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为研究白浆土增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大豆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结果表明3种酶活性均为:常规施肥+有机肥常规施肥+石灰+有机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石灰,说明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酶活性,石灰的施用降低了土壤酶活性;有机肥施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石灰施用增加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石灰处理大豆增产23.76%;常规施肥+有机肥处理增产28.32%;常规施肥+石灰+有机肥处理增产13.07%。说明有机肥及石灰无论是单独施用或是组合施用均对大豆增产有效。  相似文献   
72.
小麦是循化县重要的农作物,尤其冬小麦种植比例较高。冬小麦生长期间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导致冬小麦大量减产。因此,本文介绍了循化县冬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Hesx1(Homeobox expressed in ES cell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对无角牦牛各时期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PCR-SSC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和DNA测序技术,对364头无角牦牛Hesx1基因hⅠ与hⅡ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Hesx1基因多态性对无角牦牛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hⅠ基因座(5′UTR)第-618位发生单个碱基突变(G→C),出现GG与GC共2种基因型;在hⅡ基因座(Intron1)第+226位发生单个碱基突变(T→C),出现TT与TC共2种基因型。通过与6、12、18月龄无角牦牛的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进行关联分析发现,hⅠ基因座对6月龄无角牦牛的体质量、体高、胸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体斜长影响不显著(P0.05);对12月龄无角牦牛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体斜长、胸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体高影响不显著(P0.05);对18月龄无角牦牛的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hⅡ基因座对6月龄无角牦牛的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12月龄无角牦牛的体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体高、胸围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体斜长无显著影响(P0.05);对18月龄无角牦牛的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此同时,hⅠ与hⅡ基因座的突变杂合型GC与TC是无角牦牛生长的优势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牦牛群体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综上,可初步判定hⅠ与hⅡ多态基因座可以作为牦牛辅助育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4.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白浆土是主要种稻土壤,在白浆土上开展秸秆还田试验研究,明确白浆土秸秆还田效果,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氮素为秸秆还田提出因地制宜的土壤、施肥等管理技术提供参考。该文以白浆土为供试土壤,比较研究不同肥力白浆土上连续秸秆还田及调控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得出:高肥力土壤连续秸秆还田适合减氮,减氮10%连续3年水稻不减产,增产幅度为0.1%~6.94%,减氮20%以上产量降低,秸秆连续还田增加氮素水稻产量第1年与正常施肥比增产4.47%,第2年水稻产量比对照减产4.02%~31.86%,调氮降低幅度大;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水稻产量第1年比对照分别增加1.48%,4.52%,第2年调氮增产幅度会下降;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提高,在高肥力土壤上氮素过高使水稻前期分蘖量增多,水稻有效穗数降低,产量降低,减氮后可以避免土壤氮素过剩,水稻产量提高;中、低肥力土壤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水平,适当增加氮素可使水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5.
粤港环境合作机制及其对我国其他区域环境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跨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跨界污染体现了污染的外部性特点及其与我国当前单一行政区划污染治理方式的矛盾,而行政区之间开展合作治理跨界污染是短期内以较小制度成本取得最优治理效果的合理选择,因此建立跨行政区的环境合作机制显得非常必要。粤港之间构建了有效的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治理跨界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组织架构、协议保障、管理手段和支撑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对粤港环境合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基于此对我国其他区域的跨行政区环境合作机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森林植物检疫管理子系统是全国森林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控制检疫流程和管理检疫数据;工作流是一种成熟的信息系统设计概念,它以业务流程的组建、执行和监控为目标。为了改善和提高现行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当前检疫管理子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检疫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西藏牦牛Tre2-Bub2-CDC16结构域家族成员7(TBC1D7)基因的特征及结构,利用RT-PCR克隆了TBC1D7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了TBC1D7基因在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及脂肪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牦牛TBC1D7基因的CDS区全长为882 bp,共编码29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牦牛与野牦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兔的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牦牛TBC1D7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亲水性蛋白,主要存在细胞核中,且该蛋白具有2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的高级结构由α-螺旋(65.53%)、延伸连(3.75%)、β-转角(3.75%)和无规则卷曲(29.96%)构成。qPCR检测结果显示,TBC1D7基因在西藏牦牛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0.01)。  相似文献   
78.
79.
"粮改饲"是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促进畜牧富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0.
随着耕种年限增加,土壤日益退化,菌糠作为廉价有机物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生长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以黑木耳菌糠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肥(CK),纯氮120 kg/hm2(T1),菌糠替代氮肥用量20%(T2)、40%(T3)、60%(T4)5个处理,将菌糠与0~20cm土层土壤充分混匀.研究黑木耳菌糠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糠后土壤耕层贯入阻力下降;土壤三相比得到改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随菌糠添加量增加而增加,且各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马铃薯产量与CK相比2015年各处理分别增产10.51%、3.31%、8.19%、9.01%,2016年分别提高4.61%、0.60%、5.13%、4.53%.结合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本研究认为菌糠替代氮肥40%为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