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3篇
  30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AIM: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Paecilomyces tenuipes polysaccharide(PTPS).METHODS:PTPS-I was obtained by 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and purified by DEAE-cellulose and Sephadex G-100 chromatography. Human erythroleukemia cell line K562, laryngocarcinoma cell line Hep2 and hepatic carcinoma cell line SMMC-7721were co-cultured with PTPS-I or the conditioned medium which prepared with PTPS-I-stimulated human mononuclear cells (PTPS-I-MNC-CM),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 was determined. The cell counting kit-8 (CCK-8)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liferation of MNCs. The FQ-RT-PCR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L-6 mRNA in MNCs. RESULTS:PTPS-I-MNC-CM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K562, Hep2 and SMMC-7721 cells in vitro (P<0.01). Cytotoxicity of PTPS-I against K562, Hep2 and SMMC-7721 cells was not observed (P<0.01). PTPS-I stimula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MNCs (P<0.01)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L-6 mRNA in MNCs (P<0.05, P<0.01). CONCLUSI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TPS-I is an immunomodulator and its antitumoral activity is through the immunomodulatory mechanism rather than the direct cytotoxicity against tumor cells.  相似文献   
54.
用常规柱头授粉和切割不同长度花柱4种授粉方式对亚百系内杂交的花粉管生长和结实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系内各组合亲和性存在差异,亲和性较好的组合为"金色号角×多安娜"、"普瑞头×索莱尔",次之为"多安娜×普瑞头","金色号角×普瑞头","普瑞头×多安娜"为不亲和组合;同一系内组合中,采用常规柱头授粉比切割花柱授粉得到胚的比例高,所有组合花粉管均能进入子房,而且随着切割花柱长度的增加,花粉管在花柱中及进入子房的量是依次递减的,种子数目与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呈正相关;果实膨大系数不能反映果实是否结籽;所有组合中都存在胚囊不亲和现象,形成了无胚仅有胚乳的种子.  相似文献   
55.
尿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近年来,骆驼尿液因具有广泛的医疗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在中东地区,其主要用于对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发烧、感冒甚至癌症。研究表明,骆驼尿液中含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化学成分,如刀豆氨酸可在不同肿瘤中表现出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且研究证实骆驼尿液具有抗菌、保肝、抗肿瘤和抗血小板活性等重要作用,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骆驼尿液中的有效生物化学成分,并对骆驼尿液在各种疾病中的医药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为今后对骆驼尿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在内蒙古通辽市辽河镇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以DK159为研究对象,设置6.0万株/hm2(D1,CK,农民常规种植密度)和9.0万株/hm2(D2)两种种植密度处理和45 mm(I45)、90 mm(I90)、180 mm(I180)、270 mm(I270)、360 mm(I360)、450 mm(I450,CK,农民常规灌溉量)6个灌溉量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9.0万株/hm2密度下在360 mm的灌溉量下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的WUE;6.0万株/hm2密度下在270 mm的灌溉量下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WUE。与传统生产方式(D1-I450处理)相比,D1-I270处理的产量无显著降低,灌溉量降低40.0%,蒸散量减少19.7%,WUE提高25.1%;D2-I  相似文献   
57.
澳洲长鳍鳗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显示:澳洲长鳍鳗染色体为38条,核型公式为2n=14m+6sm+18t,NF=58;未发现随体、次级缢痕及异形染色体.  相似文献   
58.
以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实验材料,通过对800多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的、长度为1 488 bp的RAPD标记片段RAPD71699-1488,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再经PCR条件优化,成功地将该RAPD标记片段转化为实验结果稳定、操作简便的SCAR标记,即SCAROaF1488。采用双重PCR技术,以mtDNA 16S rRNA基因片段为PCR扩增阳性对照,对该标记的有效性在两个群体共200个个体(雌、雄各100个)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标记检测结果与表型性别的符合度为100%。SCA-ROaF1 488标记的获得为奥利亚罗非鱼遗传性别鉴定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效工具,为深入研究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戴习林  刘洁  李晶晶  江宗冰  明磊  蒋飞 《水产学报》2017,41(7):1083-1095
利用60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分别对罗氏沼虾3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比较样本量及标记量对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影响,探讨最适宜的样本量及标记量。结果显示,样本量和标记量的大小均对遗传多样性指数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样本量与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杂合度和Nei氏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呈中度、高度相关,样本量为10~30时,遗传参数变化差异显著,样本量大于30,变化差异不显著;标记量与遗传参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标记量为5~25时,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有明显差异,标记量大于25时,各遗传参数变化较小,多态信息含量不同的标记直接影响到群体遗传参数。性别对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无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应尽可能选择多态信息含量高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展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不考虑样本性别,样本量不宜小于30,标记量不宜少于25。  相似文献   
60.
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荧光显微观察表明,20℃水温下,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卵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精子可以正常受精和发育,具备人工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亲贝充分促熟后,分开催产,以20:1的精卵比授精;在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以60mg/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受精卵10~25 min,可诱导75.23%~92.14%的三倍体;6-DMAP处理15 min综合诱导效果最好,三倍体诱导率可达88.56%,孵化率可达53.52%.得到的三倍体幼虫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验证,为含有2套栉孔扇贝染色体组和1套海湾扇贝染色体组的异源三倍体.孵化后诱导组与杂交对照组(未经6-DMAP处理)幼虫生长越来越缓慢,受精后14 d其幼虫存活率分别下降到0.000 67%和0.002 24%,没有幼虫度过附着变态期.GISH分析显示,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不同倍性的杂种后代早在担轮幼虫阶段就出现母本偏向性染色体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