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21篇
  免费   2177篇
  国内免费   2975篇
林业   2513篇
农学   2186篇
基础科学   1778篇
  3833篇
综合类   15084篇
农作物   2178篇
水产渔业   1651篇
畜牧兽医   5698篇
园艺   2132篇
植物保护   1620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1356篇
  2021年   1467篇
  2020年   1309篇
  2019年   1233篇
  2018年   966篇
  2017年   1511篇
  2016年   1094篇
  2015年   1621篇
  2014年   1547篇
  2013年   2059篇
  2012年   2761篇
  2011年   2917篇
  2010年   2802篇
  2009年   2499篇
  2008年   2406篇
  2007年   2373篇
  2006年   1922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983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697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5年12月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兽医院接诊了1例皱胃溃疡伴低血钾综合征的奶牛,该牛同时患有低血钙、酮病等。病情发展中患牛在血钾含量为2.28 mmol/L时四肢无力,卧地不起,通过补钾及综合治疗血钾升至3.45 mmol/L时又能自主站立,对皱胃溃疡采取消炎、抑制胃酸分泌、收敛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造血器官机能障碍后家蚕免疫机能的变化,用重离子射线局部照射家蚕幼虫的造血器官,调查了造血器官机能障碍后不同饲料饲养条件下家蚕的体重、血淋巴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添食苏云金杆菌后的生存率及大肠杆菌注射后在体内诱导产生的应急蛋白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造血器官机能障碍后,血淋巴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弱,大肠杆菌注射后在体内诱导产生的应急蛋白质量显著减少,添食苏云金杆菌后的家蚕生存率明显下降;用桑叶饲养时5龄的体重几乎没有增加,而用无菌的人工饲料饲养时体重增加与对照蚕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家蚕造血器官受到破坏后,引起由血球参与的细胞性反应和体内抗菌蛋白质参与的液性反应减弱,最终导致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而通过清洁饲养可以改善由造血器官机能障碍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典型鳞毛蕨天山云杉林临时标准地内,倒木对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所有倒木的平均倾倒方向为西北方向,具有更新个体存在的倒木平均倾倒方向为东北方向;②倒木的倾倒方向对倒木的更新没有显著影响(F3,51=0.645,P=0.589),而倒木的腐朽等级对倒木的更新存在显著影响(F2,51=3.215,P=0.048);③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上幼苗、幼树的出现概率不同,能为幼苗、幼树生长提供生境的倒木只有腐朽等级高的Ⅲ,Ⅳ,Ⅴ级倒木,且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对幼苗、幼树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994.
通过采用不同的贮前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组合,研究白沙枇杷青种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的内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贮前热处理中,B处理(45℃热水处理10 min+低温(6±1℃))的效果最好,不仅青种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低;而且贮藏到30 d时,枇杷果实的固酸比最高,较好保持了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36头杜×长×大二三元杂交阉公猪,平均体重(55.6±7.0)kg,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13%(低蛋白质组)、16%(对照组)和19%(高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水平日粮,每个处理12个重复(单栏饲养).于饲喂后第45天,每组随机屠宰5头,分离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运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研究CAT1 mRNA相对于β-actin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时,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相对于内参β-actin mRNA的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分别提高了58.4%、23.2%和24.5%,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时,CAT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则分别提高93.1%和122.6%,差异显著(P<0.05),而在回肠中降低了14.3%,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最的影响不大,而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空肠C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原料乳在4 ℃冷藏过程中的脂质变化,从而指导乳及乳制品的后期加工,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分别对冷藏第0、2、3、4、6天的原料乳脂质进行绝对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原料乳共检出20种脂质亚类、880种脂质分子,其中甘油三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亚类含量最高;以P值 <0.05,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1为标准共筛选出420种显著性差异脂质代谢物,以P值 <0.01,VIP >1为标准共筛选出98种极显著性差异脂质代谢物。整个冷藏过程中,极显著性差异脂质分子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第3天与第4天对比组(D3 vs D4)脂质变化最为明显,冷藏3~4 d是原料乳脂质变化的关键阶段。对D3 vs D4组的极显著差异脂质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10种脂质分子被注释到6条代谢途径中,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基丝氨酸被注释到甘油磷脂代谢及神经酰胺、鞘磷脂被注释到鞘脂代谢是该阶段的主要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探明原料乳冷藏过程中的脂质变化、划定脂肪水解的关键期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后期乳制品的加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97.
1 会议的基本情况介绍 由于历史上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类预防和控制肿瘤病的巨大参考价值(它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应用疫苗免疫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动物病毒性肿瘤病),世界上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学术机构于1978年在首先德国柏林举行第一届的国际马立克氏病研讨会,1983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伊萨卡举行第二届,之后固定每4年在各个国家先后举行(1988年在日本大阪,199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1996年在美国东兰辛,200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2004年在英国牛津).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了TCDCA的0.01,0.05,0.1,1,10μg/mL5个剂量浓度梯度,开展了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分泌IL-2和IgG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DCA对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现出调节作用,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无明显作用;TCDCA对ConA和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的分泌IL-2表现出向上抛物线形式的明显的调节作用;TCDCA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gG具有向下抛物线形式的明显的调节作用。说明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全面了解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生产模式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明确其防治关键物候期。【方法】在 2016—2019 年进行走访式和常规式调查按治早治小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相对应的葡萄物候期和防治实践确定防治关键期。【结果】在设施避雨模式下,广东一年两收葡萄病害发生最严重的是白粉病,其次是溃疡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日灼病、气灼病、毛毡病等;虫害发生最严重的是蓟马,主要物种是茶黄蓟马、烟蓟马、棕榈蓟马,其次是二斑叶螨、斜纹夜蛾、中喙丽金龟、缺节瘿螨等。与露地栽培的主要病虫害有较大差异。防治关键期重点在休眠期(修剪清园期)、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结论】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模式主要病虫害种类不同于露地栽培,具有易重叠发生、危害期较长、多种病虫害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发生高峰期、同一病虫害更易爆发等特点。应对广东一年两收设施葡萄病虫害应当有针对性抓关键期防治,重点做好休眠期清园,消灭病虫源,结合花期果期等防治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