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9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林业   577篇
农学   542篇
基础科学   586篇
  963篇
综合类   5073篇
农作物   721篇
水产渔业   378篇
畜牧兽医   2048篇
园艺   749篇
植物保护   43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验旨在分离鉴定犬副流感病毒(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CPIV),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Vero细胞接种感染CPIV阳性犬肺脏组织,盲传4代,收集72 h病毒液进行RT-PCR鉴定、电镜观察、血凝试验、热敏性试验、紫外照射试验及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同时扩增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试验成功从出现咳嗽、流鼻涕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病犬肺脏中分离出1株CPIV,命名为CPIV-BJ01;RT-PCR扩增结果发现,在534 bp处有特异性目的条带。病毒电镜观察发现,其超微结构呈圆形、有囊膜、直径在80~200 nm之间;血凝试验显示,病毒在4和37℃均能凝集1%猪红细胞,与报道的CPIV血凝特性一致;病毒对热敏感,长时间高温下病毒毒价会随之下降;紫外照射可使病毒在短时间内对细胞的感染性急剧下降。病毒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在12~48 h病毒高速增殖,细胞培养液中病毒滴度急剧上升,之后趋于稳定。CPIV N基因序列与19株有代表性的副流感病毒N基因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8%。遗传进化分析表明,CPIV-BJ01与PIV5 1168-1(登录号:KC237064.1)和PIV5 ZJQ 221(登录号:KX100034.1)位于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针对A型猪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 SVA)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SVA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0.9974;特异性良好,与口蹄疫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对SVA核酸最低检测下限为3.75 copies/μL,而普通PCR最低检测下限为3.75×103 copies/μL;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为均小于5%,重复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SVA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为检测猪水疱性疾病病原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为开展SVA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应用轮状病毒RNA电泳方法,对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北京、安徽等地共90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在内蒙古和新疆采集的粪样中共检出11份轮状病毒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12%(11/90).阳性样品经RT-PCR分型鉴定,新疆2份和内蒙古5份样品属于G10型,新疆另一牛场的4份样品属于G6型.对所有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传代的病毒株,经鉴定该分离株属于G10P[11]型轮状病毒,命名为HM26.G10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以纯化的原核表达的猪轮状病毒VP7抗原表位区域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轮状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抗原与其他7种常见猪病病毒(TGEV、PEDV、CSFV、PCV2、PRRSV、PPV、PrV)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来自不同猪场的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与中和试验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4.8%。本试验建立的ELISA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PRV的快速诊断、免疫猪群抗体监测和轮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5.
1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1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作用。通过在M-H琼脂平皿上贴药敏片,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来确定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大观霉素、硫酸安普霉素、硫酸粘菌素、左氧氟沙星和乳酸环丙沙星表现出中度敏感,其它表现为低敏感度或者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药典》(2015年)蜂蜜中规定:用Prevail Carbohyrate ES色谱柱,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及麦芽糖。此次试验证明用普通氨基色谱柱替代Prevail Carbohyrate ES色谱柱,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精密度试验满足要求,回收率试验结果大于93%,结果准确、可靠,普通氨基柱可替代Prevail Carbohyrate ES色谱柱,用于蜂蜜中糖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7.
文章旨在评估甜菜碱对热应激条件下肉鸭血液指标、电解质、气体分压和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48.6g当天孵化的肉鸭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日粮处理分为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采食),处理1组为热应激条件下添加1500mg/kg甜菜碱,处理2组为热应激条件下5点~10点以及17点~20点饲喂含1500mg/kg甜菜碱日粮,处理3组为热应激条件下17点~10点饲喂含1500mg/kg甜菜碱日粮,试验共进行42d。结果显示:饲喂甜菜碱日粮的肉鸭较对照组体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肉鸭血液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均低于甜菜碱组(P<0.05)。不同饲喂时间的甜菜碱组肉鸭电解质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肉鸭血液二氧化碳分压、氧气分压、细胞外液碱浓度、碳酸氢盐和总二氧化碳浓度均低于甜菜碱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组肉鸭盲肠中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的浓度较高(P<0.05),而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较低(P<0.05)。因此,与自由采食相比,在上午和下午限制饲喂甜菜碱日粮或17~10点饲喂甜菜碱日粮显著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肉鸭的生长性能和生物学参数。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株,从26种中草药水提物中筛选出6种对两种镰刀菌有抑制效果的药物,通过不同的组方配伍,利用生长速率法检验不同组方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显示: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强的为肉豆蔻-五味子两药配伍组,抑菌率为70.55%(P <0.05),比单药和三药配伍最优组分别高11%、17%。对禾谷镰刀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肉豆蔻-诃子-石榴皮三药配伍组,抑菌率为77.91%(P <0.05),比两药配伍最优组高58%,较单药最优组提高90%;结果表明中草药提取物组方后可显著提高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9.
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是导致犬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与其他肠道病原共同感染时犬死亡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养犬业的健康发展。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诊断技术对该病的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临床诊断外,常见的CCoV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有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及血清学诊断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往往耗时长且工作量较大,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普通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纳米PCR等检测方法,这些诊断技术在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上有极大提高,诊断效率也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诊断技术与新型材料研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纳米金、核酸探针、芯片技术及纳米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更加敏感、便捷、高效且都具有制备试剂盒的可能性,从而在诊断上具有简洁性和普适性。文章将针对CCoV的诊断技术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CCoV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进行检测。牛乳样品经过前处理后,经过C18色谱柱分离,采用FullScan模式进行一级全扫描,扫描结果通过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14.1软件中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方差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正、负离子模式下共找到14种判别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的表征因子,进一步通过这14种表征因子建立区分2种乳的判别模型,通过该判别模型能够准确地区分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复原乳的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