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濒危野生白花兜兰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龙江  刘绍飞  欧忠喜  莫家伟  蒙惠理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26-10229,10235
[目的]揭示濒危野生白花兜兰植物生态适应性、生境特性.[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采用P-2200温湿度数据记录器、DL-LOGGER型号HJX-RZ1编号0046602S01日照时数记录仪和M0DEL-ZDS-10照度计对原生境定期定点连续观测,采集其周围环境的土壤和石灰岩样品,观测、记录植株生长状况和物候期信息.[结果]白花兜兰植物原生境年平均气温15.49℃,最低气温-0.38℃,最高气温为29.5℃,平均相对湿度92.7%,最低33.49%;1月气温0.22 ~ 13℃,相对湿度92%,2月气温6~15℃,湿度85%以上,3月气温14℃以上,4、5、6月气温10 ~21℃,7、8和9月气温21 ~ 28℃,湿度96.2%,10、11、12、翌年1月由20℃下降到-0.38℃,平均湿度92%;日气温呈早低中高晚稳特点,湿度则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升高下降,温度、湿度二者夜间趋势基本相似,波动性小,太阳辐射值为0;≥120 W/m2年总累计日照时数175 min,日照有效百分率0.006 67%,最高值273 W/m2,光照度≤1 720 lx;初花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盛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初,始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生境基质的各种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钙>镁>硅>铝>铁>磷>锰>锌>锶>镍>铅>铜.[结论]白花兜兰生境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与生境的森林郁闭度、坡向和地形密切相关,其日照时数仅为2.92h,且太阳辐射强度≥120 W/m2集中于白花兜兰花期季节,最高值273,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阴性植物.白花兜兰原生境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特征与其特殊的喀斯特小生境有密切关系.其分布及生长于喀斯特岩石、悬崖与基质营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余登利  冉景丞  刘绍飞  彭灼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01-6603,6638
对茂兰生物圈保护区内的尧古布依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该村寨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村民对旅游开发致富的愿望强烈。与此同时,指出村寨现存主要问题在于建筑破损严重,村寨环境状况较差,文化传承人员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尧古民族村寨开发的总体定位,探讨了其旅游产品开发的构想与布局。强调应依托茂兰生物圈保护区自然风光,以"远古布依,民俗之源"为主题,以"一廊四区"为总体布局,最终实现村寨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相统一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进行了4年的调查研究,对野生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特点和生物学性状做详细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蜜源植物资源多达148种,其中主要野生蜜源植物46种,隶属19科、34属;辅助蜜源植物90种,隶属33科、64属;有毒蜜源植物12种,隶属9科、10属。从种类构成上看,该区野生蜜源植物的优势科为豆科和蔷薇科,其次是山茶科、唇形科、菊科。  相似文献   
4.
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样地调查,对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进行群落结构研究.森林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61科116属15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0属11种.常绿树种占群落全部植物的50%~65.38%.乔木层中,乔木的个体/种水平均低,优势种不明显;小径级树木分布数量大,群落结构稳定.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在植物区系上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26种,分属20属;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白花兜兰的种群资源状况,于2011年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保护区的野生白花兜兰种群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白花兜兰共计有6个群居49丛306株。  相似文献   
7.
贵州茂兰保护区兰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鲁明  刘绍飞  余登利  玉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74-10475
介绍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23种,分属16属。其中,革叶石豆兰为中国新记录,羽唇兰、坛花兰、异型兰、等萼卷瓣兰、广西舌喙兰、广西鸢尾兰、勐海隔距兰、长足石仙桃、长距虾脊兰为贵州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采用2 × 2列联表、χ2检验、Ochiai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从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到顶极阶段,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联性→正关联性→显著正关联性,反映了树种间竞争分化的过程;树种种间联结性从负联结低关联度的种对为主,发展到以正联结高关联度种对为主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从乔灌过渡、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树种间关系从相对独立、相互排斥的关系,经种间充分竞争,逐渐形成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种间联结性形成原因,提出了高度异质、极端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群落种间联结性深入研究的途径。表6参14  相似文献   
9.
刘绍飞  冉景丞  杨春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86-1128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朴树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和不同含水量土壤对朴树(Celtis sinensis)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朴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长、幼苗干重等发芽指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水势的降低,各项发芽指标相应降低。其总的趋势是轻度水分胁迫促进发芽,重度水分胁迫抑制发芽。朴树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5%,发芽的极限含水量为1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茂兰保护区石漠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茂兰保护区石漠化土地的现状、分布和成因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石漠化分布的特点、成因以及石漠化的危害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茂兰保护区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