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78篇
  免费   13664篇
  国内免费   22507篇
林业   19085篇
农学   19726篇
基础科学   14092篇
  28361篇
综合类   98518篇
农作物   14450篇
水产渔业   8411篇
畜牧兽医   34286篇
园艺   14765篇
植物保护   12455篇
  2024年   1056篇
  2023年   3876篇
  2022年   9127篇
  2021年   9948篇
  2020年   8956篇
  2019年   8410篇
  2018年   6577篇
  2017年   9915篇
  2016年   7206篇
  2015年   11027篇
  2014年   11304篇
  2013年   13408篇
  2012年   17978篇
  2011年   18751篇
  2010年   18291篇
  2009年   16400篇
  2008年   15895篇
  2007年   15094篇
  2006年   12777篇
  2005年   10419篇
  2004年   6127篇
  2003年   4439篇
  2002年   4087篇
  2001年   3999篇
  2000年   3848篇
  1999年   2694篇
  1998年   1776篇
  1997年   1592篇
  1996年   1432篇
  1995年   1307篇
  1994年   1128篇
  1993年   1149篇
  1992年   922篇
  1991年   771篇
  1990年   645篇
  1989年   512篇
  1988年   390篇
  1987年   257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18篇
  1962年   36篇
  1956年   47篇
  1955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尖杉枝叶粉末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枝叶干粉末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每盆(2kg土)施用三尖杉枝叶干粉末10、15及20 g三种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初侵染相应推迟4、6、10天,并能减少侵染量,降低根结增长率,显著减轻花生根结线虫病病情.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相似,每小区(5m2)沟施三尖杉枝叶干粉末120、80、50 g,处理后34及53天的2次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9%、82%及50%,施药对照10%益舒宝颗粒剂25g处理(相当于45kg/hm2)为74%.综合使用剂量及花生生长情况,建议沟施150kg/hm2三尖杉枝叶干粉为宜.  相似文献   
992.
49种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菌的生物活性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灰霉病是由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灰霉病黄瓜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害的必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甲基托布津、二羧酰亚胺类的异菌脲、腐霉利等已使用了近30年,灰霉病菌对这些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作者测定了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活性,以期研制开发出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993.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是棉铃虫专一性病原物,隶属于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对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定了HaSNPV G4株和C1株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并与其它病毒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研究了HaSNPV部分基因的结构、转录、表达及其功能.构建了HaSNPV 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为HaSNPV大面积防治棉铃虫展示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重组病毒杀虫剂将在棉铃虫综合防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侵染西瓜的小西葫芦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病毒病是制约西瓜产量及品质的顽疾.据报道,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0%~50%.1981~1999年皖、苏、鲁、豫西瓜的病毒病曾几次大发生.危害西瓜的病毒病有西瓜花叶病毒1号(WMV-1)、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瓜花叶病毒(SqMV)等32种[1].小西葫芦花叶病毒(ZYMV)是侵染葫芦科的主要病毒之一,1973年首次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此病毒,至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植物病毒[2].笔者对ZYMV合肥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玉米叶片受新月弯孢菌侵染后的细胞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玉米叶片受弯孢菌侵染后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病菌侵入后,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着寄主细胞病变、坏死,菌丝可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随病菌侵入和在寄主体内扩展,寄主细胞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超微结构变化,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解体,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并最终解体、坏死、变形。细胞化学标记定位发现,受侵寄主细胞壁中纤维素、木聚糖和果胶质的标记密度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健康组织,表明细胞壁降解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产生与病菌侵染和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草酸青霉菌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固态发酵提取产物--果胶酶粗酶液诱导黄瓜对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果胶酶粗酶液喷雾处理4个感黑星病黄瓜品种的黄化苗,48 h后挑战接种黑星病菌孢子悬液,其中"中农5号"黄瓜品种表现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诱抗效果达62.51%。不同浓度果胶酶诱导处理黄瓜,发现果胶酶浓度在20 U/mL时,可导致黄瓜发病略高于对照;在40~200 U/mL浓度范围内,诱导效果较为明显。通过研究果胶酶诱导抗病的时效性,表明诱导处理前接种病菌或诱导处理后0、6 h接种的各处理病情指数与对照间没有差别,而诱导处理12~72 h后接种病菌的,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很明显,诱抗效果达29.64%~60.02%。实验还表明,随着挑战接种压力的增大,果胶酶的诱导抗病效果降低。果胶酶不能抑制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相反可以促进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  相似文献   
997.
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寄生核盘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诱捕法从海南乐东县菜园土壤中获得一株对核盘菌菌核具有强寄生能力的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菌株67-1,寄生频率为100%。该菌的PDA平板回接核盘菌菌核,一周后寄生率可达100%。对峙培养发现其对核盘菌有明显的抑菌带。保湿条件下,该菌孢子在24h内成功侵入核盘菌菌核。切片显微观察证明该菌能高效侵染菌核,造成组织溃解。寄生过程中菌核内蛋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这一菌株在22~35℃均能很好生长,菌丝及产孢最适温度为24℃,产孢量大。认为这一菌株具有良好的菌核病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8.
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MFR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FLP方法对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23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共筛选了64对引物,获得一对引物(M05/E03)可在MFR小种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具有325个碱基。根据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出SCAR标记引物,对60个叶锈菌生理小种分离物进行回检结果表明,研制的SCAR标记能够准确区分MFR生理小种。本实验结果为小麦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应用真空熏蒸技术杀灭蔗扁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真空熏蒸技术对受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危害的发财树进行了真空熏蒸处理.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仅需要较低的熏蒸剂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全部杀死发财树里的蔗扁蛾,杀虫效果达100%,达到快速、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为花卉害虫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新疆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宋蓓 《植物检疫》2004,18(5):266-268
用一对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和D2进行PCR扩增,对于落叶型黄萎病菌,该对引物可特异性地扩增产生一段550bp的产物,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则不能被扩增.供试的35个新疆黄萎菌系中,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大小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表明目前新疆已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用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疫和鉴定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