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7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8篇
  149篇
综合类   395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61.
参与碳氮磷转化的水解酶对不同施肥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土壤水解酶对不同施肥的响应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在红壤中添加牛粪有机肥、化肥进行90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动态分析5、30和90d参与碳氮磷转化的土壤水解酶(α-1,4-葡萄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在30 d后,化肥处理的总酶活性显著下降,对应的参与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有机肥处理的总酶活性在培养期内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其α-1,4-葡萄糖苷酶显著增加,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参与碳转化的4种水解酶中,只有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对施肥的响应较强,且施加有机肥增加其活性而无机肥则降低其活性;对于参与氮转化的水解酶而言,化肥明显抑制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而有机肥增加了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受到有机肥的抑制作用,而对化肥的响应总体不明显。不同水解酶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有明显差异,NMDS分析表明,α-1,4-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响应最明显,其次为磷酸酶与木聚糖酶;相关和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 H、可溶性有机碳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一定程度说明了不同肥料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水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62.
通过海区采样,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条斑紫菜叶状体色落症,并对患病紫菜加工成的干品进行了初步的品质分析。光镜检查结果表明,患病藻体细胞的液泡很大,色素体萎缩或是挤向细胞边缘,藻体基部死亡细胞较多;电镜下患病藻体细胞的红藻淀粉颗粒增多。品质分析显示,患色落症干紫菜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干紫菜,粗蛋白、脂肪、色素和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均比正常干紫菜低,尤其是三种呈味氨基酸(Asp,Glu和Ala)所占比例非常低,由此造成紫菜品质低劣,对紫菜质量的影响较大。对健康藻体和患病藻体进行红外线活体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患色落症的藻体色素含量极低。用添加营养盐的海水对患色落症的藻体进行培养,发现6d后藻体色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藻体细胞也逐渐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63.
水稻簇生穗突变体的鉴定及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回交转育的簇生穗品系CL-802、自然簇生穗突变体麦疑稻、人工诱导簇生穗突变体双科早系列和中花11系列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人工诱导产生的簇生穗突变体具有粒长变短、长宽比变小的特点,而自然簇生穗突变体不存在这种现象,以簇生穗突变体麦颖稻为亲本,与正常穗型水稻品种杂交所得的F1代、F2代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F1代表现簇生但簇生程度较亲本麦颖稻轻,为中间类型;F2代产生簇生型、中间型和正常型的分离,组合分离比有些符合1:2:1,有些不符,其正常穗型的比例在30%-40%之间。麦颖稻的簇生穗性状表现为部分显性。  相似文献   
64.
UV-B增加对几种不同作物影响程度的种间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大田群体试验方法,研究了UV-B增加对小麦、大豆、棉花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强度增加1.00W·m-2,不同作物对紫外线UV-B增加的敏感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作物的产量和反应指数均表明,作物对紫外线增加的敏感性为棉花>大豆>小麦>玉米。初步分析了不同作物对紫外线敏感差异的区别。  相似文献   
65.
小麦育种中多点试验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新品种西农 872 7选育过程中高代选系多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 Eberhart-Rusell模型分析多点试验对品系筛选的意义 ,并依此推算出参试品系的稳定性参数 ,作为评价品系优劣的依据。提出了改善多点试验分析方法的探讨性见解 ,并对该方法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同时 ,对目前区域试验的分析方法及品种评价指标提出了改进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 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 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 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 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 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较低或丧失;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4.5 g/L。  相似文献   
67.
蛙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丰城某养殖场发病蛙苗中分离出两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试验 ,对健康鲫鱼、小白鼠产生同蛙苗相一致的病症。经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试验 ,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AH)。药敏试验表明 ,两株细菌对痢特灵、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敏感  相似文献   
68.
闵涛玲  杨启银  曩潇潇  周耀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37-5838,5841
应用传统的细菌分类方法,并结合16SrRNA系统鉴定,将光合细菌菌剂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RZ21)鉴定为沙雷氏菌属粘质沙雷氏菌。  相似文献   
69.
七叶鬼灯檠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中多酚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重氮试剂比色法对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0的60%甲醇中性溶液,不加超声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30 min。重氮试剂比色法测得七叶鬼灯檠中总多酚含量为28.32%。提取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0.
城市猪肉产品安全供给标识及信息整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中国猪肉供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猪肉产品安全供给标识及信息整合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方法.介绍该技术的使用思路和实施关键,指出了该技术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