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已经发表的IN型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核蛋白(N)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编码IN VSV的N基因,将PCR产物按相应的阅读框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 BL21株,以1.0 mmol·L-1 IPTG在37℃的条件下诱导,N基因得到了高效表达。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用 VSV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分子质量与预期的65.3 ku相符。  相似文献   
72.
试验用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毒株)体外感染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利用real—timePCR方法对病毒感染不同时间细胞中的病毒量和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1h就可检测到病毒,但病毒量相对较小;在24h时病毒开始大量增殖;在72h病毒量达到最高峰,为1h时20倍以上。IL-1βmRNA的表达量在48h增加到最高;IL-6mRNA的表达量在感染后1h内显著增加;IL-8mRNA的表达量在12h时达到最大量;IL-12P35mRNA的表达量在72h迅速上升,为对照的56.1倍;IL-12P40mRNA的表达量在1~2h表达量较高;IL-13在72h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30.7倍;IL-17mR—NA的表达量在72h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9倍;IL-18mRNA的表达量在12h达到对照的1.9倍。结果表明,SIV感染PBMC后,随着病毒的大量复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3.
将编码弓形虫微线蛋白3(MIC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IC3和编码γ-干扰素(IFN-γ)的真核表达质粒pcIFN-γ各100μg混合肌肉注射,间隔2周、3次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相同剂量的pcMIC3、pcDNA和PBS免疫对照组。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四氮甲唑蓝(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检测试验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并观察腹腔接种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后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与其它试验组相比,pcMIC3 pcIFN-γ组试验小鼠在免疫8周后的ELISA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和CT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免疫小鼠45 d时的生存率为100%,能有效抵抗小剂量弓形虫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74.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IBVHN99株的N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op10,提取pMD18-T-N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并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H52,Ark99,BJ等参考毒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Ark99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8.4%~90.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4.4%;HN99株与H52,Ark99和BJ等其他各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IBV变异株。  相似文献   
75.
用2株不同的真菌激发子粗提物(CEF)在菌丝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97-0706)菌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前(0 h)首先加入80 μg/mL的疫霉(Phytophthora sp.YL)菌株粗提物(CEFY),发酵了72 h后,再加入80 μg/mL的曲霉(Aspergillus sp.P6-1)菌株粗提物(CEFp),再共同发酵120 h,收集菌丝,97-0706菌株的虫草菌素含量可达到20.12 mg/g(P<0.01),是对照的5.2倍.  相似文献   
76.
感染PRRSV Nsp2基因部分缺失变异株的仔猪抗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PRRSV Nsp2基因缺失变异株的致病性,采用2个Nsp2基因分别连续缺失3个和89个碱基的PRRSV变异株Hn-2(GenBank:FJ237419)和Hn-4(GenBank:FJ237421)的病毒液,人工滴鼻感染断奶仔猪,同时用Marc-145健康仔猪细胞培养液滴鼻作对照,在感染后0,7,14,24,3...  相似文献   
77.
采用RT-PCR技术自豫南黑猪脾淋巴细胞中扩增猪IL-2基因(pIL-2),RT-PCR产物进行T-A克隆并测序,获得了猪IL-2基因序列.将BamH Ⅰ酶切的猪IL-2基因非定向克隆到BamH Ⅰ酶切并去磷酸化的pSY538载体上,通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筛选正向插入的重组质粒pSY538/pIL-2.NotⅠ酶...  相似文献   
78.
为同时检测和鉴定牛边缘乏质体、中央乏质体及绵羊乏质体,根据这3种病原体的msp4基因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针对3种乏质体的2对通用引物,及分别针对三者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乏质体及分别鉴定3种乏质体的套式PCR方法,并与OIE推荐的msp5半套式PCR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莫氏巴贝斯虫、山羊泰勒虫、温氏附红细胞体、东方巴贝斯虫、刚地弓形虫、伊氏锥虫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套式PCR检测乏质体DNA量为0.2 pg(相当于6个感染红细胞).检测l 119份来自6个不同地区的奶牛、肉牛、水牛及羊的临床样品,阳性106份,经鉴定边缘乏质体46份,中央乏质体15份,绵羊乏质体35份,混合感染中央乏质体和绵羊乏质体4份,混合感染边缘乏质体和绵羊乏质体3份,混合感染边缘乏质体和中央乏质体3份.首次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证明中央乏质体存在于中国.同时,证明牛可以混合感染边缘乏质体和中央乏质体或绵羊乏质体,以及混合感染中央乏质体和绵羊乏质体.上述848份样品用OIE推荐的msp5半套式PCR同时检测,两者符合率为98.5%(835/848).检测结果表明,msp4套式PCR特异、敏感,可用于边缘乏质体、中央乏质体、绵羊乏质体的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后引起干扰素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反应,探讨宿主一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作者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PK-15细胞引起的病毒DNA量的变化和细胞因子IFN-β、IFN-γ、IFNAR-1、IFNAR 2、MHC-I、MHC一Ⅱ、MX1、iNOS、2-5AS、RNase L和IRF-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12h病毒开始大量迅速增殖,48 h达到最高峰;PPV感染后可引起PK-15细胞中IFN-β、IFN-γ、IFNAR-1、IFNAR-2、MHC-I、MHC-Ⅱ、Mxl、iNOS、2-5AS、RNase I.和IRF-3的转录量显著增加,其中Mχ1基因在24 h转录量达到8 423倍.猪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PK-15细胞抗病毒相关因子转录增加.  相似文献   
80.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引起猪感染发病的优势肠球菌种,以肠球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利用SodA基因多态性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同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方法。通过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该方法能扩增出肠球菌属特异性片段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种特异性片段;对粪肠球菌敏感性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