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43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重庆市紫色土系统分类高级单元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对重庆市境内的41个紫色土典型剖面进行鉴别、检索和分类定名,并与其发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41个紫色土典型剖面分别被划归为4个土纲(人为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6个亚纲、12个土类和19个亚类等系统分类高级单元,被划归为雏形土土纲的剖面最多,其次为新成土土纲,仅有9个剖面被划归为紫色湿润雏形土或紫色正常新成土;雏形土土纲和新成土土纲均分别对应紫色土发生分类的3个亚类(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而淋溶土土纲则仅与酸性紫色土1个亚类相对应;地形、海拔、母岩和人为活动与紫色土的土壤水分状况、剖面发育、颜色以及其他理化性质等关系密切,是影响重庆市紫色土系统分类高级单元划分的重要因素;针对多数紫色土个体达不到紫色砂、页岩岩性特征的色调标准以及铁质湿润雏形土的下设亚类不能充分反映紫色土属性(如石灰性、酸性等)差异等问题,建议适当放宽紫色砂、页岩岩性特征的颜色要求或增设石灰铁质湿润雏形土和酸性铁质湿润雏形土2个亚类。  相似文献   
82.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mitochondria to sperm functionality, as the main source of ATP for cellular homoeostasis and motility. However,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 on sperm metabolism is still controversi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for some species, glycolysis may be the main mechanism for sperm energy production. For ram sperm, such pathway is not clear. Thus, we evaluated ram sperm in response to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and glycolysis inhibition aiming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pathway for sperm functionalit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the SAS System for Windows, using the General Linear Model Procedure. Data were tested for residue normality and variance homogeneity. A p < .05 wa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Groups treated with the mitochondrial uncoupler Carbonyl cyanide 3 chlorophenylhydrazone (CCCP) showed a de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with low mitochondrial activity and high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We also observed that the highest CCCP concentration promotes a decrease in sperm susceptibility to lipid peroxidation. Regardless the lack of effect of CCCP on total motility, this substance induced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on sperm kinetics. Besides the interference of CCCP on spermatic movement patterns, it was also possible to observe such an effect in samples treated with the inhibitor of glycolysis (2‐deoxy‐d ‐glucose, DOG). Furthermore, treatment with DOG also led to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sperm susceptibility to lipid peroxidation.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the glycolysis appears to be as important as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for ovine sperm kinetics as this mechanism is capable of maintaining full motility when most of the cells have a low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changes in the glycolytic pathway trough glycolysis inhibition are likely involved i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sperm oxidative unbalance.  相似文献   
83.
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常用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自交系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常用66份自交系划分为低产型和高产型两类。不同玉米自交系性状间存在很大差异,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也存在差异,同时筛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按方差贡献率大小,对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起重要作用的主因子依次为衰老、叶源量、生物学产量、穗生长势等。千粒重对低产自交系起主要决定作用,行粒数是高产自交系的主要决定因素,穗行数是其主要限制因素。改良自交系应注重主因子的效应,低产自交系主攻千粒重,高产自交系主攻行粒数。  相似文献   
84.
沙埋对西鄂尔多斯高原灌木群落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鄂尔多斯高原集中分布了很多珍稀濒危灌木物种,近年来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沙埋,为了揭示沙埋对该区灌木群落的影响,采用2006年西鄂尔多斯高原干旱荒漠灌木群落的空间点格局调查数据,运用基于最近邻体距离的空间格局指数F函数、G函数和J函数,研究了不同沙埋程度干扰下灌木群落的结构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沙埋是该区不耐沙灌木消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地表覆沙厚度的增加,群落内不耐沙灌木的数量逐渐减少;对于耐沙灌木,浅层的覆沙有利于其更新生长,而当覆沙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这种正向作用转为负向作用,导致耐沙灌木由数量上的增加转为减少;不耐沙灌木和耐沙灌木在不同沙埋强度的影响下,在小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的随机分布,而二者之间在浅层的沙埋干扰下,在小尺度上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覆沙厚度达12cm时,群落内灌木分布极稀疏,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沙埋导致群落内物种单一且有老龄化现象,更新困难,是群落退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5.
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 对直接种植法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以期找到适合我国的评估方法, 为遗传产量增益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1970s–2000s期间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种为材料, 分别于2005–2006年(试验1)以及2007–2008年(试验2)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顺义试验基地进行。每个试验设置3种密度。依据1970年代单交种在3.0万株 hm-2密度下的产量与2000年代的单交种在6.0万株 hm-2密度下的年均单位面积的产量差异, 计算得到1970s–2000s期间我国玉米遗传产量年增益速率为94.7 kg hm-2。在7.5万株 hm-2密度下, 2000年代单交种较1970年代单交种的产量增值是遗传因素作用的结果。1970年代单交种在1.5万株hm-2密度下的产量与2000年代单交种在7.5万株 hm-2密度下的产量差值是育种与栽培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二者的比值得到育种对总产量增益的贡献率为52.9%。Duvick的直接种植法适用于我国评估遗传产量增益速率, Tollnaar的试验设置方法适用于评估我国玉米遗传贡献率。  相似文献   
86.
基于已持续26年的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氮素迁移分布和C/N的影响,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曲线和硝化强度变化,以及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施肥使土壤表层氮素累积量明显增加,土壤剖面含氮量分布曲线呈"S"形。0-20 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含氮量普遍高于施化肥处理,20-30 cm土层,化肥氮 磷处理(CNP)、化肥氮 磷 钾处理(CNPK)、秸秆 化肥氮处理(CRN)和不施肥对照C0的含氮量高于有机肥 氮 磷处理(MNP)、有机肥 氮 磷 钾处理(MNPK)、秸秆 有机肥 氮处理(MRN)和仅施有机肥处理(M0),而40-50 cm土层含氮量差异较小;(2)土壤矿化曲线在前期差异明显,7 d后的矿化量普遍达最大,28 d后趋于稳定,施有机肥处理7 d后的矿化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土壤累积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符合有效积温方程式,矿化常数K和n值反映了施有机肥土壤氮素的矿化潜力较大,而施化肥土壤的矿化过程达稳定状态需更长时间;(3)长期施肥使土壤的硝化强度明显提高,施有机肥处理普遍高于施化肥处理。MNPK最高,比C0提高了6.44倍,秸秆还田处理CRN高于CNP和CNPK;(4)施有机肥或秸秆使表层土C/N值有降低趋势。0-10 cm表层土壤的C/N值,CNPK>MNPK,C0>M0,而秸秆还田处理MRN的C/N值最低。20-50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C/N普遍高于化肥处理,施化肥土壤下层的有机质分解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7.
在陕西17个花椒林地中采集土壤样,采用电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线相关分析,确定陕西主要花椒栽培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安全性。结果表明,Pb、Hg、Cr、As、Cu含量均低于国标中的风险筛选值,仅来自凤县石铺村土壤样的Cd含量大于国标中的最大风险管控值,这可能与Cd污染有关;在中、高Pb、Hg、Cr、As及高Cu含量土壤组中,其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土壤的背景值;土壤中Pb-Cd、Pb-Hg、Cr-As、Cr-Cu、As-Cu的含量存在正相关趋势,而Hg-As则有负相关趋势,因而低Pb、低Hg、高Cr及高Cu含量的土壤样所占比例较高。综上表明,土壤中Pb、Cd、Hg、Cr、As、Cu的含量水平存在较弱的关联性,陕西花椒林地土壤中Pb、Hg、Cr、As、Cu含量在国标中的安全范围内,1个土壤样中的Cd含量达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88.
本实验在全自动智能温室内研究了生根粉ABT-1、NAA和环境因子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并对榆树(Ulmus)抗虫速生新品种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生根粉ABT-1和NAA都对榆树生根有影响。ABT-1的不同处理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榆树生根的影响差异显著。NAA的不同处理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榆树生根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②利用ABT-1生根粉促根处理,以浓度为1000&#215;10-6g/L的滑石粉速蘸效果最佳,生根率为91.33%,根系发育良好。③利用NAA生根粉促根处理,以浓度为800&#215;10-6g/L,处理时间为0.5m in的效果最佳,生根率为79.34%,根系发育良好。④炼苗是幼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措施,通过炼苗,可以促进根系迅速发育,提高幼苗对外界高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基于植物旱生原理,对花生植株进行部分根系干燥(PRD)刺激,以期调节花生旱生反应,增强植 株后期对干旱胁迫的防御能力。采用隔板(P1)、分容器(P2)和凡士林(P3)3种分根方法,将根系分为两侧根区并进 行4轮根区交替灌溉,一侧根区保持40%田间持水量,另一侧根区正常浇水(75%田间持水量),研究PRD诱导的花 生旱生反应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PRD处理根冠比均增加,叶片细胞溶质浓度值CFT增 加,ΔCFT分别为43.1(P1)、65.1(P2)和49.6(P3)osmol∙m-3,水势和渗透势降低,膨压显著增大;O2·-含量增加2~3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并在复水后保持较高的活性;PRD缩短离体叶片气孔关闭时间,延长水分蒸发 时间,复水后光合势能增强,叶片和根系中Gdi-15 基因表达增强2~7倍。为进一步研究PRD预处理对干旱胁迫的 缓解作用,以凡士林分根法进行PRD预处理的干旱试验,设3个处理:正常浇水(Control,75%田间持水量)、干旱胁 迫(D,35%田间持水量)和PRD预处理的干旱胁迫(DP),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D处理 相比,DP处理叶片相对含水量由51.68%增加到61.07%,脯氨酸含量由4328.72μg g-1FW减少到2104.50 μg∙g-1FW, MDA和O2·-含量均降低,POD活性由592.46降低到217.68 U∙g-1FW。3种PRD处理方式都能诱导花生植株产生旱生 反应,以凡士林法效果最佳。PRD预处理可对植株进行干旱驯化,使植株再次感知干旱胁迫时表现迅速的生理防 御和快速的生理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90.
西藏主要农区农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国辉  田发益  旺姆  张红锋  刘翠花  次白 《土壤》2005,37(5):523-529
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地质历史以及耕作习惯,使其具有特殊的土壤特征。在2002~2004年间,我们对西藏主要农业区的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等4地(市)的农田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4地(市)农田土壤酸碱性由弱酸性至弱碱性(pH6.5~9.0);养分的基本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在5~50g/kg之间,变幅较大,N素少(全N0.2~2g/kg,速效N20~80mg/kg),P素缺(全P0.22~1.42g/kg,速效P1~133mg/kg),K素(全K1.9~12.2g/kg,速效K80~1290mg/kg)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Cu10~443mg/kg,Zn47~266mg/kg,Fe1880~7550mg/kg,Mo0.2~6.6mg/kg,Mn196~736mg/kg,B0.5~138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