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35篇
  47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农技服务》2007,24(10):20-20
介绍了延晚番茄的多接穗嫁接栽培中的嫁接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92.
广西大豆生产及育种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江  陈渊  冯兰舒  韦清源 《杂粮作物》2006,26(5):356-359
对照当前国内外大豆生产及贸易现状,分析了广西大豆生产、贸易和育种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了广西当前大豆生产和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了解广西大豆研究现状,尤其大豆育成审定品种的数量、产量、品质、亲本来源和应用情况等,以及今后的大豆生产发展及育种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3.
介绍了生物冶金的发展概况以及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因素,阐述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包括在开发新的浸矿微生物资源、揭示浸矿微生物群落种群关系、获取外源功能基因和在浸矿微生物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宏基因组学技术推动生物冶金研究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94.
产地初加工一头直接连着田间生产,另一头连着中药材饮片生产与销售,在中药材质量把控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最后环节,对道地中药材更是如此,道地药材往往有着独特的产地初加工技术,是成就其道地性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道地中药材产业存在种植地区分散、品种混杂、种植加工标准不一、加工方法不规范、工序重复及仓储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探讨道地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集约化的优势,以期为更好建立道地中药材质量管控体系,提升道地品牌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5.
LS90A-9大豆母本为8738.父本为天然变异辽豆三36号.经多代选育而成,系大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796.
本文分析了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及天然杂交种种子蛋白质含量及其氮基酸组成。 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以野生大豆最高,栽培大豆最低,半野生大豆和天然杂种的蛋白质含量相似,介于栽培和野生大豆之间。 大豆种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大豆类型间含硫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明显。栽培大豆的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大豆,而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大豆。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与含硫氨基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因而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提高含硫氨基酸含量是困难的。但大豆品种(品系)间含硫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筛选含硫氨基酸含量高的资源是有可能的。 高纬度地区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低于低纬度的大豆。野生大豆则相反,高纬度地区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低纬度地区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797.
为探究贵州省名优茶产地不同深层土壤对茶叶矿质元素溯源效果的影响,以土壤-茶叶的多矿质元素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法、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LDA)对茶叶产地进行溯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茶叶和土壤具有独特的矿质元素指纹,茶叶中Fe、Mn、K、Ca、Mg、Cu的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显著相关(P<0.05),以这6种矿质元素含量结合PCA可有效区分茶叶的地理起源;不同深层土壤对茶叶产地的溯源有不同影响,通过SLDA法、BP神经网络法明确了以60~80 cm的土层进行产地溯源的效果最优,产地溯源验证判别率分别为98.5%(SLDA法)和100%(BP神经网络法),并基于SLDA法确定了Zn、Cu、P、Mn、Fe、Mg和K 7种元素构建的贵州名优茶产地溯源模型。此外,研究发现茶叶产地溯源几乎不受茶树品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贵州省名优茶矿质元素指纹图谱的建设及土壤-茶叶产地溯源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8.
拉拔作用下护坡植物香根草根系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植物根系受拔时存在拔断破坏和拔出破坏两种破坏形式,而关于根系倾角对根系受拔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以香根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直径(0.20~1.40 mm)根系单根抗拉性能。并设置不同受拔倾角(0°、15°、30°、45°、60°、75°和90°)的根系进行单根抗拔试验,分析不同生长倾角下单根抗拔性能及其破坏形式,以明确植物根系生长倾角对根系受拔时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根系的最大抗拉力和最大抗拔力随根系直径呈幂函数关系增加,而抗拉强度和抗拔强度则随根系直径呈幂函数关系减小。在受拔倾角为0°、15°、30°、45°、60°、75°和90°时,根系受拔力分别为0.48~2.71、0.59~4.16、0.79~4.08、0.95~4.47、1.86~5.39、2.20~6.39和2.95~7.46 N。随着根系受拔倾角的增加,根系最大抗拔力和抗拔强度增加。植物根系破坏形式受到根系直径和受拔倾角影响,根系直径越小越可能出现拔断破坏,而根系受拔倾角越大,受拔发生拔断破坏的根系数目越多,被拔断的临界根径越大。研究结果表明根系直径和受拔倾角明显影响根系力学性能及拔破时的破坏形式,这对深入理解根系固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9.
农业生态效率研究对真实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发展并为其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面板数据,采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驱动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平均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呈现“降—升—降”的走势,湖南、江西省域与湖北省域差距较大,且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逐年增大。(2)从空间相关性上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生态效率全局相关性呈现“随机—聚集”过程,且集聚现象随时间演进逐渐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显示较弱,各相关类型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空间相关性逐渐向中心区域集中。(3)农业生态效率受多驱动因子共同作用,不同年份下部分驱动因子变化较大,驱动因子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整体差异正在逐渐扩大,各地区应加强联系,采取合理措施促进“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00.
以常用护坡草本生长下的植被混凝土基材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做为因子,对样地土壤生物活性指数(SBAI)做了综合计算,研究了不同水泥含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的添加会降低基材生物活性,低水泥浓度样地土壤生物活性指数相对较高;相同水泥含量梯度下,对照样地比狗牙根样地、紫花苜蓿样地的土壤生物活性指数低。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生物的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