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4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885篇
林业   618篇
农学   560篇
基础科学   451篇
  1034篇
综合类   4835篇
农作物   521篇
水产渔业   405篇
畜牧兽医   1878篇
园艺   795篇
植物保护   50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将昆明鼠随机分为A,B,C,D4组,各组分别采用含有猪轮状病毒(RV)JL94株VP7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VP7,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TH98株N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N,pcD-NA-VP7和pcDNA-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肌肉注射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注射前后定期采血,检测血清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A,C组小鼠血清在首免后第14天即可检出针对RVVP7的阳性抗体(P/N≥2.0)。B组小鼠血清在首免后第39天检出针对TGEVN蛋白的阳性抗体(P/N≥2.0)。A,B,C组小鼠在首免后外周血CD4+、CD8+T细胞数量与D组小鼠相比,在不同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并明显高于D组小鼠。说明猪轮状病毒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酸免疫后能诱发机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应用聚乙烯醇(PVA)将除油菌群固定于核桃壳粒上的固定化方法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载体具有较高的除油效能,除油率分别达到65.58%(36h),84.85%(48h),90.03%(60h)。与直接吸附方法相比,该法在保持细菌活性、抗水质变化冲击方面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区域性水资源系统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的系统特性,给出了适用于多水源、多工程、多用户的大型水资源系统的系统概化规则和模型计算原则。介绍了反映各种水源及工程供水特点的建模思路,并在配置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模拟模型,该模型在河北省水资源合理配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配置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94.
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的规律。选择体重及产绒性能相近的2.5岁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10只,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自然光照和短光照处理,短光照组每天的光照时间比自然光照组减少2小时,两组试羊在同一草场放牧。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随牧草营养值下降(CP含量13.9%~6.0%)和光照递减(14.6~9.4h/d),绒毛生长呈慢—快—慢增长模式,主要的生长期在9月下旬~12月上旬,11月份为高峰期;减少光照可刺激绒毛生长,使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至8月下旬,绒毛长度增加10.9%,但生长模式不变。绒毛细度(14.6~14.9μm)和强度(6.9~5.9g)不受季节影响,但绒毛伸度下降54.3%;减少光照不改变绒毛强度和伸度,但绒毛细度增加5.6%、产绒量提高12.5%。  相似文献   
995.
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支原体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兽用疫苗中常见的支原体DNA为模板进行PCR试验,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 检测方法,并对市场上的兽用疫苗随机抽查检测,其检出率为24.4%(22/90)。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6.
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7,自引:6,他引:71  
综述了国内外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在应用与发展、应用机理与效果、主要技术模式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地膜覆盖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7.
西藏降水化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典  师长兴  假拉 《干旱区研究》2005,22(4):471-475
1987-1988年及1997-2000年间,在西藏拉萨、定日、当雄、安多采集降雨样品及部分大气浮尘样品,分析测定了pH、电导率、CO2分压、总悬浮颗粒含量及10多种离子浓度。共测量了300场次降雨的pH值、电导率和其中60场次降雨的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青藏高原降雨常呈弱碱性,1987-1988年间加权平均pH值为8.36,1997-1999年间为7.5。造成高原降雨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地面富含钙的粉尘。西藏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轻的地方,但是从20世纪80-90年代的降雨中,NO3^-与SO4^2-含量增加,pH值降低,表明保护这片脆弱环境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998.
施氮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减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为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资源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大田滴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品系)新冬20号、新冬40号、新冬57号、新冬60号、新粮801、新粮802和新粮803为材料,分析不施氮肥(N0)和正常施氮(N1)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999.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定量评价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使用1980—2020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在渔网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了4种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线性响应,最后通过构建非线性概率评估框架,定量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间,耕地、林地和草地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他土地利用面积均有所增加。2)四川省南部、云南省东部、贵州省西部和重庆市等地区多年平均景观分离度指数较大,景观破碎化严重。长江经济带43.97%地区景观分离度指数和64.28%的区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大部分地区景观呈现均衡化和多样化发展,城市化会降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3)景观分离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可能加剧景观破碎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根据概率评估框架,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景观分离度指数或香农多样性指数比较敏感,林地和草地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的主导景观。研究成果有助于掌握长江经济带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从而进一步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切花菊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过量和施肥方式不当的问题,通过比较4种施肥处理对切花菊形态指标、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最适切花菊生产的施肥体系,为切花菊减肥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切花菊‘白扇’为试材,设置分别在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设备和施肥罐机器下,追施水溶肥7次(S1、S2)和追施4次(T1、T2) 4个处理,每次追肥量相同(75 kg/hm2)。在定植后35、62和85天,调查切花菊农艺指标、花部性状、植株氮磷钾含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结果】与施肥罐机器施肥(S2、T2处理)相比,定植62天时,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设备施肥(S1、T1处理)提高了切花菊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T1处理的效果又好于S1处理;定植85天时,T1处理切花菊株高高于S2和T2处理,花径和出花率与S1和S2处理无显著差异。定植35天时,T1处理的植株钾含量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62天时,T1处理植株茎叶中磷、钾含量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85天时,T1处理植株根中的磷、钾含量均最高。T1处理也增加了定植62和85天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论】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