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6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840篇
林业   718篇
农学   579篇
基础科学   340篇
  999篇
综合类   4903篇
农作物   601篇
水产渔业   366篇
畜牧兽医   1588篇
园艺   890篇
植物保护   42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互联网+"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营销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互联网+”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网络信息化投入不足、营销不注重市场细分、营销渠道单一、营销内容真实度较低、旅游平台缺乏共识、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提出北京乡村旅游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网络信息化投入,增强网站建设水平;二是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提升营销的精准性;三是利用新旧媒体,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四是诚信经营,打造VR营销新模式;五是企业强强联手,搭建旅游宣传共享合作平台;六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夯实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992.
小麦精量播种机排种高精度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小麦精量播种机播种量的精准检测,基于电容传感器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小麦种子粒数检测系统。研究了小麦种子以单粒形式下落和多粒同时下落两种方式下的电容与小麦种子数目之间的关系。对于小麦种子以单粒形式下落,提出用差分动态阈值法检测小麦种子数目,试验表明检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 54%;对于多粒小麦种子同时下落,排种轮转速从20 r/min到55 r/min,每增加5 r/min,分别建立小麦种子数目与电容积分值之间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实际转速和速度最近原则选择相应的回归模型,该系统对不同的排种转速均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相对误差介于-2. 16%~2. 23%之间。对于小麦精量播种机不同的排种模式或不同的排种速度,所设计的排种检测系统均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3.
变速条件下农业机械路径跟踪稳定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业机械(农机)路径跟踪控制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出了基于链式系统模型和小范围稳定性分析优化的直线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几何约束建立农机非线性运动学模型,并基于链式系统模型将其转换为线性链式系统,进而对系统的误差项进行线性组合,得到农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然后,基于控制方法在平衡位置小范围的稳定性分析,对控制方法进行优化,使得农机路径跟踪控制在平衡位置小范围的稳定性与行驶速度无关;最后,以水稻穴直播机为实验平台开展了直线跟踪对比实验和农机作业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方法,本文控制方法在3种不同速度下均能保持直线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同时,本文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稳定性与行驶速度无关,农机作业的行驶速度在0. 4~2. 0 m/s范围内均能实现稳定控制,平均绝对误差均值为0. 047 m,最大绝对误差为0. 128 m。  相似文献   
994.
丘陵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双闭环模糊PID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丘陵山地拖拉机自动调平控制系统性能,基于已开发的丘陵山地拖拉机姿态调整机构,提出了利用双闭环模糊PID算法调整车轮摆动角度的自动调平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被控对象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双闭环模糊PID控制算法。然后,对自动调平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PID参数条件下,双闭环模糊PID控制比双闭环PID控制性能更优,可有效减少超调量和调平时间。最后,开展了静态和动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自动调平双闭环模糊PID控制方法,在15°坡地上调平时间为12. 5 s,调平误差小于0. 5°,且无超调现象,左右两后轮摆角绝对值差在±1°以内;同时,以1. 98 km/h的速度行驶在高低起伏的恶劣工作环境下,车身倾斜角可控制在±3°范围内,左右摆动机构摆动角度绝对值差在±5°范围内,相比于双闭环PID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稻田养殖河蟹的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和食用安全性,于2017年9月在东北主要养殖区采集稻田养殖河蟹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了河蟹体内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目标危害商值(THQ)法分别评价了其污染程度和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河蟹中检出的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该地区池塘养殖的淡水鱼类;吉林省河蟹体内的Cr、Cd、U等10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其他两省份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样品的Cu、Pb、Cd和Cr含量均未超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5种重金属(Cu、Zn、Pb、Cd和Cr)的成人每周实际摄入量(AWI)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5种重金属和其他4种有害微量元素(Ba、U、Ag和Be)的人体每日摄入量(EDI)低于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参考剂量(RfD)。研究表明食用东北稻田养殖河蟹摄入的微量元素对食用人群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在检测的18种微量元素中,Ba、Pb和Cd对复合污染物风险指数(HI)贡献率较高,是主要的风险元素。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青狮潭库区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及其释放特征,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了青狮潭库区水库沉积物、池塘沉积物、河流沉积物和稻田土壤中OCPs含量,并运用室内模拟装置探讨了沉积物和稻田土壤在静置和悬浮两种情景下OCPs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沉积物、池塘沉积物、河流沉积物和稻田土壤中总OCPs残留量分别为81.55、88.60、68.96 ng·g~(-1)和92.62 ng·g~(-1)(干质量)。HCHs和DDTs是两类残留量较高的OCPs,其含量分别达到23.26~39.89 ng·g~(-1)和12.22~17.20 ng·g~(-1)。上覆水为超纯水时,静置组与扰动组的底物中OCPs向上覆水释放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且扰动组的底物中OCPs释放量明显多于静置组;其中HCHs和β-硫丹的释放量最高。OCPs的理化性质、底物组成特征和外力扰动使各种OCPs在上覆水中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稻田土壤中OCPs向上覆水释放量最高而河流沉积物中OCPs向上覆水释放量最低。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使底物中的OCPs快速向上覆水中释放(尤其促进了DDTs的释放),在扰动和静置情形下,上覆水OCPs浓度最少可提升134.44%和118.41%。因此,外界扰动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汇入均可促进底物中OCPs的溶出释放。  相似文献   
997.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牛粪堆肥过程中不同时期与不同深度的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与多样性,并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堆肥过程中nosZ型反硝化细菌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堆肥不同时期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反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堆肥降温期不同深度的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此外,理化因素显著影响堆肥反硝化菌群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olymorphum与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与含水率和C/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与温度、pH、氨态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反硝化细菌的丰富度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堆肥时间和深度均为影响nosZ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且该菌群群落结构变化受理化因子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不同降雨强度下旱地农田氮磷流失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阐明旱地农田径流氮磷流失规律,以种植空心菜的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式,设计10、15、25 mm·h-1三个降雨强度,研究不同雨强下旱地氮磷流失特征和径流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量条件下,旱地径流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10、15、25 mm·h-1雨强下产生的径流总量分别为197.07、381.92、649.45 m3·hm-2,对应的径流系数分别为0.20、0.38、0.65。总氮(TN)浓度变化随产流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明显,氮的流失形态以硝酸盐氮(NO3--N)为主;TN流失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10、15、25 mm·h-1雨强下分别为0.67、2.48、9.74 kg·hm-2。总磷(TP)流失浓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流失过程相对平缓,磷的流失形态以颗粒态磷(PP)为主;10、15、25 mm·h-1雨强下TP流失量分别为0.061、0.050、0.030 kg·hm-2。通过田间沟渠水位的管控,可有效减少TN的径流排放,不同雨强下减少比例分别为100.00%、63.56%、33.98%。研究表明,氮的拦截是控制旱地面源污染的重点,在拦截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污染负荷较高的时段可有效提高面源污染拦截效果。  相似文献   
999.
为明确砀山酥梨的栽培适应性,量化其生态环境条件,为优化砀山酥梨栽培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系统调查、分析和讨论了全国砀山酥梨代表性产地砀山酥梨的立地条件、各类气候因子、土壤条件及其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对栽培适应性广泛,可在安徽省砀山县、寿县、陕西省蒲城县、山西省祁县、新疆库尔勒地区栽培;在云南省安宁县、禄丰县等地,因冬季温度偏高,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综合砀山酥梨主产区气候环境因子、发育特性和果实品质认为,砀山酥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暖温带;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黄壤土,其pH约为5.8~7.6,有机质含量应在10 g·kg-1以上;年均温度约9.91~15.66℃,≥10℃的有效积温约3 832~5 240℃,生长期适宜的温度约17.00~22.40℃,休眠期适宜的温度在–4.5~7.2℃;年日照2 046~2 965 h;年降雨量应在441.8~739.8 mm,生长期平均相对湿度为55%~80%,休眠期相对湿度为54%~71%。  相似文献   
1000.
根系不仅对地上部分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了研究BELL家族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中的功能,通过与拟南芥序列对比,鉴定到水稻4个BELL4同源基因,它们的启动子含有ABRE、GARE、ERE、ARE和DRE等应答逆境胁迫和激素信号的元件。在水稻根中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这4个BELL4同源基因不仅受到干旱、低温以及盐等逆境胁迫诱导,而且还受到植物激素乙烯、赤霉素以及脱落酸的调控,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应答多种激素及逆境胁迫。进一步分析OsBELL4A干扰材料表型发现,抑制OsBELL4A基因能够促进WOX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抑制水稻苗期初生根生长,但使冠根数量增多。这些结果表明水稻BELL4同源基因OsBELL4A在水稻根系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