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39篇
  41篇
综合类   411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大麦条纹病由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引起,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为进一步探索条纹病与大麦(Hordeum vulgare)的相互作用,以大麦品种甘啤6号和Issto为实验材料,在接种麦类核腔菌(代号DWC)7和21d后提取叶片蛋白,运用2-DE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条纹病菌侵染后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甘啤6号和Isotta差异表达量在1.4倍以上的蛋白点28个,其中在甘啤6号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4个,下调的6个,诱导表达的2个,抑制表达的2个;在Isotta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3个,下调的4个,诱导表达的4个,抑制表达的3个.质谱鉴定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A(2号蛋白点)、肌动蛋白(9号蛋白点)、核糖体再循环因子(ribosome-recycling factor,RRF)(10号蛋白点)、ATP合酶γ链(11和27号蛋白点)、琥珀酸脱氢酶(辅酶q)黄素蛋白亚基(15号蛋白点)和假定蛋白(26号蛋白点):表达下调的包括过氧化物还原蛋白(4号蛋白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大亚基(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RuBisCo)(3、5、12、14、16和18号蛋白点)、ATP合酶CF1α亚基(13号蛋白点)、Ycf3蛋白(17号蛋白点)和α-1,4葡聚糖蛋白合酶(alpha-1,4-glucanprotein synthase,UTPG)(28号蛋白点);诱导表达蛋白包括假定蛋白(6号蛋白点)、脂氧合酶2(lipoxygenase 2,LOX2)(7号蛋白点)、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质(light 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binding protein,LHCP)(19号蛋白点)、3-磷酸甘油酸激酶(3-phosphoglycerate kinase,PGK)(20号蛋白点)、凝集素(21号蛋白点)和ATP合酶γ链(22号蛋白点);抑制表达的蛋白包括RuBisCo(1、8、24和25号蛋白点)和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链(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chain,RuBPCase)(23号蛋白点)等.按照其功能分类,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点分别参与了光合作用、蛋白质生物合成、植物防卫反应、能量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结构和纤维素生物合成等生理功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大麦响应条纹菌侵染过程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从蛋白质水平揭示不同抗性大麦品种抗条纹病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系统地检测水质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三甲氧苄氨嘧啶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三甲氧苄氨嘧啶半抗原,再通过免疫动物得到抗三甲氧苄氨嘧啶单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能够检测水质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ELISA试剂盒。[结果]试验表明,该试剂盒对水质中三甲氧苄氨嘧啶的检测限为2.34μg/kg,IC50(50%抑制浓度)为4.8μg/L,回收率为60.5%~79.7%,试剂盒的标准曲线范围为0~80μg/L,批内、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三甲氧苄氨嘧啶单克隆抗体与二甲氧苄氨嘧啶的交叉反应率小于1%,4℃下能够保存12个月,稳定性较好。[结论]研究可为监管三甲氧苄氨嘧啶的滥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青稞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2个SSR标记对108份青稞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旨在寻找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青稞杂交组合的配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挑选48个多态性标记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 2.1 GLM (general linear model)和MLM (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共检测出15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6个等位变异。供试群体的Shannon指数为0.6727~1.136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250~1.0000,平均0.7585。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成4个亚群。以GLM分析,发现12个与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分蘖数相关联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1.5%~17.6%、19.4%~45.4%、15.4%~22.1%和29.2%;以MLM分析,发现8个与株高、分蘖数和小穗数相关的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31.7%~49.8%、28.1%~37.2%、22.7%~32.7%。关联标记分布在基因组全部6个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154.
播量和施肥对甘啤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河西地区啤酒大麦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播量和施肥组合,以当地啤酒大麦主栽品种甘啤6号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播量、氮肥、磷肥对该品种产量、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氮肥、磷肥组合对大麦产量、籽粒品质和麦芽品质影响显著。就产量而言,最佳播量为525 万粒·hm-2,施氮最佳水平为180 kg·hm-2,P2O5最佳水平为90 kg·hm-2;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播量>氮肥>磷肥。播量在375万~525万粒·hm-2范围内,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播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播量达到600万粒·hm-2时蛋白质含量又有所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适量施磷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抑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对蛋白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播量>磷肥,对千粒重的影响表现为播量>磷肥>氮肥。综合来看,在播量为525万粒·hm-2、施氮量为120 kg·hm-2、P2O5施用量为210 kg·hm-2条件下,甘啤6号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较低的蛋白质含量,且千粒重、整齐度和主要麦芽品质均达国家优级水平,因此该处理可作为河西地区甘啤6号实现高产优质的适宜播量与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55.
选取4份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以耐低温弱光指数作为品种耐性鉴定的依据,研究了四叶一心期,昼/夜温度10 ℃/5 ℃,光照70 μmol ? m-2 ? s-1的低温弱光下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了其与耐低温弱光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后,辣椒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合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降低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在处理3和5 d显著上升,处理7 d,非耐性品种qN显著下降,耐性品种qN显著上升或无显著变化;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呈下降趋势;半饱和光强(Ik)在非耐性品种中呈下降趋势,但在耐性品种中呈上升趋势;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qP不断下降,但耐性品种发生完全光抑制的光强显著大于非耐性品种。Fo、Fm、qP、qN、Fv/Fm、rETRmax、α、Ik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低温弱光指数显著相关,其中rETRmax最稳定灵敏。qP光响应曲线和rETRmax可作为实际生产中辣椒耐低温弱光的主要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6.
157.
【目的】改进和优化ABS血管铸型技术。创建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的铸型方法,并构建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为探明猪支气管动脉在肺内的分支与分布状态提供实验方法。【方法】用改进和优化ABS铸型技术,采用支气管动脉单纯铸型和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或肺动脉联合铸型的方法构建猪支气管动脉的立体标本。【结果】(1)创建了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的铸型方法。①猪肺支气管动脉单纯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先分别在胸主动脉近心端和远心端插管并结扎胸主动脉。同时,为了防止在灌入铸型剂时经食管和气管周围的血管网发生渗漏,分别在胸主动脉插管处相应的位置结扎食管前端和后端,并在气管开口处插入盲端套管并结扎。然后调整肺的位置,使其背上腹下地置于解剖盘中。经胸主动脉间接向支气管动脉中注入铸型剂。灌注时强压梯度灌入60 mL 10%和100-160 mL 15%的ABS铸型剂,当橡胶管中间部位膨大后停止灌注。在连续灌注结束后5 h内随时观察橡胶管膨大部位的大小,当压力减小时,立即灌入20%的ABS铸型剂,保证主动脉内的正压力。将灌注好的标本置于冷水中静态硬化3-4 d,再用盐酸密闭腐蚀10 d左右。然后用流水漂浮和加压冲洗,再通过摘除凝块、打枝疏密和断枝再植修整后就可以获得完整的铸型标本。②猪肺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首先,同时插管并结扎胸主动脉、食管和气管。然后经胸主动脉间接灌注铸型剂。间隔1-2 h后再对气管树进行灌注。最后同步硬化、腐蚀、冲洗和修复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标本。③猪肺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铸型的方法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联合铸型的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将铸型剂注入支气管动脉的同时,前者是将铸型剂注入支气管树内,后者则是将铸型剂注入肺动脉内。在联合铸型时,根据肺的大小确定注入铸型剂的量,而经支气管动脉单纯铸型时,则根据压力大小确定灌注量。(2)构建了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猪支气管动脉与猪支气管树的联合立体标本和猪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联合标本。【结论】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血管层次清楚、管道充盈光滑、对比度清晰,能够完整显示猪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分支、走向、分布以及与支气管树和肺动脉的毗邻关系。该工作为猪及其它动物支气管动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对昌吉市阿什里乡牧民家畜进行结构优化并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经济效益,研究细毛羊在整个家畜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方法]采用面对面的调查记录和野外调查及实地测产相结合的方法.对已选定的牧户进行家畜、草地、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将2009~2012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引进德国美利奴种公羊,改良新疆细毛羊品种,个体产肉、产毛生产水平提高;(2)通过围栏和轮牧,草地鲜草单产提高,春草场由原来的1 458.00 kg/hm2提高到1 860.00 kg/hm2;夏草场由6 027 kg/hm2提高到7 485.00 kg/hm2;秋草场由1 508.25 kg/hm2提高到1 619.85 kg/hm2;(3)规划到2015年底,示范户牲畜存栏调整到252头(只),畜种结构为细毛羊240只,占95.2;;马2匹,占0.8;;牛10头,占4;.(4)规划到2015年底,示范户细毛羊存栏数量保持在240只,其中生产母羊200只,每年选留后备母羊35只,种公羊保持在5只.细毛羊群的结构为生产母羊占83;,后备母羊占15;,种公羊占2;.在98;的母羊中:1岁和2岁母羊各占15;,3岁、4岁和5岁母羊各占14;,6岁和7岁母羊各占13;.(5)牧户的畜牧业投入和产出均呈增加趋势,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家畜生产结构的调整,畜群和种群结构趋于合理化,畜牧业产生的效益呈增加趋势,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9.
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omp3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株布鲁氏菌内蒙古分离株的omp31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参照GenBank中布鲁氏菌的omp3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omp31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GenBank中获得的参考毒株omp3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三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omp31基因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与Brucella ceti B14/94、Brucella neotomae 5K33、Brucella suis 1330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0%;与Brucella canis RM6/66、Brucella melitensis 183、Brucella melitensis 16M三个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与Brucella melitensis Rev1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与Brucella ovis ATCC 25840参考毒株omp3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低,为98.8%.  相似文献   
160.
本文采用收益成本分析的方法,形成了进行农药化肥使用分析的整体性框架,并着重讨论了农药化肥使用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收益成本变化,寻求出一条把各个不同学科综合运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