量降低12%。玉米花生间作体系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两年平均为1.08;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不同施氮量梯度下,分别比玉米单作增加32.9%~43.4%和11.8%~69.2%。说明间作玉米带施氮141kg/hm~2、花生带施氮55 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地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是本试验条件下间作最优施氮量。  相似文献   
219.
施磷水平对花生叶源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池栽试验,研究了磷对花生叶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中期,施磷可显著增加花生叶源的光合能力,其中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比不施磷处理分别增加11.8%~16.3%、14.3%~20.1%和15.6%~34.1%,碳氮含量分别增加23.4%~41.5%和13.5%~24.3%;在施磷(P2O5)30~90 kg·hm-2范围内,上述参数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施磷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11.9%~25.4%、13.5%~20.7%和28.0%~46.7%,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11.9%~21.3%。收获期,MDA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他生理指标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施磷花生生育后期叶片营养过多转移到荚果出现早衰有关。施磷可显著提高粒叶比,增强叶源生产效率,进而增加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220.
连作对花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连续收集法提取连作5 年、3 年和轮作处理的花生结荚期根系分泌物, 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及花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发育和细胞膜过氧化的化感作用及连作对花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结荚期根系分泌物对花生根腐镰刀菌36194 菌丝的生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存在促进作用, 对固氮菌14046 的生长, 花生种子胚根的伸长、幼苗的苗高、茎叶鲜重、根系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有抑制作用, 促进和抑制作用均随根系分泌物添加浓度和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增强趋势。连作花生结荚期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累积, 很可能是导致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