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1.
运用ISSR标记鉴别水稻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4条ISSR引物对18个水稻新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出带29条,其中特异性带18条,比例为62.1%,利用这些特异性带构建各个材料的分子指纹,可以将供试材料区别开来。相对其它DNA分子标记技术而言,ISSR操作简单、检测方便、稳定性好、多态性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水稻分子指纹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和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环境初筛出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真菌16株。经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了产纤维素酶活较高且酶活力稳定的真菌1株,其固体发酵CMC酶活力为2 972.53 U/g、FPA酶活力为203.86 U/g。经紫外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更高的菌株z1,其固体发酵CMC酶活力为3 554.88 U/g、FPA酶活力为506.76 U/g,FPA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48倍。多次传代培养表明该菌株酶活稳定。  相似文献   
13.
水果病害是影响果树健康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精准地掌握果树的病害信息并进行精准施药管控,对防范果园重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保障水果的稳产优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朝规模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发展需求,视觉和光谱检测技术因具有无损检测、可规模化和高效率等优点,逐渐发展为检测水果病害的重要技术之一。梳理国内外机器视觉和光谱技术在水果病害检测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图像处理技术有较好的解释性,有利于与植保农艺研究相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有较好的精度和泛化性;透射光谱技术可用于检测果实内部病害;反射光谱技术可用于检测果实、叶片表面病害,并实现分级。最后,总结未来机器视觉与光谱检测技术优化和应用的方向,并展望水果病害检测的实际生产应用前景,以期为水果病害检测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云县强势推进膏桐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嗣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完成400万亩(1亩=1/15ha)以膏桐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建设的发展目标,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云县将膏桐作为重点产业,加快推进全县生物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甘薯淀粉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目前常用的几种植物淀粉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甘薯淀粉含量的方法——酶解-蒽酮比色法。经试验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并从测定原理出发,对酶解-蒽酮比色法测定甘薯淀粉含量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损失,节约管理成本,采用集中管理的4年生芽苗砧嫁接良种油茶苗进行了大苗移栽造林试验,并以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试验作对照。结果表明:大苗移栽的造林成活率可达97%以上,比用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的成活率几乎提高了1倍。造林试验结果说明,大苗移栽技术是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从选地,安装保湿、保温、遮阴和喷灌设施,芽苗砧培育及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油茶优质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19.
袁志辉  黄光文  李常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46-13248
根据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借鉴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初步探讨了"框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的三大物质代谢教学中的运用。在总结三大物质代谢知识模块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糖类代谢、脂类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的概念框架结构图。  相似文献   
20.
对11个三系不育系水稻、2个典型籼稻、2个典型粳稻和3个普通野生稻叶绿体DNA的ORF100,ORF29-TrnCGCA,rps16基因内含子和TrnTUGU-TrnLUAA转录间区4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对后两个片段测序.研究结果表明,三系不育系水稻叶绿体DNA的ORF100和ORF29-TrnCGCA两片段的长度均与典型的籼稻一致,即供试的11个三系不育系水稻都为籼型叶绿体.11个三系不育系材料中有10个材料在测序的rps16基因内含子TrnTUGU-TrnLUAA转录间区的序列完全一致,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其他10种不育系水稻在rps16片段上有一个单碱基和一个6碱基片段的差异.由此说明,与供试的典型籼稻、典型粳稻和普通野生稻相比,三系不育系细胞质的多态性水平非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