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0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林业   742篇
农学   629篇
基础科学   567篇
  1205篇
综合类   4949篇
农作物   668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1937篇
园艺   703篇
植物保护   63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910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是地方鸡遗传资源活体保种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基因组CpG岛(CpG island,CGI)区DNA甲基化在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中的作用。分别从狼山鸡高近交组和低近交组中各选取健康母鸡3只,即试验分2个组,每组3个重复,然后采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GBS)技术,检测分析两组个体性腺轴组织(包括卵巢和下丘脑)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筛选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并对CpG岛区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狼山鸡高近交组和低近交组比较,其卵巢和下丘脑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低近交组间差异甲基化区域检测发现,下丘脑和卵巢中分别检测到5 948和4 593个差异甲基化区域,其中1 798和995个差异甲基化区域位于基因组CpG岛区,分别注释到1 020和552个基因;下丘脑中,这些CpG岛区差异甲基化基因显著富集在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发育、生殖系统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调控等繁殖相关的GO条目,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脂肪酸代谢、胰岛素信号通路等19条KEGG信号通路(P<0.05);卵巢中,CpG岛区差异甲基化基因显著富集于12条信号通路(P<0.05),包括慢性骨髓白血病、流感A、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粘着连接等,一些与卵子发育和性激素分泌相关的信号通路也被富集到,如黄体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其中包含CDC27、ADCY8、AKT3等1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因此,本研究在狼山鸡高、低近交组间检测到了大量差异甲基化区域,并发现大量差异甲基化基因与繁殖性状相关,推测这些基因CpG岛区DNA甲基化可能在狼山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鸡繁殖性能近交衰退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物种资源保护和家禽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旨在研究猪C1QTNF3基因可变剪接体的特性及miR-101通过C1QTNF3基因促进猪脂肪SV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本研究采集3头30日龄健康马身猪仔公猪心、肝、脾、肺、肾、胃、股二头肌、腰大肌、皮下脂肪和背部脂肪组织样品,首先利用RT-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1QTNF3基因的不同转录本进行扩增和生物学特性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1QTNF3基因不同转录本在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C1QTNF3上游的调控因子是miR-101,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101对C1QTNF3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油红O染色和qRT-PCR技术检测过表达miR-101对猪脂肪SV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基因克隆得到猪C1QTNF3存在两个转录本C1QTNF3和C1QTNF3-1,其中C1QTNF3-1为新鉴定的转录本;测序分析显示,与C1QTNF3相比,C1QTNF3-1的第1外显子区域缺失了219个碱基,少编码73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猪C1QTNF3和C1QTNF3-1蛋白序列与人和马来亚穿山甲等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C1QTNF3和C1QTNF3-1在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各组织中C1QTNF3-1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C1QTNF3(P<0.01)。过表达miR-101极显著下调C1QTNF3 3'UTR区域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和C1QTNF3 mRNA的表达(P<0.01),同时增加了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βSREBP-1c和FABP4的mRNA表达量(P<0.01)。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猪C1QTNF3基因的两个可变剪接体,其中C1QTNF3-1在猪不同组织中均高表达,推测该转录本为基因发挥功能的主要亚型。并深入研究了C1QTNF3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揭示了miR-101靶向C1QTNF3促进成脂分化的机制,丰富了C1QTNF3的生物学作用和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粪便恶臭组分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猪粪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进行28 d的堆肥试验。试验分为5组,A、B和C组分别用玉米秸秆调节堆体水分为40%、50%和60%,D和E组不加玉米秸秆,A、B、C和D组分别接种微生物菌剂,E组不添加菌剂。结果显示,B组堆体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粪便腐熟效果最好。与E组相比,B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了62.84%(P<0.05),而乳酸菌数却提高了14.41%(P<0.05)。A组和B组堆肥体铵态氮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中B组的铵态氮含量比E组降低了81.18%(P<0.05)。B组堆肥体铵态氮/全氮值分别比D和E组降低了42.81%和58.37%(P<0.05)。B组吲哚浓度分别比D和E组降低了53.36%和67.52%(P<0.05)。A、B和C组堆肥体硫酸盐浓度显著低于D和E组(P<0.05)。结果表明,当堆体含水率为50%时,复合菌剂对粪便中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4.
对酶提方法的原理、酶类选择依据、酶提工艺,以及酶提法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同类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为提高中药疗效,方便临床用药,生产中常需要对中草药进行提取,然而传统的提取方法较为繁杂。随着科技进步,一些现代中药提取方法不断涌现。酶提方法是一种应用酶工程技术提取中药的现代中药提取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毒、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是一种发展潜力较大的中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白朋飞 《中国饲料》2021,1(9):142-145
饲料业产值提升和总体规模的发展壮大,对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饲料企业的电商模式主要包括B2B、B2C和O2O等。但大多数饲料企业本身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对电商营销的投入也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电商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此,本文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饲料产品电商模式,以网络层、传输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等为基础架构,将云端信息服务与饲料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为饲料企业提供海量客户信息的同时,也提升和改善了饲料企业原有的销售模式、售后服务水平和物流效率。 [关键词] 乡村振兴|电商|云服务|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6.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著,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7.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participate in regulation of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nd lymph nodes play key roles in the initi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here is a tolerance to the allogenic fetus during pregnancy, but it is unclear that expression of TLR signaling is in ovine lymph node during early pregnancy. In this study, lymph nodes were sampled from day 16 of nonpregnant ewes and days 13, 16, and 25 of pregnant ewe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TLR family (TLR2, TLR3, TLR4, TLR5 and TLR9), adaptor proteins, including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response protein 88 (MyD88),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 and 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 (IRAK1), were analyzed through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TLR2, TLR3, TLR4, TRAF6, and MyD88 were upregulated in the maternal lymph node, but TLR5, TLR9, and IRAK1 were downregulated during early pregnancy. In addition, MyD88 protein was located in the subcapsular sinus and lymph sinus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early pregnancy induces changes in TLR signaling in maternal lymph node,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maternal immune responses in sheep.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究近交对繁殖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以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保存的狼山鸡为素材,结合分子标记和系谱信息,组建高、低近交两个试验组,记录高、低近交组的繁殖性能数据。选取高、低近交组中正常个体各3只,采取卵巢组织进行RNA-seq测序,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在高、低近交组中共获得差异转录本1 114个,其中783个基因获得注释,307个上调,476个下调。GO和KEGG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的生物合成、炎性反应、繁殖、生长、免疫系统过程、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Pathway显著富集在叶酸的生物合成、卵母细胞成熟和代谢等生物学通路。功能分析发现,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如GGH、CPEB1、GNMT和PIWIL等)与繁殖功能相关。此外,还包括一些与应激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如APOC3、HSP70、CD38和LGMN等)。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狼山鸡繁殖性状近交衰退相关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为家禽特定性状近交衰退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为确定奶牛垫料中是否含有病原菌并深入了解垫料中优势生长菌的类型、耐药性及致病性等情况,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的白色菌落,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黏稠、较大的白色菌落。革兰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球型,呈葡萄串状排列,或单个散落。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木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硝酸盐还原等呈阳性反应,而蜜二糖、木糖醇、山梨醇、尿素、V-P反应等呈阴性反应。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298 bp,与松鼠葡萄球菌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5%~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松鼠葡萄球菌处于同一分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以0.2 mL/只(7.9×108 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小鼠,在48 h内死亡率为60%(3/5)。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7种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本研究为奶牛源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丘陵和山地开发便携式插秧机已成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课题。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手扶便携式插秧机,采用轻量化设计,无需其他动力源。同时,详细论述了该插秧机的工作原理,用SolidWorks Motion软件进行数字样机建模,并通过SolidWorks Motion仿真插件对手扶式插秧机进行运动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插秧机插秧深度为30cm,最佳牵引速度为0.73m/s,需要工作牵引力为26.57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