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7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237篇
基础科学   228篇
  493篇
综合类   1544篇
农作物   270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568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枯草芽孢杆菌B—916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1992~1994年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两个拮抗细菌(B-916、P-91)和井岗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1994~1995年在江苏省3个基点上进行了B-916防治纹枯病的大面积示范试验。B-916发酵液在田间对水稻纹枯病的为害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发酵含菌量为2.54×1011~2.54×1012cfu/mL时,用量3.75L/hm2的防治效果为50.0%~81.0%。  相似文献   
12.
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的N基因自行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 641bp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T PCR方法。对猪轮状病毒 (P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的RT 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对PEDV JS株的RT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表明 ,与CV777株的同源性为 97 3 %。  相似文献   
13.
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LacZ基因表达盒和CMV启动子控制下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 H3N2)的HA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RV)通用转移载体pBdTK-Uni中,获得转移载体pLTK-HA。将该载体与PRV Bartha-K61株基因组DNA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胞,经过10代蓝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了一株插入SIV 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rPRV-H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用不同的细胞(PK-15、IBRS-2、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对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滴度和致细胞病变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对第30代重组病毒的H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南京市5个常见树种的燃烧性,为可燃物管理及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老山林场常见的3个针叶树种(杉木、马尾松、侧柏)和2个阔叶树种(女贞、麻栎)为研究对象,利用锥形量热仪对其树叶和树枝的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峰值、有效燃烧性、总热释放量、点燃时间、质量损失速率6项燃烧性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比较各树种的燃烧性。【结果】与其他4个树种相比,马尾松叶的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枝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最高,分别为7.29 MJ/m~2、0.051 g/s、228.45 kW/(m~2·s)和15.01 MJ/m~2,可知马尾松是极易燃树种;杉木叶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为208.89 kW/(m~2·s),而且点燃时间最短,表现出较强的燃烧性;侧柏的各项燃烧指标居中;麻栎叶的质量损失速率最低,为0.032 g/s;女贞叶、枝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均最低,分别为95.79,87.47 kW/(m~2·s)和2.14,9.69 MJ/m~2,是当地较好的防火树种。【结论】5个树种的燃烧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马尾松、杉木、侧柏、麻栎、女贞。  相似文献   
16.
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越冬候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环境及越冬水禽是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生态系统修复及越冬水禽数量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RDAS软件将1986、1990、1995、2000、2004、2008、2011及2015年共计8个年份冬季的TM影像数据解译划分为8种景观类型,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个年份的景观指标。根据升金湖湿地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模式(Logisticgrowthmodel)对这些单项指标进行评价,然后运用层次分析(AHP)的方法确定各个单项因子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对1986到2015年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2015年升金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为0.430,属于亚健康的状态,应及时加强升金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通过1995年与2015年对比得知人口密度增长10%以上,人类干扰指数增长了6.685,人类的干扰压力是导致湿地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从状态分析与响应分析可以看出升金湖湿地修复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通过越冬候鸟数量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可以看出越冬侯鸟数量的变化是随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状况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土壤化学前沿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壤化学是重要的土壤学基础分支学科。在回顾了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土壤化学的四个前沿交叉方向,并展望了土壤化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发展趋势,以期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土壤化学经历了从恒电荷到可变电荷土壤学说演变,我国在土壤电化学、根际土壤化学、土壤化学-物理-微生物界面反应等方向逐步领跑。新时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土壤化学的研究中心之一,尤其在土壤化学与微生物学、地球化学、矿物学、环境化学等交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同时,发展并运用同步辐射、微流控联用光谱能谱、高分辨显微镜、光谱电化学等实时、原位、高精度研究方法,推动土壤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时代的土壤化学具有三个重要发展趋势,首先系统揭示地球表层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土壤化学机制,实现"0到1"的土壤化学原创性成果的突破;其次需要综合运用地球表层系统理论,从多界面、多要素、多过程的"三多"交互耦合;再次,需要加强与地球宜居性这一人类重大命题的交叉融合,为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球变化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胶莱盆地的高岗部位存在大量的风尘堆积物,对其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胶莱盆地的潍坊前埠下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年代测试,并与其以北16.9km的昌邑县徐林庄剖面的年代进行了对比,初步建立了胶莱盆地风尘堆积的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表明该区风尘堆积主要是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物.  相似文献   
19.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防治药剂筛选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防治药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_(50)分别为0.119 mg/L和0.178 mg/L;其次为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其EC_(50)为1.766 mg/L;抑制效果最差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仅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防治棒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是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刺葡萄叶斑病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20.
在植物蜡质合成途径中,中链烷烃羟化酶(mid-chain alkane hydroxylase,MAH)催化烷烃羟基化形成二级醇,进一步氧化为酮。本研究以拟南芥P450依赖性酶CYP96A15/MAH1基因为探针,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技术,获得2个甘蓝型油菜MAH1的全长编码区序列,分别命名为BnMAH1-1和BnMAH1-2(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T795344和KT795345)。二者ORF长度均为1491 bp,无内含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别有92.4%与90.9%的一致性。根据编码区预测的BnMAH1-1和BnMAH1-2前体蛋白均为包含49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具有典型的P450蛋白家族保守结构P415x R417x、K螺旋(E359xx R362)、C末端的血红素结合域(F436xx Gx Rx Cx G445)以及氧结合带保守区域(A/G)G309x(D/E)T312(T/S)。NCBI Blast N、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与系统学分析表明,两者与拟南芥MAH1/CYP96A15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BnMAH1-1与BnMAH1-2主要在甘蓝型油菜茎、叶、花、及角果中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系中的表达量很低,这与角质层蜡质主要沉积在植株地上部分相一致。BnMAH1-1和BnMAH1-2在无蜡粉材料茎、叶片中几乎不表达,表明蜡质的减少与MAH1的转录下调有关。BnMAH1-1与BnMAH1-2受SA、Me JA、ACC、ABA、Na Cl及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其中BnMAH1-1可能在水分胁迫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