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豆多糖与常见稳定剂复配在酸乳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作为酸性乳饮料新型稳定剂,对常用稳定剂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阿拉伯胶与SSPS复配在酸乳饮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得到一种口感清爽且稳定性较好的稳定剂配方,对复配稳定剂的流变性,酸乳饮料的沉淀率,以及色泽、风味、形态等感官进行测定。结果得到两组理想的稳定剂配方为SSPS 0.35%,果胶0.05%和SSPS0.35%,CMC0.05%。  相似文献   
42.
大豆膳食纤维酶解液抑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半纤维素酶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水解,研究其不同水解条件及水解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下,pH4.8时,大豆膳食纤维的酶水解液对大肠杆菌、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也较明显,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9%。由于大豆膳食纤维水解液来源丰富,制备较易,将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用亚硝基胍(NTG)对产可得然胶菌株进行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为可得然胶产量提升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壤杆菌HS615(Agrobacterium sp.)为出发菌株,通过NTG诱变筛选高产菌株,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提高得率。[结果]根据致死率确定了NTG的诱变条件为0.5 mg/mL,NTG处理30 min。其次根据菌落颜色和大小确定了初筛平板培养基为1.0%葡萄糖,0.2%酵母粉,0.05%苯胺蓝,初始pH为7.0。经过NTG诱变得到1株可得然胶得率比出发菌株高11.79%的高产菌株。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为11.0%蔗糖,0.3%玉米浆,0.2%KH_2PO_4,0.2%K2HPO4,0.2%NH_4Cl,0.2%CaCO_3,0.1%MgSO_4·7H_2O,此时可得然胶得率为5.67%,比优化前提高了6.78%,比初始产量提高了19.37%。[结论]该研究可为可得然胶高产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不同分子量大豆多糖的表征和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提大豆多糖为原料,通过控制降解条件得到4种不同分子量的大豆多糖样品,分子量分别为550,347,285和21 k Da。对4种多糖进行了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并分别测定了4种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4种大豆多糖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活性高低有所不同,分子量为285 k Da的大豆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还原能力最强,分子量为21 k Da的大豆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弱,还原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45.
[目的]提高热凝胶多糖产量和凝胶特性。[方法]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土壤杆菌714进行诱变;通过平板-摇瓶筛选方法,得到2株高产菌。[结果]突变菌株0.6-45和0.5-50的热凝胶多糖粗提得率分别为26.5和26.4 g/L,分别是出发菌株粗提得率(3.8 g/L)的7.0和6.9倍,热凝胶多糖精提得率分别为19.4和18.0 g/L。凝胶特性分析表明,突变菌株热凝胶多糖凝胶的破裂强度、破裂位移、弹性、内聚性、恢复性较好,均高于市售样品,而凝胶强度、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低于市售样品。GPC测定菌株0.6-45和菌株0.5-50产热凝胶多糖的MW分别为1.57×10~6和1.27×10~6Da。[结论]复合诱变提高了热凝胶多糖的产量并改善了多糖的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46.
<正>新郑市现有奶牛5000头,2010年以来,本人共接诊子宫内膜炎患牛138头,治愈123头,治愈率为89.1%。1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防止子宫内膜炎症的扩散,促进子宫内炎性分泌物的排出。1.1轻度隐形子宫内膜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体体质,增强抵抗力,一般可以自愈。可在母牛开始发情时,子宫内注入30m L高效米先(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  相似文献   
47.
溶氧浓度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溶氧(DO)浓度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 TG)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氧浓度为2.88 m g/L时,M TG活性和菌体干重最高,分别达到4.32 U/mL和23.5 g/L,底物利用率为81.6%;当溶氧浓度继续升高时,发酵后期M TG活性下降显著。为此采用了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即在0~34 h控制溶氧浓度为2.88m g/L,34 h后控制溶氧浓度为0.96 m g/L,最终M TG活性达到4.72 U/mL,菌体干重达到27.32 g/L,较恒定2.88 m g/L溶氧浓度时分别提高了9.26%和16.26%,其底物利用率达83.2%。  相似文献   
48.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从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工艺,并探讨了其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从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质量比1∶20,提取pH=3,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1.5 h;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提取温度,其次是提取pH和提取时间;提取的大豆水溶性多糖在添加量为4.0 g/L、pH为4.0的酸性乳饮料中,其稳定作用最好,稳定效果与果胶相似,而明显优于阿拉伯胶、PGA和CM C。  相似文献   
49.
在不要求f非负的条件下,通过将边值问题转化成积分方程系统,并运用锥上的不动点指数理论研究带2个参数的四阶边值问题u(4)+βu″-αu=f(t,u),0相似文献   
50.
针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制备过程中含有蛋白酶的问题,利用酶制剂对酸碱敏感的性质,研究能使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中蛋白酶活性降低的方法,以确定最优的处理方法,使经过处理后的酶制剂中蛋白酶的活性尽量低而又不影响谷氨酰胺转胺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处理条件是20℃时,pH10,处理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处理的酶液用于凝胶试验、粘度测定试验、肉的粘接试验,凝胶强度显著高于对照(P<0.01);粘度值显著高于对照(P<0.01);增强了肉的粘接强度,效果良好,且不影响其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