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0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1600篇
林业   1226篇
农学   841篇
基础科学   717篇
  1862篇
综合类   9083篇
农作物   1389篇
水产渔业   818篇
畜牧兽医   2322篇
园艺   1320篇
植物保护   732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764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696篇
  2019年   634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846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570篇
  2011年   1591篇
  2010年   1507篇
  2009年   1269篇
  2008年   1343篇
  2007年   1180篇
  2006年   1019篇
  2005年   815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稻秸秆还田环境下不同施氮模式对土壤N素供应、氮肥利用率及其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供氮能力,不论在背景氮较低的砂性土壤上还是在背景氮较高的粘性土壤上,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N1、N3处理全年施氮量180kg.hm-2,其中桃江主试验中N1处理早稻施氮80kg.hm-2,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105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中N1、N3处理早稻施氮81kg.hm-2,晚稻施氮99kg.hm-2,N1处理早、晚稻氮肥施用分配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N3处理早稻氮肥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氮肥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相对于移走稻草 高量氮肥(N2处理其中桃江主试验早稻施氮量115kg.hm-2,晚稻施氮量为150kg.hm-2,分别以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早稻施氮量为108kg.hm-2,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量为132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之间稻田系统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每年节约60~80kg纯氮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其边际成本报酬率。分次施氮的效果表明,稻草还田下等量氮肥不同施氮模式(N1、N3)处理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稻吸氮高峰集中在分蘖旗至孕穗期,N1模式减少了基肥施氮量,防止了因作物未能及时吸收导致的土壤速效氮的损失,而适当增加作物后期施氮量又能有效缓减作物后期生长大量吸氮的要求与微生物分解稻草固持矿质氮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供氮状况,其效果最优。因此,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根据投入氮肥的边际收益,全年适宜配施氮量为180kg.hm-2,且各时期施氮量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综合生产力进行了两年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亚有限型结荚习性大豆综合生产力优于有限型结荚习性大豆。亚有限型大豆辽豆14号的产量及综合生产力都显著优于其他品种(系)。而在育种目标相似的情况下,不同结荚习性大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来说,产量构成主导因素均是单株荚数、单株分枝荚数。努力提高大豆单株荚数是今后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花卉线虫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并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从中分离鉴定出埃及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egyptiensis Tarjan,1964)和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 Sher,1966)两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94.
从分析农用地的功能入手,阐述了传统价值观和农用地价值构成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社会经济环境综合价值的概念,认为农用地除了具有经济生产功能外,还有社会保障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生态功能和其他功能,进而提出农用地价值是由质量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生态价值和其他价值5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995.
一季晚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组合)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绵2优838(三系杂交稻)、湘晚籼11号(优质常规稻)、扬稻6号(高产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播栽培相比育秧移栽产量高;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直播栽培增产的原因是水稻有效穗数增多、结实事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677.直播栽培对水稻分蘖、株高、生育期及叶面积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南江黄羊与贵州白山羊杂交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养殖场购入的南江黄羊作为父本,生产母本为本地饲养的贵州白山羊。测试羊50只,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基本一致,发育整齐,健康无病,年龄为2~4岁,分成试验组(南江黄羊×贵州白山羊)和对照组(贵州白山羊×贵州白山羊),平均每组25只能繁殖母羊。主要观测两组羊后代的体型外貌、繁殖性能和初生、断奶(2月龄)、4月龄、6月龄、周岁(12月龄)体重及体长、体高、胸围等主要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黄本杂羊F1代体型趋向父本,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适应性,具有生长快、产肉性能好、耐粗放牧、合群易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正交试验法,用粉末活性炭对大豆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处理,比较粉末活性炭用量、pH、脱色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用量2%,pH 3,脱色温度50℃,吸附时间3 h,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效果明显,肽损失率为18.88%.  相似文献   
998.
对 3个典型黄土地区的原状黄土样在不同湿度状态下的湿陷特性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含水率、干密度、压力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 ,着重从结构性的角度解释了不同地区间黄土湿陷特性的差异。基于不同地区间黄土湿陷特性的差异这一事实 ,提出了黄土潜在湿陷率的概念。结果表明 ,这一概念可用于对黄土湿陷性的分析 ,并能较好地反映不同黄土种类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999.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nuclear transfer (NT) in rabbits wer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hen 100 V mm of pulse strength and 15 us of pulse duration were employed, 3 and 4 electronic pulse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more cytoplasts fused with donor cells compared with 2 electronic pulses (P〈 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cleavage rate of reconstructed embryo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When the duration and number of electronic pulse were fixed at 15 ps and 3 times, increase of pulse intensity from 100 V mm 1 to 150 V mm^-1 and 200 V mm^-1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 in the cleavage rate of reconstructed embryos (P〈 0.05), although the fusion rate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 0.05). Significantly more reconstructed embryos cleaved and developed to blastocysts when they were derived from donor embryos at the 8-16-cell stag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s derived from donor embryos at the compact morula stage (P 〈 0.05), although the fusion rate was similar (P 〉 0.05). Activation of cytoplasts prior to fusion increased the cleavage rate (P〈 0.05) and blastocyst development (P〈 0.05) of reconstructed embryos, but decreased the fusion rate (P 〈 0.05) compared with cytoplasts activated post fusion. More reconstructed embryos developed to blastocysts when they were cultured in TCM + 3% OCS at the first 48 h and then cultured in TCM199+ 10% FC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s cultured in either TCM199+ 10% FCS or TCM199+3% OCS (P 〈 0.05). When 22 NT embryos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oviducts of one recipient rabbit, one recipient rabbit delivered a female rabbit at 34 days of gestation. In conclusion, either electrofusion parameter or developmental stage of donor embryo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of NT, NT embryos requir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serum at their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相似文献   
1000.
海藻乙醇提取物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福建沿海几种常见海藻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孔石莼(Ulva pertusa)的乙醇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浒苔(Enterom orphasp)、沙菜(Hypneasp)、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的乙醇提取物对甜椒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菌丝生长抑制率都在40%以上;江蓠、沙菜和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的乙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菌(Gloeosporium musarum)和苹果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都在90%以上;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 e)乙醇提取物对苹果青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也在90%以上.化学预试验法结果表明,抗菌活性成分可能为酚类、糖类、内酯或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