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2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805篇
林业   530篇
农学   814篇
基础科学   625篇
  1179篇
综合类   2003篇
农作物   451篇
水产渔业   340篇
畜牧兽医   786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根据2010年2月、5月、9月和11月对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捕获鱼类80种,隶属于13目,49科,59属,其中以鲈形目最多(30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C)、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现出9月以后逐渐升高、随后下降、5月基本达到最低点的趋势,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5月较高,表明5月鱼类种类丰富度较高。资源生物量曲线(ABC)的结果受优势种影响较大,2月质量优势度曲线位于数量优势度曲线之上;5月质量优势度曲线与数量优势度曲线相交;9月和11月数量优势度曲线位于质量优势度曲线之上。营养级-平均体质量关系曲线斜率的绝对值5月最小,9月最大,表明经过伏季休渔以后,9月鱼类平均体质量有所增加,特别是高营养级鱼类,而经过持续捕捞以后,至5月鱼类平均体质量整体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92.
齐口裂腹鱼维氏气单胞菌16S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齐口裂腹鱼病原菌的检测和生物学特性。从齐口裂腹鱼肠道中分离出菌株Spc0408, 采用常规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形,无芽孢。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具该菌有动力性,H2S、尿素阴性、不发酵木糖、鼠李糖、山梨醇等;β-半乳糖苷酶、葡磷胨水、枸橼酸盐阳性等。菌株16SrDNA的长度为1443 bp,登录号为JF929912,其和Genbank中多株维氏气单胞菌相似性高达97%,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Spc0408和多株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结合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可以判定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维氏气单胞菌,本研究可以对相关病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饥饿胁迫对杂交鳢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25.8 ~ 30.0℃,将初始体重91.6~ 125.1g、体长18.6~23.2 cm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置于玻璃缸水槽中饥饿处理9周,探索饥饿胁迫对其生长(饥饿9周)和生化组成(饥饿7周)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处理9周后,各组的存活率均为100%;其体重的损失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P<0.05),饥饿至第9周时达(20.32±2.16)%;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脂体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饥饿0~7周,杂交鳢全鱼水分含量逐步上升,饥饿开始时为68.26%,至第7周时达72.51%;灰分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明显;脂肪、蛋白质和比能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脂肪含量和比能值下降较为明显,饥饿至第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2.46%和22.56%;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不明显,饥饿5~7周内显著下降(P<0.05).判断杂交鳢在整个饥饿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同时也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4.
小麦赤霉病药刹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1500g/hm2、戊唑·福美双30%可湿性粉剂1650g/hm2或咪鲜胺25%乳油450g/hm2,在小麦扬花初期一次用药,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95.
蟠桃采后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采后新疆蟠桃在贮藏前后期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 SPME)与气-质联用(GC - MS)技术对蟠桃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溶剂萃取(LLE)、水蒸气蒸馏(SDE)和HS - SPME 3种提取方法对蟠桃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HS - S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灰色,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HS - SPME - GC - MS在蟠桃果实贮藏前后期分别检测出53和44种挥发性物质.[结论]贮藏前后期蟠桃果实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作为蟠桃香气的特征组分酯类和内酯类物质在贮藏第4周后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96.
蔡文萍  马纪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897-1901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AFP)又称为热滞蛋白,是一类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热滞效应(thermal hysteresis activity,THA)、冰晶形态效应和重结晶抑制效应(frecrystallization inhibition,RI),抗冻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鱼类、植物、真菌、昆虫中的蛋白,不同生物的AFPs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空间构型各不相同,并且同类生物之间的AFPs同源性也不高,不存在相似性序列或结构模式,说明它们可能是在不同的有机体中独立进化而来,没有共同的演化规律.随着研究的深入,抗冻蛋白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食品工业等领域,起到冷冻保护剂,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前人已经对抗冻蛋白的结构、生化性质和抗冻机制进行了阐述,研究主要对抗冻蛋白应用方面及基因工程的表达作了系统综述,为抗冻蛋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刘晓静  石萌  马纪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1080-1085
[目的]了解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幼虫耐寒性的发育阶段性变化.[方法]对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进行测定.[结果]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虫期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其中1龄的过冷却点最低(-19.4~-24.1℃),且个体差异不大.老熟幼虫的过冷却点个体差异较大,其中7龄幼虫中过冷却点在个体间差异达到15.7℃(-5.6~-21.3℃).[结论]老龄幼虫最有可能是该虫在荒漠环境地区越冬的虫态.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湖南省娄底市活禽批发市场活禽来源与流通情况,对2020—2021年娄底市2个活禽批发市场活禽调入、调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调入娄底市活禽批发市场的活禽超过3000批次,数量超过600万羽;调入活禽种类有鸡、鸭、鹅、鸽等品种,其中活鸡比例超过80%;活禽批发市场主要以省内调入为主,还涉及12个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999.
猪粪及其堆肥不同水浸提比对种子发芽特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猪粪及其堆肥为供试样品,在水浸提比(W/V)1:10、1:20、1:30、1:40、1:50、1:60的条件下,采用浸提液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水浸提比对黄瓜、樱桃萝卜及大白菜种子发芽特性指标(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在不同水浸提比下均大于80%;其他种子发芽特性指标随水含量的增多,均经历了明显的增大趋势.同一种子,相对根长受水浸提比的影响比相对发芽率显著,发芽指数与相对根长随水浸提比的变化规律一致.新鲜猪粪经堆肥处理对种子的植物毒性减轻,大白菜种子对猪粪及其堆肥的植物毒性较黄瓜种子与樱桃萝卜种子敏感.  相似文献   
1000.
To reduce nitrate leach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N-catch crops of sweet corn (Zea mays L.), amaranth (Amaranthus spp.), and sweet sorghum (Sorghum Linn.) on nitrate-N accumulation in the soil profile were examined using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mass and N absorbed by sweet corn were the larges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N-catch crop treatments. Root length density for sweet corn, amaranth, and sweet sorghum in the 0–150 cm soil layer was 0.66, 0.34 and 0.46 cm/cm3, respectively, and root dry weight was 0.065, 0.021 and 0.038 mg/cm3, respectively. In the 0–200 cm soil layer, nitrate-N accumulation for fallow, mature sweet sorghum, amaranth, and sweet corn was 1124.7, 899.4, 867.4 and 794.2 kg/hm2, respectively, where the treatment of sweet corn had the smallest N-accumulation. The nitrate-N leachability of fallow, sweet corn, amaranth, and sweet sorghum treatment was 3.6, 1.9, 2.4 and 2.6 kg/hm2,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cropping of sweet corn, amaranth, and sweet sorghum could reduce the leachability by 47%, 35% and 28% in comparison with fallow treatment. Therefore, the cultivation of N-catch crops can reduce nitrate leaching in seasonal soil, and the sweet corn might be the most suitable catch cr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