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95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54篇
  59篇
综合类   483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95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晋唐时期,以伤寒研究为中心,以疫病、天行、时行、时气、温病等研究为翼助,疫病的辨证体系得到了较大丰富,且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疫病:认为伤寒有新感而成、两感而成、直中三阴而成;提出伏邪温病、新感温病 等概念,指出温病由“伏邪”、“病气”(“乖决之气”)等导致,温病初起应使用寒凉药;《诸病源候论》则对疫病的传染性进行了探究〔疫病辨治思路有时气病六经口期辨治、时气病表里口期辨治、天行病口期辨治和疫病病脏腑辨治等,但大都体现了时间辨治思想、晋唐医家对疫病证候的认识、辨治思路及疫病流行性、传染性的辨识等,对后世疫病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2.
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133.
不同木醋液肥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醋液是目前国内外都有广泛应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田间种植试验,选择利用不同种类的木醋液肥对黑木耳进行喷施,并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喷施木醋液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木醋液能够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其中喷施木醋液A肥与B肥效果最好,分别可提高黑木耳产量8.97%和7.01%,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4.
对近年来橡胶树体细胞胚发生(包括组织培养、转基因研究、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5.
针对采棉机选型过程中以主观经验为主,缺乏客观地评价体系且各机型的指标取值具有不确定性、不相容性等问题,构建混合指标条件下基于熵权GRA-TOPSIS的采棉机选型模型。以采棉机为研究对象,构建采棉机选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属性决策和熵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机型评价指标权重,结合GRA法和TOPSIS法,从数据曲线相似性和位置关系二维空间上反映备选机型与理想机型的贴近度,并对采棉机各机型进行综合排序。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种六行采棉机为例进行验证,计算得出机型的优选排序为G4>G5>G8>G6>G3>G1>G2>G9>G10>G7。实证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对采棉机选型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采棉机选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设施光环境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包括设施光强和光质。不同温度下,两者与光合速率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建立融合作物光质需求的设施光环境智能调控模型,是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温度、光照强度、光质比嵌套的植株净光合速率测试试验,获取了多因子耦合的试验样本,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了融合黄瓜光质需求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照强度和光质比寻优算法,获取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和光质比。最后,基于寻优结果,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构建红蓝光目标值调控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预测模型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的拟合度分别为0. 997 1和0. 996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 363 0、0. 436 7μmol/(m~2·s)。红、蓝光目标值调控模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 087 8、10. 138 3μmol/(m~2·s),可满足调控模型精度要求。其调控效果相比于传统固定光质比调控模型有明显提升,为有效地进行设施光环境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介绍了一款新型手持消毒装置,以满足人们对常规日用品消毒杀菌的需求,依据消毒装置的市场调查,着重研究了消毒装置的杀菌效果、节能消耗、噪音程度、污染率、消毒水类型、消毒装置的便携性等。根据研发目标首先确定开发方案,通过了一系列的性能检测实验,得出了相关的性能检测数据,并且证实了这种新型手持消毒装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8.
为探究长期施用磷肥对耕作土壤中钒(V)的迁移累积规律的影响,研究通过模拟酸性和自然降雨条件下施重过磷酸钙土壤的淋溶过程,讨论了施肥前后土壤中钒的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渗滤液中钒主要以溶解态的形式存在(占比50.8%~90.4%),胶体吸附态含量较低;土壤的pH值直接影响了钒的迁移转化能力,酸性降雨可促使下层土壤中部分钒(Ⅳ)氧化为钒(Ⅴ),同时影响残渣态钒向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转化。研究表明,磷肥的施加和降雨的酸性增强均能促进土壤中钒的释放并且提高钒的生物有效性,但是在一定降雨量范围内,降雨酸性越强,土壤中钒的释放量越小;整体上钒的释放量较低;土壤中钒(Ⅴ)与有效态钒显著相关,可作为土壤中钒潜在危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以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探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水质因子 的关联度。【方法】定期监测设置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的黄颡鱼养殖塘中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主要水质 因子,比较两种生物浮床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 WT、DO、pH、NH3-N、COD 等 10 个水质理化因子与浮游动物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J)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水域中水葫芦浮床塘的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水平均高于水花生浮床塘,且养殖周期内水质较稳定;浮游 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水质因子中,pH 值是影响 H 及 J 的第一因子,关联度分别为 0.863、0.797 和 0.901、0.825, 其次为 WT 和 DO;主要水质因子对 H 和 J 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 pH ﹥ WT ﹥ DO ﹥ COD ﹥ SD ﹥ BOD5 ﹥ NH3-N ﹥ TN ﹥ TP ﹥ NO2-N。【结论】在众多水质因子中,pH 值是影响浮游动物多样性的首要关键因子,其 次为 WT 和 DO;水葫芦浮床较水花生浮床能更好地调控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解决延边烟区烤烟品种单一的问题,特引进豫烟6号烤烟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吉烟九号和JY-2-03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JY-2-03单株叶面积大,抗性强,病害轻,经济性状表现突出,原烟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综合表现与吉烟九号相当;而豫烟6号叶色深绿,贪青晚熟,叶面积小,在延边生态条件下,产量低品质差,不适宜在延边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