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9篇
  免费   795篇
  国内免费   1561篇
林业   1546篇
农学   1983篇
基础科学   1316篇
  2554篇
综合类   4011篇
农作物   748篇
水产渔业   525篇
畜牧兽医   1776篇
园艺   392篇
植物保护   96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883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752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研究了温度、湿度、光照、培养基、pH值和营养对莴笋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 7~ 3 0℃ ,适温 15~ 2 5℃ ,最佳温度 2 0℃ ;菌丝在 2 4h光照或 2 4h黑暗生长较快 ,12h光照 +12h黑暗生长较慢 ;菌丝在相对湿度 80 %以上均能生长 ,湿度越大 ,生长速度越快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在pH值为 5时生长最快 ;在碳源和氮源利用方面 ,淀粉和丝氨酸对菌丝生长最有效。  相似文献   
992.
宜黄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生种群调查及栖息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宜黄县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华南虎 (Pantheratigrisamoyensis)为主要保护对象 ,是近几年发现华南虎证据最多的区域 .中美华南虎联合考察队于 2 0 0 1年 3 7月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调查 ,采用访问调查法、样线调查法、痕迹调查法、红外线自动照相技术等目前国际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技术 .该次考察虽未证实该区域华南虎存在的确切信息 ,但较系统地调查了该区域的生境资料 ,初步评价了华南虎的生存环境 .其结论为 ,由于乱捕滥猎、过度的经济活动、栖息地缩小和破碎化是导致目前华南虎极度濒危甚至难觅其踪迹的主要原因 .该区域历史上是华南虎较多的区域 ,目前仍具备华南虎生存的基本条件 .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fruit science, including crop modelling,expert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computer vision (CV), the Internet, 3 "S" technology, etc. The existingproblems and prospect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994.
作者系统研究了金针菇丰产栽培技术措施: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省栽培的7个品种,它们是8901、三明1号,8902、8903,沪金1号,洛金1号,89016,均属浓色菌系,分枝类型为细密型,具有出菇早,分枝多,产量高等特点。其中8901不论在产量和经济性状上都超过全国推广种植的优良菌株三明一号。我省金针菇的适宜播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以10月中下旬播种产量最高。栽培材料除棉籽壳和木屑外,还可用酒糟、豆秆、花生蔓、废棉、玉米芯等,用纯酒糟产量低,加入等量的棉籽壳后,产量明显提高。废棉籽含有较高的水溶性醣和可溶性氮,用来栽培金针菇生物效率可达84.2%;豆秆、花生蔓粉碎后加入10—20%麦夫皮或玉米粉,生物效率最高可达118%。用液体菌种栽培,具有生产周期短,出菇早,经济性状好的特点,比用固体菌种增产13.4%。  相似文献   
995.
Carbon dioxide (CO2)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ue for many organisms but is odorless to humans.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e mammalian olfactory system can detect CO2 at concentrations around the average atmospheric level (0.038%). We demonstrated the expression of carbonic anhydrase type II (CAII), an enzyme that catabolizes CO2, in a subset of mouse olfactory neurons that express guanylyl cyclase D (GC-D+ neurons) and project axons to necklace glomeruli in the olfactory bulb. Exposure to CO2 activated these GC-D+ neurons, and exposure of a mouse to CO2 activated bulbar neurons associated with necklace glomeruli. Behavioral tests revealed CO2 detection thresholds of approximately 0.066%, and this sensitive CO2 detection required CAII activity. We conclude that mice detect CO2 at near-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through the olfactory subsystem of GC-D+ neurons.  相似文献   
996.
Two global coupled climate models show that even if the concentra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had been stabilized in the year 2000, we are already committed to further global warming of about another half degree and an additional 320% sea level rise caused by thermal expansion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Projected weakening of the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does not lead to a net cooling in Europe. At any given point in time, even if concentrations are stabilized, there is a commitment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s that will be greater than those we have already observed.  相似文献   
997.
赤霉素(GA3)对武汉市露地梅花部分品种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1年,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露地梅花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及观赏期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梅花观赏质量(花径、展叶期、落蕾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梅花花期具有调节作用,作用的方向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10月底至11月处理提前;而1月处理又使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赤霉素促使梅花花期提前的同时通常伴随开花量的下降;而在推迟梅花花期的同时开花量增加、且观赏期延长。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地使‘江南朱砂’的花径缩短1.2—5.4mm;‘粉红朱砂’的展叶期提前3—4个月;‘粉红朱砂’出现明显的落蕾效应。研究还探讨了温度作为梅花开花的主导因子对试验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报道GC-MS鉴定莫合烟叶叶绿素皂化母液提取物。分离出75个组份,鉴定其中主要组份为叶绿醇,含量13.18%;十六碳醛,含量11.52%;6,10,14-三甲基-2-十五酮,含量6.24%;3-甲基戊酸乙酯,含量5.05%;1-甲基戊苯,含量2.96%;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磷量2.03%,叶绿醇、十六碳醛,6,10,14-三甲基-2-十五酮和十八碳三烯酸乙酯均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硅对土壤外源镉活性和玉米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土壤镉形态组成的影响,以及与玉米吸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0.1和1.0 mmol·kg-1(以CdSO4·8/3H2O加入)镉处理的土壤加入2.0 g·kg-1 硅酸钠(以Na2SiO3·9H2O加入,pH调至6.0)后可显著减轻镉对玉米的毒害,降低玉米吸镉量。加硅处理显著降低土壤中的交换态和铁锰结合态镉量,但显著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镉的量。硅降低镉对玉米毒害的机制之一是硅改变了根外土壤中镉的形态,降低了镉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以全国菜用大豆主产区的菜用大豆初选核心种质154份品种为材料,依据感官品质性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构建了由36份材料组成的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种质,并将构建的核心种质与原有种质进行遗传资源代表性及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种质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品质育种过程中,特异性状核心种质的构建可为有效利用种质资源提供一种便利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