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6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316篇
基础科学   205篇
  522篇
综合类   2650篇
农作物   447篇
水产渔业   238篇
畜牧兽医   787篇
园艺   382篇
植物保护   27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由我国学者方定一1956年首次分离报道。GPV基因组约5 Kb,由左右2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LORF(left ORF)和RORF(right ORF)。LORF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NS1和NS2,RORF编码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本文针对近年来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2.
运用PCR技术从福建省某地发病信鸽组织中获得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福建株(简称fj1株)全基因组序列,并对鸽圆环病毒福建株基因组核苷酸组成、结构及其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获fj1株全基因大小2037 nt,包含有2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V1(41~994nt)编码复制相关结构蛋白(the replicated-associated protein,Rep),ORF-C1(1987~1166nt)编码核衣壳蛋白(the putative capsid protein,Cap);在V1和C1的5'端之间存在一个与圆环病毒滚环复制有关的高度保守的环状发夹结构。fj1株与GenBank登录所有鸽圆环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84.5%~93.8%之间,与中国浙江鸽圆环病毒分离株zj1和zj2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8.7%和88.9%。从遗传进化上看,中国3株鸽圆环病毒均处在Cap蛋白起始密码子"ATG"分支,但分居不同亚群。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比较产后一段时期内酮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为奶牛酮病的防控及兽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吴忠市某集约化奶牛场待产奶牛共30头进行为期3周的血液生化指标监测,根据β-羟丁酸(BHBA)的浓度将奶牛分为酮病组和对照组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酮病组与对照组在生产当天(0 d)各项检测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酮病组奶牛β-羟丁酸浓度在产后7 d时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浓度在产后7 d和14 d时显著升高(P<0.05);血糖(Glu)浓度在产后7 d时显著降低(P<0.05),产后14 d时极显著降低(P<0.01);钙(Ca)、磷(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出现低血钙、低血磷症。经分析发现,本场奶牛所患酮病为Ⅱ型酮病,酮病牛高发胎次为3~6胎,产后低血钙、低血磷、低血糖现象严重,同时奶牛酮病引发了机体肝脏功能损伤,影响母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94.
奶牛场粪污未经处理还田或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粪污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概述了奶牛场粪污的主要危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及处理产物的利用,简要分析了奶牛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在于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地膜油葵的生长规律与密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膜覆盖下油葵G1O1的生长规律与密度效应,结果表明:①油葵株高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覆膜油葵的旺盛生长期在出苗后22~42d,不覆膜油葵在出苗后28~53d;②叶面积指数在各个时期覆膜处理均高于不覆膜处理;③干物质积累也符合Logistic曲线;覆膜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直线增长期为出苗后36~59d,积累量为163.830g/株;不覆膜处理的干物质积累直线增长期为出苗后41~64d,积累量为119.821g/株;④覆膜油葵的产量比不覆膜的增加23.6%;覆膜油葵的适宜密度为66150~80250株/hm^2。  相似文献   
996.
阿魏侧耳菌丝生长对碳、氮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魏侧耳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为了确立阿魏侧耳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对阿魏侧耳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营养及碳氮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阿魏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997.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998.
广东省农业科技期刊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至2003年,广东省有公开出版的农业科技期刊22种,占同期该省公开出版科技期刊总数的13.3%。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特点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期刊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9.
高铜对大鼠肾细胞炎性因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铜中毒对大鼠肾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2只20日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日粮的铜(Cu)浓度为15 mg·kg-1;高铜Ⅰ组日粮Cu浓度为30 mg·kg-1;高铜Ⅱ组日粮Cu浓度为60 mg·kg-1;高铜Ⅲ组日粮Cu浓度为120 mg· kg-1。连续饲喂6个月,检测肾组织Ki-67、PCNA、IL-1β、IL-2、IL-6、IL-18、NF-κB、TNF-α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随着日粮中铜含量增高,肾组织中Ki-67、PCNA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2、IL-6、IL-18、NF-κB、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升,IL-6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高于30 mg·kg-1时,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增殖,促进炎性因子的表达,造成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35个粳稻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用68对SSR引物扩增了35个粳稻品种(系)的基因组DNA,结果有46对引物在35个品种间具有稳定多态性.有6个品种可用单一特异的SSR标记加以识别,其余29个品种则需要不同的SSR指纹组合才能识别.用12对核心引物构建的SSR指纹图谱能将35个粳稻品种逐一区别开来.35个粳稻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27~0.98.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2处,可将35个粳稻品种分为4类.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依据系谱分析的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