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林业   492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327篇
  308篇
综合类   2453篇
农作物   375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1250篇
园艺   441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以芍药灰霉病发病典型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芍药灰霉病原菌的内生细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病原真菌和拮抗细菌菌株的鉴定;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拮抗细菌菌株对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引起洛阳地区芍药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获得防治芍药灰霉病的内生细菌菌株,以期为芍药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起洛阳地区芍药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筛选获得3株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SY5、SY15和SY30,其中菌株SY5抑菌效果明显,抑菌率为84.44%。芍药离体叶片防治结果发现,3个菌株均对芍药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菌株SY5的防治效果可达67.66%。菌株SY5、SY15和SY30均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初步探讨3个菌株的生防机制,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可合成脂肽类物质,且对灰霉病菌菌丝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其中菌株SY5脂肽类物质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8.89%。  相似文献   
992.
不同寄主松树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著较高,2类过冷却点的平均值相差0.9~2.3℃,但寄生黑松和马尾松的雌成虫之间、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雌成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的显著较高(高2.08℃);而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则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更低;寄生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比寄生湿地松种群的低;2种寄主松树松突圆蚧各虫态及种群总体在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改进后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模型.研究结果说明:寄主松树能够影响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死亡率,寄生湿地松种群的耐寒性比寄生马尾松种群的弱.  相似文献   
993.
<正>针对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单一、效益低下和防护功能减弱等问题,为改善沿海防护林现状,提高防护效益,加快荒山荒滩及生态建设步伐,立足本地区现状,2005年我们组织实施了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课题---韩国海松引种与繁育技术开发项目,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从韩国引进了韩国海松原种,进行了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快繁技术规程,填补了韩国海松在我国引种及繁育的空白,较好的缓解了沿海防护林、荒山、荒滩建设缓慢的现状,促进了农业良种的更新换代,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提高了绿化、美化效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现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的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正>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为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珍贵的孑遗植物,树高达35m,胸径2.5m;干基常膨大,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变为广圆头形。幼树树皮为淡红褐色,老树则为深灰色或灰褐色,浅裂成窄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小枝对生。叶交互对生,叶基扭转排成2列,呈羽状,条形,扁平,长0.8~3.5cm,淡绿色,中脉上面凹下,下面隆起。冬季与无芽小枝一同脱落。  相似文献   
995.
正常选育一个优良的牛膝品种至少需要4~6代(年)才能完成。通过在海南进行牛膝加代育种试验,观察了解牛膝在海南生长发育状况和生长周期,为加快牛膝优良品种的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大豆遗传群体选择与品质QTL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油品种哈交97-5404-1为母本,以哈交99-5448-4为父本,建立重组自交系群体.应用SSR技术,对不同世代F2∶3,F2∶6、F2∶9遗传群体中的油份QTL定位进行了分析,不同世代大豆分离遗传群体中油份含量均接近于正态分布,油份含量性状表达偏向于母本哈交97-5404-1,F2∶3代获得了对油份贡献率较高的QTL,F2∶9代则获多个与油份相关的QTL,大豆F2∶3和F2∶9代的遗传群体适宜用做品质性状的QTL定位,不同世代定位的油份QTL,均与SSR位点Satt193有关,通过对来自全国不同品种的SSR进行了分析和方差分析证实,Satt193在第一等位变异下(即DNA片段长度为270 bp)做为油份的筛选标记具有实用性,而在第三等位变异下(即DNA片段长度为220 bp)做为蛋白质材料的筛选标记具有应用性.  相似文献   
997.
华北土石山区流域森林植被与地形因素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密云县境内的红门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经ArcV iew G IS软件处理生成数字地形模型,并将之与1994年和1997年的流域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进行叠合分析,以研究该流域森林植被分布的变化特征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年比1994年林地总面积有所增长,林地分布受人为影响较小;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坡度较小、光热条件好的阳坡和半阳坡;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在海拔和坡向上的分异不明显;针叶林和混交林对坡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坡度40°以上分布的多为这2种林分。  相似文献   
998.
报道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26种,分属20属;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3~12月天津口岸进境原木130批次,共23156.2544 m3,其中71%的进境原木流向华北地区.进境原木主要来自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29个国家和地区.进境树种有辐射松、山毛榉、落叶松、红松等45种.针对原木的检疫处理方式,2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2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溴甲烷熏蒸,10个国家采用磷化氢熏蒸,部分国家采用硫酰氟熏蒸和化学农药喷洒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唐山市南堡盐场重盐碱地为例,采用基盘育苗、台田整地、客土穴移植树苗等措施,探讨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技术。结果表明:基盘具有一定阻隔盐碱的作用,客土、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以5:1:2:2的种基盘出苗率最高,且蛭石和珍珠岩组合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出苗率高于草炭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基盘苗早期受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不同配方的基盘对基盘苗的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大小还有待研究。台田的排盐阻盐效果以南北两条“十”字型(炉渣)的最好,炉渣隔离层比建筑垃圾隔离层的排盐阻盐效果明显。客土穴具有较好的阻盐效果,大部分移植树苗成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造林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